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21年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云农科〔2021〕7号)要求,我州推荐的农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9名,经省专家评审并报省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同意,已通过初审。现将我州通过初审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2年3月2日至3月8日。公示期间,如对公示对象有异议,可通过来电、来访、来信等方式向我单位反映。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并提供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利于了解核实和反馈情况。
联系电话:0873-3944780,邮箱:hhzkjk@163.com,通讯地址:蒙自市凤凰路中段州农业农村局509室,邮政编码:661199。
附件:1.红河州推荐2021年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初审名单
2.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基本情况及简要事迹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2022年3月2日
附件1
红河州推荐2021年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初审名单
一、先进集体(5个)
红河州农业科学院
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开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建水县园艺站
弥勒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二、先进个人(9名)
李志雄 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
王岳东 红河州农机技术推广站
晏祥仙 个旧市锡城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纳雪曼 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远市分校
普继雄 弥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呼宝健 弥勒市朋普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李艳春 泸西县蔬菜站
杨秀美 元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郭福强 红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附件2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基本情况及简要事迹
一、先进集体情况简介
(一)红河州农业科学院。主要承担全州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与推广,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引进、试验、示范,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培训、服务等工作的正处级事业单位。红河州农科院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科研力量,先后建立朱有勇院士、赵久然、杨远柱3个专家工作站,致力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农业科技推广一线展现“红河农科”新作为。选育了30余个绿色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年累计推广面积达500余万亩,年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哈尼梯田稻渔鸭综合种养集成技术推广应用,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仅2020年新增综合产值约16.4亿元;冬马铃薯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实现单产、品质、规模等大幅度提高,成为红河州北部山区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为个旧市农业农村局下属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独立预算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2人,实有职工12人。近3年来,主要从事现代农业产业奶牛体系品种改良、优质牧草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青贮饲料示范推广、畜禽养殖技术培训、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等工作,多次获得州、省相关部门表彰。为全市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开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属于副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现有职工33人。开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开远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重点加大开远特色农作物优质稻、冬马铃薯、藠头、蜜桃、葫芦梨等产业的试验示范及技术集成工作,大大促进了开远种植产业的提质增效,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得到种植农户的认可,得到各界的肯定。
(四)建水县园艺站。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负责全县水果、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该站围绕建水县打造绿色食品牌,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和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开展水果、蔬菜规划、种植、培训及指导服务,促使水果和蔬菜成为建水县重要产业。2021全县水果累计种植面积达到32.4万亩,总产量35万吨,实现产值32.5亿元;蔬菜种植面积(含复种)35.78万亩,实现总产53.1万吨,产值10亿元。
(五)弥勒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负责全市农机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和农机生产与安全作业管理。近3年来,累计推广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42.5万亩,节本增效8100万元;推广烤烟、水果等经济作物无人机植保40万亩次,节本增效1200万元;兑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053万元,新增先进的农机具1.25万台,完成粮经作物机具新技术试验50项。2021年,农机总动力达60万千瓦特,农机作业面积达160万亩次,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74%,并被命名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
二、先进个人情况简介
(一)李志雄,男,哈尼族,中共党员,现年47岁,本科学历,1994年8月参加工作,高级畜牧师,现任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政协红河州第十三届委员。该同志长期从事畜牧业工作,致力于打造“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优质畜禽供给基地,在推动新时代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和乡村振兴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主持的服务体系、数字畜牧、品牌建设、产业基地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二)王岳东,男,彝族,中共党员,现年44岁,本科学历,1999年10月参加工作,高级农机工程师,现任红河州农机研究所所长(农机推广站站长)。担任所(站)长以来,指导全州农机部门开展无人机播种技术、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近5万亩;带领技术人员研制了《小型萝卜切条机》等8项产品,并都获得专利;完成购机补贴资金1.54亿元,补贴机具4.6万余台(套),全州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16年的53%提高到2021年的55%。
(三)晏祥仙,女,汉族,现年57岁,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该同志在基层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4年,致力于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种植技术推广,土壤肥料问题及测土配方,蔬菜品种的引种,果树新品种引和示范推广,中药材“黄精”推广,巨菌草引种示范推广,在农业技术推广和脱贫帮扶中作出了努力。多次受到省、州、市政府及农业局的表彰和奖励。
(四)纳雪曼,女,回族,中共党员,现年45岁,本科学历,1997年参加工作,高级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与培训25年。该同志政治思想作风过硬。热爱三农、努力钻研,认真思考农技推广与农民教育培训有机结合,助推乡村振兴与人才振兴。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不断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培养人才,成效明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和农民学员的喜爱。
(五)普继雄,男,彝族,中共党员,现年46年,本科学历,1996年7月参加工作,高级农艺师。现任弥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特色经济作物发展中心主任,中共弥勒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党代表。该同志长期从事农技推广,致力于创建绿色科技创新平台,推进肥药双减,建立种养循环新体系,创新土壤污染阻控技术,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有力助推了产业精准脱贫、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他为弥勒市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六)呼宝健,男,汉族,现年48岁,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现任弥勒市朋普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该同志在基层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27年,致力于杂交玉米制种、菜豌豆赛宝石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在农技推广和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多次受到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厅和州政府、州农业局的表彰和奖励。
(七)李艳春,女,汉族,现年48岁,本科学历,1994年10月参加工作,高级农业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8年,对泸西县蔬菜产业发展和技术推广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工作期间,引进了香葱、番茄品种瑞菲、蔬菜节水灌溉技术、蔬菜工厂化育苗等技术和品种,并负责示范推广,成效明显。同时参与完成了2017年部级蔬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泸西县“一县一业”蔬菜特色县创建、蔬菜集群项目、蔬菜产业品牌打造等项目建设。
(八)杨秀美,女,汉族,现年51岁,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1991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元阳县农技中心主任。该同志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1年,致力于梯田红米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示范推广、粮食生产、蔬菜种植。主持的农技推广服务工作走在前列。近5年先后获得县级、州级、省级、部级褒奖,发表7篇论文。
(九)郭福强,男,哈尼族,43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现任红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21年。该同志近年来主要引进Y两优302、2016-1、中科玉毫等23个水稻新品试验示范,主持2组肥料利用率试验;建立水稻产业、香椿产业等5个示范基地;推广杂交稻旱种0.06万亩、稻田综合种养4万亩、稻—菜轮作1.2万亩、测土配方32万亩;技术培训40期2530人次;创建高标准农田6.1万亩。所做工作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