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红河州审计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对泸西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进行审计,促进泸西县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明确重点,揭示问题。审计重点关注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环境等领域,对泸西县耕地开垦费、水土保持补偿费、水资源费等自然资源资产相关行政收费管理情况和近年来实施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12个项目进行抽查,深入一线对项目土地管理使用情况、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及建设运行情况、垃圾处置情况、入河排污口管理情况、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情况、周边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情况、砖厂合法合规生产及排污情况等进行实地走访核查,重点揭示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污染等突出问题。
协作配合,提升效能。针对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多、专业性强等特点,积极与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林草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整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各职能领域的专业优势,关联分析被审单位在遏制耕地“非农化”、水污染防治等方面信息,结合疑点比对分析,多方印证核实被审计领导任期内自然资源资产及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各项政策落实、措施见行见效,切实提升审计质效。
跟进督导,跟踪问效。坚持以审促改、以审促管、以审促治。由点及面,源头治理,提升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规范项目资金征收管理使用流程,增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项目情况进行抽查,跟踪垃圾清理、土方填埋等整改进度,土地限期复耕复绿,督促被审计对象按进度整改,对资源规划落实、问题整改、资源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跟踪问效,强化审计结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