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河州审计局在蒙自召开红河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座谈会。州审计局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老干部、在审计系统工作30年以上的干部代表、青年审计干部和县市审计机关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认为,40年来,红河审计机关在州委、州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组织完成审计单位18136个,查处违规金额243.77亿元,促进增收节支112.34亿元。
会议指出,自始至终,红河审计机关坚持把创新作为提升效能、保障质量的关键举措,不断创新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手段,着力在提升审计质效上寻求突破。一是不断创新队伍建设。搭建年轻干部培养导师制,审计项目组长竞聘制、项目后评估、党员先锋审计组等形式,加强复合型审计人才、业务骨干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不断推进审计人员更新知识结构、拓宽审计视野、丰富审计经验,提高审计技能。二是不断创新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手段。灵活运用“上审下”“交叉审”“联合审”“巡审结合”等方式,切实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用、一审多果。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强化大数据审计、“1+N”审计,探索无人机、GPS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多地揭示问题、找出漏洞,并有针对性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审计“查病、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三是不断开启红河审计新篇章。路途艰辛,成绩励志。制定出台机关党建、业务管理、综合管理以及规章制度56个,获得全国优秀审计项目表彰1个,获云南省审计厅优秀审计项目表彰23个。2015年成功创建并连续3届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连续19年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连续8年获得意识形态优秀表彰,连续8年获得省厅优秀项目表彰,并先后成功创建了云南省模范机关创建示范单位、云南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等。
会议强调,红河审计机关要牢记成绩来之不易,任重道更远。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政治要求贯穿在审计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党中央部署什么,审计就审什么;省、州党委重点抓什么,审计就要跟进,切实发挥“如臂使指、如影指引、如雷贯耳”的审计监督作用。二要坚持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州委“337”工作思路,围绕“三大经济”和“七个红河建设”等重点工作,统筹谋划好州县(市)同步、上下联动、一体实施的系列重点项目,注重从全局性、宏观性视角揭示和反映问题,推动“治当下”和“管长远”有效融合,坚持把推进研究型审计贯穿审计监督全过程,聚焦重大政策、重大资金和资产、重点项目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三要坚持推动审计结果权威高效运用。主动加大与人大监督、纪检监督、州委巡察、组织人事等各类监督的协作配合力度,在贯通协调上推动由审计机关单一部门牵引向多部门联动的转变,一体推进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与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健全完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整改台账,不断提高审计监督整改的效能,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做到如雷贯耳。四要坚持牢固树立“三立”精神。传承好审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塑造职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全面从严治党治审,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坚持“三立”精神聚焦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问题,严肃财经纪律,搞好经济监督,塑造职业精神,做实研究型审计,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打造经济监督的“特种部队”,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