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公安机关队伍教育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效

文章来源:红河州公安局    发布日期:2021-06-28    浏览次数: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红河州公安机关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和重要训词精神,在中央督导组和省驻点指导组的帮助指导下,严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省公安厅党委工作要求,扛实教育整顿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四项教育贯穿始终,有序推进查纠整改,有力整治顽瘴痼疾,扎实推动教育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效。

  学习发动切入,广泛自查自纠

  坚持学习教育贯穿始终,以“第一议题”及时学、领导干部带头学、政治轮训系统学、周测月考促进学、严格补课全员学的“五学举措”,组织全州公安机关学习党史传承革命精神,通过抓实政治教育筑牢从警初心,开展警示教育明确“不能为”的底线,弘扬英模精神砥砺奋进斗志,推动自查自纠动真碰硬、触及要害。发出《致全州公安民警职工的一封信》,广泛发动思想,采取先宣讲、后谈话、再填表“三步走”工作措施,组织开展3轮自查报告表填报工作;围绕“六必谈”要求完成全警谈心谈话;各级党组织召开民主(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云南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适用“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为依据,深入宣讲“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1202场次,教育民警珍惜组织给予的机会和政策给予的出路,勇于直面问题、敢于修正错误;对主动说明问题的民警及时兑现从宽政策,并依纪依法从严从快查处不主动说明问题的民警。

着力核查线索,整治顽瘴痼疾

  坚持把顽瘴痼疾整治作为查纠整改的关键,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紧紧围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八大顽瘴痼疾”,实行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组织民警对2018年以来落实“三个规定”情况自查补报,民警“逢问必录”的自觉初步形成。通过开展警情案件筛查、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倒查、公安信访案件清查、智能化数据排查、重点案件评查、举报线索核查等方式,排查整改了一批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违规取保候审、违法违规降格处理、违规插手经济纠纷等突出问题。对1990年以来办理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进行全面排查,查治了一批违规违法“减假暂”问题案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办理的走私案件进行全面排查,查纠整改了一批问题案件。全面排查民警职工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参股借贷、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从事经营活动问题,明晰政策界限并妥善处理。

落脚服务群众,深化便民利民

  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公安机关主责主业,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放管服”便民利民。集中推出了轻微交通违法“首违不罚”、交通“流动服务”、车驾管“六办”、部分证件核发审验“一次办”、服务“免费办”、出入境证件容缺受理服务、“12367”出入境咨询服务以及老年人办理证件新举措等8项便民利民措施,切实提升公安政务服务水平。措施推出以来,共落实“首违不罚”1.6万余起,使用交管12123”处理交通违法9.6万余起,部分证件核发审验业务“一次办”6800余笔,“网上办、掌上办”30.3万余笔,全州公安政务网办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积极回应群众新期盼。坚持开门搞教育整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开展大走访、大接访,全州各个党支部走访群众7.2万余人次,办实事办好事近万件,对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建议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聚焦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侦防,建立6项硬核反诈机制,全力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切实守护群众钱袋子,今年以来,止付金额2.77亿元,冻结金额2000余万元。聚焦重点地区整治,抽调州局机关警力下沉到蒙自、个旧重点派出所,对全州治安、刑事案件高发的县市区域开展集中整治,检查行业场所1.4万余家次,整改问题隐患近千处,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

建章立制支撑,着眼长治长效

  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围绕“人、财、事、数据、执法”等关键环节,在从严治警、决策管理、队伍管理、监督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执法规范化7个方面,抓实抓细“建章立制”,相继健全、出台了《中共红河州公安局委员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约谈实施办法》《红河州公安机关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议案制度》等系列制度机制,织牢织密“制度防线”,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