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民互动>建议提案办理答复>2019年>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7号提案的答复

文章来源: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9/12/16 20:27

浏览次数:

文号:

刘妍希等8名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监督管理的建议》第27号提案,已转交我委研究办理。按照州委州政府、州政协关于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有关要求,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红河州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站在全州创建特色小镇的高度,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监督,确保特色小镇建设主题不偏离,省州已认可的理念及定位能够得到一以贯之的实施,不因投资主体的变更而使小镇建设变样、走形,实现达标创建,争取获得省级新一轮奖补。 

  自2017年省、州启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以来,州委州政府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特色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我州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城乡一体、产业支撑、市场为主”的基本要求和“天天抓实、月月抓紧”工作要求,建立督导巡查工作机制,对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进行全覆盖、严要求的督促指导。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研究、调研、推动特色小镇创建,州特色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先后多次深入各县市开展督查调研,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帮助各个特色小镇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后,制定出台了《红河州贯彻落实省委陈豪书记调研红河重要讲话精神的任务分工方案》(红办发〔2018〕91号)、《红河州贯彻落实全省特色小镇现场推进会精神的任务分工方案》(红办发〔2018〕91号)、《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任务清单》(红发改规划〔2018〕536号),并按照一个小镇,一个建设任务清单的方式推进各小镇建设,实施旬报制、月调度制和月通报制,督促项目建设的落实。 

  (一)坚持高点定位、强化规划引领。一是按照“世界一流、中国唯一”的发展目标,采用“艺术家+企业家”的合作模式,突出文化和创意,致力于打造“立足云南、面向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殿堂。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小镇已经通过评审的总规、修详规基础上,邀请国内外知名策划、规划、设计、运营机构(英国阿特金斯、著名城市规划大师刘太格、香港欧华尔、浙江大学设计院等),以不同市场主体用户需求为导向,分别从文化艺术产业、旅游度假、健康生活对现有的小镇策划、规划方案不断优化和提升,为实现产业、文旅、生态的高度融合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夯实基础;三是按照5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标准,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平台,打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服务到位的文旅度假巅峰体验。 

  (二)整合要素资源,强化协同发展。特色小镇创建不同于传统的房地产和商业开发,投入资金量大、产业培育周期长、运营管理要求高,需要有情怀、有实力的企业,以工匠精神精心打造。一是加强政企合作,坚持高位推进。引导项目业主与弥勒市委、市政府共同组建“东风韵文化艺术小镇创建工作组”,小镇创建推进工作由云南建投集团董事长、弥勒市委书记政企一把手亲自抓,及时协调解决小镇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并开通“绿色通道”,在保证项目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实现了“特事特办”、高效审批。二是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撮合项目业主与第三方蓝城集团在康养及农业板块展开合作,将文化艺术产业与健康养生有机融合,打造最具人文气息的艺术庄园。三是强化企业主体,撬动多元融资。云南建投集团自筹资金投入6亿元,基金融资3.5亿元,项目贷款1.7亿元,集团将加强与国开行、省建行等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对接,积极整合金融资源,为小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红河“东风韵”小镇建设情况。红河“东风韵”小镇截至7月累计完成投资18.51亿元,其中2017年完成投资8亿,2018年完成投资8.81亿,2019年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小镇核心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接待中心、青年艺术别苑、游客餐厅、观光车回车场等配套设施运营正常;原有红砖建筑群业态及功能提升全面完成;双创园商业区4栋单体建筑主体封顶,其余4栋基础施工已完成;艺术中心(星空剧场)已启动基础施工、舞台主体已完成。双创园艺术中心大展厅及办公区主框架完成90%;双创园新建商业街完成30%主体工程量;弥勒美憬阁酒店室内装修工程正在进行消防设施安装工程,力争实现10月试运营;艺术花田景观工程(花之丘):旋转木马安装已完成,正在进行屋面及围墙主体工程;生态停车场正在进行1号路入口清表;部分绿化项目正在进行地形整理。 

  二、继续聘请罗旭老师为整个“东风韵”小镇的规划、创意总监,延续其最初的理念,将“东风韵”小镇打造成为,看艺术、玩艺术、吃艺术的文化艺术特色小镇,让小镇的艺术魅力影响省内、走向世界 

  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特色小镇创建中,我州不断充实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根基,深入挖掘红河特色民族文化、梯田农耕文明、历史文化传承等,切实将文化嵌入每个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产业打造全过程。红河“东风韵”小镇以艺术建筑为形,以文化艺术为魂,将建筑、艺术、景观、环境完美融合,做到“处处有生态,细节见艺术”。我州充分肯定罗旭老师个人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造诣,红砖艺术建筑是小镇的根与魂,是艺术与建筑完美融合的文艺产物,但从艺术角度来看,真正的艺术是具有包容性、多元性的。小镇二期项目建设中,继续聘请罗旭老师作为小镇创建过程中的文化艺术顾问,同时成立艺术家委员会(艺委会成员由罗旭、海男、曾晓峰、唐志冈、陈流等艺术家,刘太格、孟凡浩等规划、建筑设计大师,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及企业家构成)对小镇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从建筑特色、艺术效果、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把关和优化,实现与原有红砖艺术建筑群的艺术风格、风貌完美融合,旨在将小镇打造成为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旅融合的艺术小镇。为体现小镇文化艺术魅力,扩大小镇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红河“东风韵”小镇持续加大名家名人引入力度,相继引入熊有雯、海男、陈涛、薛华克、岳敏君、唐志冈、曾晓峰及李森等艺术家在小镇创办工作室。 

  三、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好东风农场的农垦文化,倾力打造一台小而精的文化艺术作品,并形成常态化演出 

  弥勒是云南省第一批知青集聚之地,1958年云南农垦总局在弥勒成立了国营东风农场,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大批知青在这里开垦荒地,建设家园,为弥勒生产开发建设耕耘劳作数十年,形成了独特怀旧的知青农垦文化。现已建成云南农垦系统的首家博物馆——农垦博物馆,农垦博物馆是由雕塑家罗旭设计,亲自指挥工人建筑而成以东风农场的建立为背景,讲述了第一代农垦人在东风这片曾经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开垦荒地、建设家园的故事,展示了东风农场的发展变化,着重反映当年的下放干部、知识青年、军管人员、本地居民等在东风农场耕耘变化的历史。为突出小镇历史文化底蕴,红河“东风韵”小镇深入挖掘东风农场悠久的葡萄种植文化,农垦文化、知青文化等元素。通过搭建农垦纪念碑,重新布设农垦博物馆等方式,纪念和还原1958年至1970年间各地知青汇集东风农场生产生活的情景,并根据农垦拓荒历史,与专业演艺机构(弥勒市阿细跳月艺术团、云南演艺集团)共同编排了《东风韵》、《婚恋》等歌舞情景表演,大力弘扬知青艰苦奋斗的拓荒精神。 

  感谢各位委员对我州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8月28日

阅读下一篇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