首页>红河州专题专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动态

土里淘金!红河泸西“土特产”成为乡村振兴“金产业”

文章来源:红河州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23/06/29 14:08

浏览次数: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地处低纬高原,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宜水果、蔬菜生长。近年来,泸西县大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开展绿色食品品牌创建,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土里淘金,使泸西“土特产”成为乡村振兴的“金产业”。

  彰显特色创品牌。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泸西县全力打造“果、菜、花、药、畜”五大农业产业品牌,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全县“三品一标”有效认证9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38个、有机农产品5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获得认证、认定奖补资金416万元;认定省、州、县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30个,认定基地面积103201亩;有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公共区域品牌3个。全县认证国家良好农业示范(GAP)2家,有4家主体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泸西县入选云南省“一县一业”蔬菜特色县。

  产业融合增活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加快发展面向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现代乡村服务业,鼓励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旅游休闲等生活服务。今年以来,三塘乡菊畹村突出地域风貌,依托风车花海、雪景雾凇、古驿道古化石等,在菊畹打造以中草药为主要内容的“田园风光”景观,打造“菊畹 遇见”系列团建活动,共接待游客600余人,产生集体收益7万余元,带动当地群众务工100余人。午街铺镇山林村委会在万亩梨园举办首届高原梨花文化节,开展梨花园一日游、民族舞蹈秀、梨园茶艺秀、书法绘画摄影采风、梨花旗袍秀、梨花汉服秀、梨花女神评选、抖音短视频大赛、特色农产品、民族服饰展示展销、爱心认购梨树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共吸引了游客约1.6万人,20余家商贩前来摆摊,10余家企业在现场做展销活动。3天的梨花节,山林村委会共计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3.03万元,商贩摆摊收入共计9.05万元,企业现场销售额11.6万元,游客现场认购梨树166棵,梨农共计收入4.98万元。

  区域协作促发展。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争取东部优质企业和个人到泸西投资兴业,引导天润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泸西县金马镇持续投资发展蔬菜种植,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人,新增投资52.46万元。同时,引导植悟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和泸西缤纷园艺有限公司持续共建泸西县现代花卉产业园区,植悟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4人,新增投资98.47万元;泸西缤纷园艺有限公司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4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8人,新增投资34.09万元。持续援建帮扶车间1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3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人。通过积极引进相关企业、深化区域协作,有力推动泸西高原特色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联农带农稳增收。2022年统筹整合资金2.02亿元实施项目73个,其中投入产业占比达64.1%。围绕水果、蔬菜、花卉、生物资源、畜牧、烤烟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推动43个企业、78个合作社及经济主体与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通过“共创共享模式”,全县水果、蔬菜、烤烟种植及畜牧养殖,累计覆盖带动脱贫户及低收入群众10035户;通过“订单模式”,万寿菊种植销售,覆盖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578户通过“租赁返聘模式”,全县流转土地19.7万亩,土地流转农户通过合作社技能培训后到龙头企业务工,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巩固拓展“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联龙头企业”发展模式,全县81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808.55万元,经营性收入774.64万元。2022年,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80元,增长6.5%。

  如今,专供G20峰会的新鲜蔬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的“泸西高原梨”、泸西东山火腿、无土种植的鲜花和多肉、“吉代表”散养土鸡、营养丰富的子玉等“土特产”正成为乡村振兴“金产业”。

  来源:“云南乡村振兴”公众号

阅读下一篇

红河县:“四多四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