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转”审计信息宣传——红河这种实践“有料”“有趣”又“有用”

文章来源:红河州审计局    发布日期:2024-03-25    浏览次数:

  “如何讲好审计故事,传递审计好声音”?

  “如何提升文字能力,写出有分量的作品”?

  “如何落实2024年宣传计划措施和思路”?

  3月13日至15日,为贯彻落实“审计质效提升年”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红河州审计机关宣传团队新闻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红河审计宣传质效,红河州审计局组建“审计情·红河风”宣传团队走进石屏县。蒙自、建水、屏边3个县(市)审计局及州审计局企业和金融审计科、审理科、计划财务科、计算机中心四个科室信息骨干宣传员10余人参加。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实践到底有啥“料”。

  理论课堂“很有料”

  州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普发俊为团队宣讲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提高写作站位,坚持把讲政治落实到新闻宣传工作中;要提高写作能力,把握写作技巧,多思考、多探索、多总结,让信息真正发挥推动审计发展、扩大审计影响的作用;要认真做好审计监督服务“七个红河”建设、助力州委“337”工作思路落实和红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审计宣传,全面加强红河审计文化建设。现场还就2024年度信息宣传计划分解任务及以往撰写的信息稿件进行讲解和剖析,各县市信息宣传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信息宣传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实践课堂“很有趣”

  宣传团队分组,以“老”带“新”、以“熟”带“生”进行审计一线采写“大练兵”。各小组跟随审计组来到红十字会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审计现场、医疗卫生系统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调查现场及坝心镇镇长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审计整改现场实地调查、采访、拍摄。“你们是如何督促审计整改工作落实的?”“目前开展乡镇卫生院审计有何成效?”“你们是从哪方面进行捐赠款物主要来源、捐赠人意愿调查的?”在现场点,宣传员跟随审计组深入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在政策落实、内控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并延伸查看相关企业及服务群众的举措等,精准把握宣传报道角度、深度,把审计监督推动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方面的举措、经验、成效写出来、讲出来,全面展示红河审计形象、扩大审计影响、推进红河审计事业发展。

  研讨交流“很有效”

  在现场采访结束后进行稿件研讨交流活动。各宣传员围绕提交各自提交的采访稿件,从选题背景、框架结构、内容梳理、语言组织、照片拍摄等多个层面逐一进行点评,并就完善稿件、提升质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有角度的不一定有内容,有内容的不一定有深度,现场点评热烈而不乏精彩。每名宣传信息员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在实践中知其所以然,在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寻找差距,在差距中得到升华,真正做到汇聚一堂“取真经”,行云流水显专业。

  点评总结“很有用”

  州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朝晖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点评,并就各县市如何开展信息宣传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要求。一要抓住重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要根据审计工作重点把握好信息宣传工作重心,加强提炼,选准点、扩好面,把审计推动问题整改、推进建章立制、促进规范管理等重要作用彰显出来。二要围绕目标,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要善于捕捉适用对路的信息,根据不同的信息类型和受众群体,确定信息的内容和写作方式,对问题的分析要全面、深刻、彻底,保证审计信息能够产生实效,引起受众关注,切实提高审计影响力。三是找准路径,解决“写不好”的问题。要突出精华,做到文字简练准确,条理层次清晰。要有信息量,有敏感度,通过勤学苦练、多思多写提高写作水平。同时还要严把“政治关、政策关、真实关、逻辑关”。

  此次“审计情·红河风”走进石屏宣传交流活动以“实战实操”+理论为主,在全力提升信息宣传员“会看、能写、会拍”上下功夫,是推进红河审计文化建设的一种新尝试,也是红河审计宣传工作的又一新举措。今年,红河州审计局将分片区、分阶段开展“审计情·红河风”走进县市审计机关和审计现场活动,全面展示新时代红河审计在贯彻落实“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总要求上切实担负起的重要使命和发挥出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