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红河州大力实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奖补各类主体6335万元,“真金白银”撬动绿色有机认证、名牌名品创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有效提升红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质量、品牌、影响力,擦亮红河农业“金字招牌”。
量效并重“抓有机”。着眼长远,推动绿色有机认证有“量”更保“质”。一是激发活力。全面梳理绿色有机认证基地和产品等潜力,加大奖补政策宣传,激发主体认证积极性。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新增绿色食品120家269个产品、面积23.79万亩,认证主体从全省第6位上升至第2位,认证产品数从全省第9位上升至第5位。新增有机产品232家447个产品、面积18.95万亩,认证主体数从全省第9位上升至第6位,产品数从全省第9位上升至第6位。二是调优结构。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挂牌保护制度,引导经营主体调整优化主导产业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和产品结构,全州建成省级以上绿色食品基地195个,有机认证100%全覆盖。三是绿色发展。精准施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积极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各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州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多年实现减量,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规模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88.24%、85.4%、90.29%。


系统推进“创名牌”。一体推进区域品牌为引领,地标品牌为主体,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农业品牌体系建设。一是着力打造区域品牌。全州各县市均选定“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蒙自、开远、绿春入选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建水、石屏、泸西入选特色县名单,编制红河州花卉、红河梯田红米两个区域公用品牌规划,持续推进七彩云菊、梯田红米、碧色蓝韵等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二是着力培育地标品牌。有序推进红河哈尼梯田红米、西北勒苹果等4件地标产品申报登记,培育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1件,“蒙自石榴”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5.54亿元,排名全国第37位,“云南红葡萄酒”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品牌助推产业发展效益逐步显现。三是着力打造产品品牌。2021年以来,新增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23个企业和基地的产品入选云南省“10大名品”,“蒙涯红”牌蒙自石榴荣获第二十二届全国绿博会金奖,“绿春茶—红茶”被推荐为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优秀茶产品。

内培外引“育龙头”。坚持大树移栽、见苗浇水,深入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内培方面,扎实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高效助企纾困,切实解决企业用地、融资等困难,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全州共培育农业企业9759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420户。外引方面,围绕“土特产”做好资源经济文章,聚焦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全产业链谋划项目,全州农业投资近年来稳居全省第1。聚焦精深加工等关键环节,梳理目标企业集中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今年上半年新签约15亿元以上投资项目3个,近期将签约投资10亿以上全产业链项目3个。目前,全州共培育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3户、省级128户、州级327户,新增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2户、省级46户、州级74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