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民互动>建议提案办理答复>2022年>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红河州交通运输局对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030号建议的答复

红交函〔2022〕5号

文章来源:红河州交通运输局

发布日期:2022/10/25 10:49

浏览次数:

黄子楗等代表:

  你们在红河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动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区(物流园区)建设的建议》(第0030号建议),已转交我局主办,蒙自市人民政府、州自然规划局协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州委、州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区的建设,目前已作为云南省四大交通枢纽之一和“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作为红河州消除互联互通“瓶颈”制约、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作为红河州构筑开放发展的“新门户”和经济腾飞的“新引擎”,作为滇南中心城市“水韵湖城”的“新名片”加强组织和统筹力度,现正积极推进。州交通运输局也高度重视,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与蒙自市人民政府、州自然规划局共同努力做好相关工作,推动物流园区建设。

  红河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位于红河州蒙自市观澜街道仁厚村西北方向,临长桥海、大屯海而建,北靠红河蒙自机场,南临红河高铁站房,为民航、高铁无缝换乘的服务综合体,占地299.51亩,总投资17.25亿元,总建筑物2栋,建筑面积158942平方米。该项目于2019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与弥蒙高铁同步满足换乘功能的需要,具体情况如下:

  一、关于“规划先行,确保谋划规划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办理情况。红河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直接效应上,旅客出行环境和服务体验将会得到显著提升,出行效率和出行品质将明显提高,旅客满意度、获得感、舒适度也将随之提高,方便旅客实现“零距离”换乘。间接效应上,随着交通枢纽投入使用未来通过机场和高铁带来的客流量形成人口聚集效应,滇南中心城市“两海”片区可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物流服务、制造装备、现代服务、旅游业等产业;红河综合交通枢纽将成为红河州旅游“新门户”。

  二、关于“强化发展要素保障”的建议办理情况。积极向省政府报告,争取加大对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用地指标的倾斜力度,解决调整难度、区域建设受限,结合政策对该区域涉及的农转用报批、土地占补平衡进行适当局部调整。

  三、关于“加大综合交通枢纽,红河机场建设力度”的建议办理情况。截至2022年7月,红河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已完成投资9.99亿元,占总投资17.25亿元的57%。下一步,将指导项目责任主体蒙自市,积极协调资金,积极争取省、州对项目建设资金的支持,协调国内商业、政策性银行给予贷款支持。

  四、关于“州市联动开展招商引资”的建议办理情况。在经营运作上,进一步加强学习借鉴,有效学习借鉴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等先进地区合作共建的模式,同时着手招商引资工作,考虑引进专业团队经营运作等方式,充分释放多功能运输的作用,有效衔接多式联运,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另外,将结合蒙自城市定位,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紧盯南亚、东南亚市场,特别是越南市场,配合打造成为中国商品进入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南亚、东南亚商品进入中国的集散地。目前,已与云免(红河)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拟在红河综合交通枢纽综合商业体开设免税商品展示及交易中心,进行彩妆、日用洗护、母婴、欧美及日韩名牌产品展示销售。

  五、关于“健全工作机制”的建议办理情况。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红河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不断强化工作机制,成立项目工作建设领导小组,高位推进项目建设。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主持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红河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作。仅2022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和州级相关部门就多次研究部署红河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作:3月27日,州政府副州长梁凌云主持召开加快推进弥蒙高铁建设工作调度会,研究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确保项目如期建成通车; 6 月 29 日,州交通运输局局长戴锐主持召开红河蒙自机场南端助航灯光带上跨桥工程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红河蒙自机场南端助航灯光带上跨桥工程相关问题;7月10日州委书记赵瑞君、州长罗萍主持召开红河蒙自机场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红河蒙自机场资金筹措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要求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确保红河蒙自机场项目建设资金需要;7月29日,州委常委、蒙自市委书记李梅主持召开弥蒙高铁保开通专题会议,切实解决地方配套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开通前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州委、州政府的部署要求,根据部门职能职责,积极指导帮助蒙自市,加快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使用,为滇南中心加快发展助力。

  感谢你们对红河州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交通运输局

  2022年8月31日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普红波   0873-3730545)

阅读下一篇

红河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79号建议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