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红河州植检植保站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建工作总要求,结合本职工作实际,打造了“植保绿•我践行”党建品牌,依托主题教育载体,通过党员干部带头亮晒承诺、带头争先创优、带头强化责任、带头树新形象等举措,进一步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党性观念。以推进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为抓手,引导粮食生产者增强农药科学、合理、安全使用意识,运用精准的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技术,牢牢夯实全年粮食安全生产根基。据统计,全站12名党员干部依托“植保绿•我践行”党建品牌,立足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在推动粮食生产安全上谋划在一线、指导在一线、跟踪在一线,围绕粮食产业绿色发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防治、科学安全用药培训等共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168次、解决具体问题87个次,通过示范带动,全年组织完成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530万亩次,预计挽回粮食产量损失18万吨以上,占全年总产量的9%以上。取得这些成绩与全站党员干部深入开展“植保绿•我践行”四项活动密不可分。

一是推广高效新型药械产品。统筹中央、省级和州级项目资金,围绕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控,采购并发放苏云金杆菌、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等生物(纳米)农药7.7吨,安装粮食作物智能虫情监测灯1台、马铃薯晚疫病性诱测报灯1盏,组织开展水稻、小麦无人机防控2.1万亩。2023年,全州粮食作物绿色防控面积达310万亩次、统防统治面积达220万亩次,为实现粮食单产提高、品质提优奠定了基础。
二是抓实科学安全用药培训。结合红河州粮食生产和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采取多媒体、田间地头、培训会、主题党日等形势,针对种粮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农药经营门店负责人等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控技术和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6期培训人员507人次,印发《红河州水稻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指南》2万份,通过多形式多载体的培训,粮食生产者和农药经营者科学使用农药的能力与水平得到提高。
三是推进统防与绿防技术融合。把“虫口夺粮”作为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以粮食生产区和病虫害源头区、迁飞流行过渡区、主要发生危害区为重点,分作物、分病虫、分区域打好防控攻坚战,大力实施太阳能杀虫灯、水稻螟虫性诱捕器、草地贪夜蛾性诱剂、生物农药、释放生物天敌、稻鱼鸭生态种植等绿色防控技术,2023年共完成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示范面积9.1万亩,促进粮食作物绿色生产、绿色发展。
四是实施化学农药减量化工程。科学制定粮食作物化学农药减量化技术方案,以“一湖两江三海”重点区域为重点,集成农药减量化技术,在开远羊街、石屏异龙湖建立示范样板,大力推行统一组织发动、统一技术方案、统一药剂供应、统一防治时间、统一施药作业等“五统一”服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并积极组织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和新型施药器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探索无人机等新药械在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控的施药技术。据植保部门统计,2023年全州粮食作物农药使用强度预计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