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致开幕时,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全国各地以自己的方式红红火火地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掀起了新一轮的创新创业热潮。
一、科技创新出成果,创业带动科技人才的培养
红河州个旧市科技助推创新创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支持和引导社会大众科技创新,年轻人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作用。为提升区域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大力提升我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以政策引导、项目为支撑,以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创新带头人、培养科技辅导员、科技特派员,建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来服务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
截至2016年,个旧市共有1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含云锡公司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其中:有7家入选为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位于全州前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州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红河州院校合作技术研发中心3个。云南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2家,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企业8家、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省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4个、省科技辅导员6人、省农村科技特派员10人。
“十二五”期间共争取州级以上科技项目129项, 共争取项目资金4979.6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87项,州级35项,市级项目242项。
全市共申请专利604件,授权329件,其中发明专利100件,居全州第一;积极协助申报专利,加大科技奖励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获得州级科技进步奖5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7项,特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83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45项,共发放奖金129万元。
2016年,向上争取到州级以上项目50项,争取到项目资金1674.36万元,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38项;州级9项。安排市级科技计划10个项目。
2016年专利申请量95件,授权量7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8件,发明专利拥有量121件。发放云南省专利资助款18835元、红河州专利资助款43700元。
2016年个旧市共上报15项科技成果参加2015年度红河州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其中12个项目获得红河州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共获得红河州科技进步奖奖金21万元。17个项目参加了2015年度个旧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共评出13个获奖项目,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 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奖金15万元。
二、科技引领助推创新创业的二次发展
个旧市是红河州的重要工业城市,经济比重一直以来都以第二产业为主,创新成果和就业人群也以二产居多,目前,在面临环境治理的压力下,以前工业发展中所遗留下的污染问题在最近几年必须下决心整治,必然会关停一部分违规企业,而一部分企业在目前市场前景不好的前提下,因目前全市总体规划原因不能保留原有生产场地,也不敢或无力重新投资建厂,这一局面不仅阻碍整个个旧地区经济发展,而且会造成一定数量失业人群的增加,从而形成了个旧市面临企业转型发展和二次创业的严峻现实。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这一新时期,科技工作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助推作用尤其重要。2013年,在个旧市科技局支持下成立了个旧云新科技企业孵化器,2016年9月,按科技部文件(国科发火[2016]292号),“云科个旧云新科技众创空间” 获得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2016年孵化器组织了本地12家企业(团队)参加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孵化器自成立以来,引进入孵企业18家,团队6个。为入孵的10家企业(团队)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和省级科技示范园项目;于2016年3月为入孵的4家企业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且4家全部申报成功,其中3家被选评选为初创期优秀科技型企业;为6家入孵企业免费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组织机构代码审批等基础服务;为10家入孵企业完成云南省微型企业培育扶持项目的申报。
面对个旧地区每年都有众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而个旧市的国有企业以云锡为主,民营企业都处在发展的瓶颈期的社会现实,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年青一代利用“互联网+”创业的思维越来越活跃,这就造成必然有很多人自主创业的趋势,个旧市发展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已成为必然, 目前仅有1家众创空间已完全不能满足本地“双创”局面打开的服务需求,个旧市科技局搭建的个旧市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由个旧市科技局下属事业单位个旧生产力促进中心具体承担,旨在服务个旧市创新型、初创型企业的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于2016年8月筹备,12月正式运营。平台签约入驻的企业涵盖了加工制造、环保燃料、新型医疗、种、养殖业、互联网电子技术、新型服务型企业。经过前期的探索、规划以及政府各级部门的支持与推动,已初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规模适应、功能齐全、运作高效、管理规范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正式运行以来,组织创业交流活动4次;组织入驻企业和团队参与培训8次;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5户;组织平台内外参加创新大赛企业7户;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13次;为平台内外企业建账6户;为企业提供发展规划及融资需求策划6户;为平台内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9项;知识产权服务9户。
以科技工作转变思路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活动的展开,建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带动创新要素的增加,创业人群的增加,将有利于激发个旧万千群众创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各类创新要素,积极为有创业意向的创业者服务,引导广大创业者积极创业,提高了创业的成功率,培育大量中小微企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对缓解就业压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