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殡仪馆创新“五项保障机制”全力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文章来源:红河州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3-12-15    浏览次数:

  11月2日,红河州殡仪馆地震演练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会议在个旧市举行。来自全州的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个旧市殡仪馆的实操演练。演练中,殡仪馆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全体工作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得到了与会领导及全体人员的高度评价,为全州殡仪馆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了经验。

  个旧市殡仪馆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得益于在工作中坚持做好遗体接应、遗体身份确认登记、遗体告别服务、遗体火化、骨灰认领、遇难人员遗物认领六个环节,并围绕六个环节标准,模拟地震、泥石流、车祸、矿难等突发事件发生,不定期进行演练,对演练结果进行复盘、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不断探索出“五项保障机制”,确保快速、圆满完成任务。

  “1+2值班制”。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个旧市殡仪馆自创“1+2值班制”,即不仅每天24小时都有一个班的工作人员在馆内值班,另外两个班的工作人员作为“备班”,这些备班人员在备班期间,不准离开个旧,不许喝酒,手机24小时畅通,确保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到达工作岗位,开展工作。

  “临时办公‘车’+纸质办公”。为预防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停电、办公楼损毁,以及电脑等电子办公系统瘫痪问题,个旧市殡仪馆专门抽出一辆车用作临时办公地点,车上完整地预备着“遇难人员交接单”“遇难人员遗体身份确认登记表”“遇难人员告别服务登记表”“遇难人员遗体火化登记表”“遇难人员骨灰领取登记表”“遇难人员遗物认领登记表”等6本册子。一旦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启动临时移动办公“车”,由电子办公转换为纸质办公,有条不紊地紧急开展工作。

  “太平间、火化炉+发动机”。为有效应对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对楼房造成损毁等事故,个旧市殡仪馆把太平间及2台火化炉设置在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的平层屋里,在屋子里配置2台一定功力的发电机。突发事件发生时,这两台发电机能供给太平间、冷藏柜及2台火化炉供电,确保正常使用,避免遗体长时间存放带来不利后果。

  “搭棚建库+应急车辆”。为确保重大事故突发时,车辆不因车库受损而影响出动接运遗体,个旧市殡仪馆在空旷处搭建简易车棚,存放4辆应急车辆,确保接收遇难人员遗体工作。

  “骨灰盒封签+不干胶”。为防止骨灰错领,个旧市殡仪馆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出一个方法,即在每一个骨灰盒上设计了一个写着“个旧市殡仪馆”的封签,写上逝者编号、姓名等相应信息,贴上不干胶,封签与不干胶的完美结合确保了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