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州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

“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开远市专场)

文章来源:红河州政府新闻办

发布日期:2023/10/18 14:21

浏览次数:

发布会现场

  9月1日,“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开远市专场。开远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红梅主持新闻发布会

红河州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刘红梅: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开远市专场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开远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开远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解凌云先生;

  中共开远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叶兴成先生;

  中共开远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春芳女士;

  开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永安先生;

  开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昀衡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驻滇有关新闻单位、驻州新闻单位、州级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由开远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作新闻发布,二是媒体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中共开远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解凌云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开远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解凌云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开远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解凌云:

  谢谢主持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开远市委、开远市人民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关注、支持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媒体朋友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二十大以来,开远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州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抓实系列“三年行动”,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始终把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作为中心任务,千方百计稳运行、育产业、扩投资、促增收、补短板、惠民生,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向好。今年上半年,开远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04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总产值118.24亿元,同比增长12.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实现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13元、10507元,分别增长4.3%、7.8%。

  一、拼经济,奋力书写“实力开远”新篇章

  我们坚持拼经济出真招抓落实,把“三大经济”作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掀起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大干项目热潮。

  一是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户,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03户,位列全州第一。资源经济不断壮大,1—6月全市煤炭产量828.59万吨,同比增长32.36%,发电总量55.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22%;红河电厂1×70千瓦扩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绿色能源体系持续巩固,仙人洞坡、剑角峰2个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发电。园区经济不断夯实,小龙潭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开远产业园区获评“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试点(示范)”;轻工业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三大工业园区共入驻企业83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6户。

  二是高原特色农业提速发展。示范县花卉名片不断擦亮,花卉种源研发、种苗繁育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引进新品种1173个,研发菊花新品种47个;万亩高标准粮烟协同发展示范项目快速推进,着力打造全省粮烟协同发展、核心烟区恢复、烟区乡村振兴三个典范,核心区推广朱砂烟种植5000亩、水稻旱种3800亩;上半年,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值30.68亿元,同比增长17.4%,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户,累计68户。

  三是三产经济增势良好。“全域旅游+赛事经济+康养产业”品牌持续打响,南正街主题街区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凤凰生态公园、南洞—凤凰谷旅游区认定为红河州绿美A级旅游景区;开展体育赛事44次,其中国家级赛事4次,做到了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作为全省唯一评定有2家四级养老机构的县市,顺利筹办全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商贸物流保持复苏态势,上半年,全市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6074万美元,完成电商交易额12.67亿元,同比增长9.26%。

  四是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全市上下树立“一盘棋”系统思维,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在项目建设一线当好“施工队长”,强化项目调度和要素保障,赋能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2023年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51个,完成投资34.4亿元,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解化搬迁、小龙潭化工园区3个项目列入省级“重中之重”项目清单。

  二、培主体,加力跑出“活力开远”新速度

  我们深化“放管服”改革,大抓招商引资,大抓市场主体倍增,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以营商环境大改善,助力经济大发展。

  一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政府服务职能,优化“一站式”审批服务,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实施“五个一”保障机制,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企业投资备案时限从5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申请材料精简为两项,项目落地更快捷。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全州率先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不动产交易办理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到1小时。目前,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各类办件92.1万件,好评率达99.99%。

  二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强化“一把手”招商,紧扣资源禀赋和园区优势,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围绕新型煤化工、纺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聚焦“延链”“补链”“强链”,以“链长制”为抓手实施全产业链招商,精准洽谈、持续跟进、紧密联系,上半年,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2个,协议总投资105.13亿元,引进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40.94亿元。

  三是经营主体“枝繁叶茂”。搭好“台子”,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铺好“路子”,建立政府、企业、银行三方信息互通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数据共享,切实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出好“点子”,开展“千名干部联万企”服务活动,围绕企业开办、准营、运营、投资建设、变更、退出6个阶段建立85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清单及“一企一档”,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上半年,全市净增经营主体5023户,增速排名全州第2,其中,企业209户、个体工商户4804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16户。

  三、惠民生,合力打造“幸福开远”新名片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一是乡村振兴步伐加快。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全力推动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优化“一乡一特”,强化“一村一品”,投入资金7205万元建设产业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39个,持续提升花卉、优质稻、藠头、蜜桃、烤烟、水果等6个万亩特色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强化联农带农“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6.88亿元,75户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4674户19986人。上半年,全市脱贫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8779.17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推进3所幼儿园建设和搬迁,建成后新增学位1080个;提升改造10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效改善,被列为全州首家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县。医疗资源不断丰富,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分别晋升为三级乙等和三级医院,全市有医养结合机构8个,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67人、床位15.2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功获评“2022年云南省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突出县市”。

  三是民生保障牢实可靠。扎实做好稳岗就业,开发就业岗位19761个,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19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77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25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1248人。坚持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应帮尽帮、精准施保原则,发放城乡低保等社保资金2827万元,保障6.55万人次基本生活;完成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建设、2个农村敬老院提升改造及160户困难家庭适老化、300户困难家庭老人床位改造。

  四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启动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整改隐患3877项;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与响应机制,启动实施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村庄搬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四、绿城乡,聚力描绘“美丽开远”新画卷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揽,聚力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完成西山路、智源路、祥云路、东新路等提升改造,累计建成雨污管网271.48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60.57%,污水处理率99.2%;完成城市绿道建设37公里,城市绿地率40.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89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4.42%;创成1个省级绿美乡镇、2个省级绿美村庄、7个州级绿美村庄。

  二是宜居建设成效显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400户和棚户区改造900户,获评“2023年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优秀典型市”。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卫生户厕改建167座、卫生公厕6座,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95.82%。农村人居环境从“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全省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效实地考核获二类县第二名。

  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提升,“中国天然氧吧”释放生态红利;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全民义务植树60.7万株,完成4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修复面积18.78公顷。

  五、强法治,全力推动“效能开远”新作为

  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全面建设法治政府,不断擦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金字招牌。

  一是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始终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各领域全过程,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简政放权、不断提高依法决策水平,让法治赋能助力开远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选派53名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分别担任全市7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

  二是转作风提效能扎实开展。深入践行省委倡导的“十种鲜明导向”,紧盯干部身上存在的“十种表现”,用好干部岗位交流制度,坚决整治躺平干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让“不解决问题”的干部成为“问题干部”。在全州率先建立政府工作成效“红黑榜”制度,部门积分与评先评优、年终考评、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激励主动作为、比学赶超。深化职级干部下基层、服务社区,推动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市政府系统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各位媒体朋友,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以“干部之干”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拼搏奋斗,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事办实、办细、办好,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远篇章接续奋斗、阔步前行!

刘红梅:

  感谢解凌云先生的发布。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中国网记者现场提问:

  据我们了解,开远是全省唯一被命名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请问开远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有哪些特色亮点工作?

中共开远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叶兴成先生回答:

  近年来,开远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法治思维,通过在法治之下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便民利民”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一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力打造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公安、税务、医保等41家部门涉及民生的1183项服务事项,切实解决群众办事慢、多头跑等难点、堵点问题。如今,市民从取号咨询再到缴费办证等事项只需三五分钟,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颗印章管审批”制度,全面推广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企业登记实现“零上门”“零见面”“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实现从“群众多跑腿”到“数据多跑路”的根本性转变。三是规范编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做好“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工作,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着力破除市场准入中的各种隐性壁垒。

  “用心用情”摸准摸清民情民意。一是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坚持全过程民主,依法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公示改造方案,让群众成为老旧小区改造治理的“设计师、决策师、监理师、宣讲师”,激发群众参与决策的内生动力。改造前,广泛开展遍访、问卷调查、召开群众会议,收集意见建议,把群众关心的教育、文化、商业、社区医疗、社区养老等复合产业融入老旧小区改造方案中,真正让市民成为“设计师”,而不是党委政府和专家唱“独角戏”。二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2020年以来,开远市举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22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45件,出庭应诉率100%;全市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率达到100%,455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进行了备案。

  “借力用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一是在建设完成全市智慧校园安防系统的基础上,依托“雪亮工程”,建设开远公共安全大数据平台,提高对公共安全各类风险隐患的感知能力。从“数字城市”到“数字乡村”,通过对违章违停、占道经营和危险区戏水等不规范行为进行数字化监管,不断推进市域精细化管理。二是实现法律顾问在市级机关、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充分发挥市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的作用,选派53名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担任7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大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食品药品、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推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相关执法突出问题有力有效解决,彰显法治力量。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服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坚定为民初心、写好惠民答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今年,开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即将迎来大考,请问开远准备好了么?在创文这张答卷上,开远将如何书写自己的答案?

中共开远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春芳女士回答: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开远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先后荣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等称号。开远追求更加美好未来的步伐从未停歇。2021年1月,开远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提名县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两年多来,开远市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论述,团结带领32.3万各族儿女勇攀高峰,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奋斗姿态,聚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全面汇聚强大合力,奋力托起新时代的“文明之梦”。可以说,面对即将来临的大考,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将以实际成效,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阅!

  一、高位统筹,文明创建“一盘棋”。创建以来,我们坚持全党动员、以创促管,走出了一条共建共享的创建之路。一是抓组织保障。全面推行创文“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部门+街道(乡镇)+村(社区)+小区+楼栋”六级联动工作机制,构建起市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盘棋”创建工作格局。二是抓作风建设。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工作列为全市重点工作持续推进,以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抓手,强化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制定“三色清单”督办、群众监督评价等制度机制管人促事,有力推进创建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三是抓系统创建。坚持将文明城市创建与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体育县城等示范创建整体谋划、一体推进,不断加强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确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推动创建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体市民。

  二、齐声合唱,志愿服务暖民心。创建以来,我们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将广泛发动市民参与、努力提升市民素质贯穿创建全过程,先育“文明人”,再建“文明城”,使城市充满道德滋养、向善力量,让文明新风劲吹开远、文明之花绽放芬芳。一是文明实践覆盖城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分中心,乡镇(街道)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村委会(社区)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89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红”已成为开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最靓丽的风景。二是建强志愿队伍。全力打造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有号召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开远共有注册志愿服务队327支、志愿者5.6万人,通过扎实开展志愿者岗前分众化培训,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创建实事就延伸到哪里。三是精准设置志愿服务。根据群众需求,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内容,精准设置“银发冲浪”“粉围裙”等志愿服务项目471个。全市各级各部门、乡镇(街道)及社会各界志愿者们如同一粒粒“文明种子”,上街道、进小区、活跃在每个角落,广泛开展文明劝导、洁净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已经成为开远最鲜明的城市底色。四是擦亮文明标签。目前,有呼必有应、真情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在全市蔚然成风,我市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在省、州获奖,数量连续两年居省、州排名第一。“1+1”爱在身边和“光盲”行动志愿服务项目获省级金奖,“光盲”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三、创建惠民,美丽开远更绚丽。创建以来,我市终坚持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惠及群众”的创建理念,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城市颜值不断提升。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实施城乡环境、交通秩序、集贸市场整治等“十大”攻坚专项行动,完成集贸市场提升改造10个、道路修补2.1万余平方米,背街小巷缆线治理等,市容市貌显著改善。二是市民福祉大幅增进。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充分发动群众,在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中让群众争当“设计师”“决策师”“监理师”,先后完成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43个片区3万余户,普惠城区居民16万余人,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创文带来的喜人变化。三是民生底色越来越亮。常态化开展“街乡吹哨,部门报到”“零距离”网格化管理和“我为创文献一策”等活动,落实五级网格长责任,“线上+线下”双模式广泛收集市民群众意见建议,24小时内回应市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及时解决市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干部的辛苦度赢得市民的满意度。四是文明风尚处处彰显。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开远现象”“开远先锋”“开远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的评选和推广,用典型示范带动文明培育。

  文明开远绽芳华。经过两年多的接续奋斗,一个文明、和谐、幸福的开远,正翩然而至!

  未来,我们不仅要以真情真心真干高质量答好创文这张答卷,更要以创文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上下共同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云南法制报》记者现场提问:

  小龙潭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云南省2023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是推动开远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请问目前该园区建设进度如何,园区的定位和发展路径是什么?

开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昀衡先生作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远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为了彻底实现城市蝶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彻底破解“化工围城、城围化工”现实困境,着力将开远打造成为“新型工业 生态宜居城市”,开远加快推动小龙潭化工园区建设。

  园区于2020年12月获批云南省首批化工园区,近期规划面积3.84平方公里。园区聚焦“绿色、低碳、精细煤化工”定位,按照“氨醇一体化发展,化工新材料主导,优化碳氢比减碳”(以氨醇一体化发展为立足点,向上带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转化,向下进行延伸发展化工新材料,通过优化碳氢比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并带动关联领域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通过优化碳氢比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带动关联领域协同发展,建设现代大型煤化工为基础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全力打造云南省新型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园区基础设施规划投资46亿元,建设园区道路、给排水系统、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应急指挥中心、消防站及现代工业服务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自2022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开远市攻坚克难、抢抓工期,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约5亿元,前期报批工作完成15项,满足园区建设总体要求;现已完成征地、100余户村民搬迁、2.3公里入园道路以及场地平整(一期)建设,搬迁安置点完成主体建设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其余污水处理厂、供水厂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中。

  园区全部建成后,对提高新型煤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在南亚、东南亚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巩固能源化工基地,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助推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推动开远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城市转型升级,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助力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春城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养老需求日益剧增,据了解,开远成功创建成为云南省医养结合试点县市。请介绍一下开远在这方面的做法?

开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永安先生回答:

  近年来,开远市持续探索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推动医院技术、人才、设备和品牌优势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具有开远特色的医养结合健康养老之路,切实增强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一是优化整合资源,推动医疗和养老深度融合。开远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67个,其中,三级医院3个,我们立足于富集、优质的医疗资源,坚持“以医助养、以养促医”理念,瞄准健康产业全面发力,鼓励全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发展养老模块,支持“医养一体、医疗托管、养内设医”等多种模式,全市16个养老机构中有8个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型床位2678张,占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的67%。

  二是撬动金融杠杆,成功运作养老服务示范项目。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养老事业产业发展,以国有平台公司开远市盛远博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主体,整合热带植物园等优质资源,成功撬动社会资本投资3.5亿元,建成了集养老养生、医疗康复、业务培训、旅居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州规模最大的养护中心——凤凰谷生命养护中心,形成了政策保障有力、金融杠杆撬动、企业助力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是坚持质效为先,不断提升标准化服务质量。我们把养老服务质量放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卫健委相关养老服务标准、规范,制定新型城镇化《养老服务规范》1个,实施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形成具体的养老服务措施、细则、规范226个,推动养老机构在安全管理、膳食营养、接待服务、评价监测、康复辅助等标准化不断提质达标。成功打造凤凰谷生命养护中心、朋阳老年公寓2个标准化医养结合龙头示范养老机构,大力支持养老机构参加等级评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实惠优质宜居,不断擦亮养老产业新名片。目前,全市建成养老床位共计450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85张,凤凰谷生命养护中心、朋阳敬老中心被评定为目前全省最高的四级养老机构,开远是全省唯一评定有2个四级养老机构的县市,各项指标均排名全州第一。同时,我市主力养老机构的入住价格和环境优势明显,形成了价格实惠、服务优质、环境宜居、保障有力的养老产业发展新名片。

  下一步,开远将充分发挥全域资源,以养老服务供给质量为核心,打造全省“医康养旅训”融合协同发展的复合型现代养老产业基地,推动开远养老产业立足本地、服务云南、面向全国大格局的形成,为红河州养老事业产业发展作出新贡献。谢谢!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现场提问:

  刚才听了解凌云先生的介绍,开远荣获2023年度“云南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优秀典型县(市、区)”称号。请介绍一下开远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的经验做法?

开远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叶兴成先生回答:

  开远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民生工程,取得了积极进展。自2019年以来,已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3259户,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围绕“怎么改”,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完善体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建立“市级统筹、部门实施、街道负责、群众参与”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按照“分步实施,宜改则改”的原则,明确“十四五”期间改造计划,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合理制定改造时序,分区、分步骤实施老旧小区改造。

  围绕“为谁改”,完善民生保障,擦亮幸福底色。推广“党建+物业,支部+小区,社区+网格”小区治理模式,先后打造“红色睦邻空间”5个、“邻里市场”1个、“红色物业”示范点5个;推广“全国第五批充分就业社区”泸江社区典型经验,推广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光盲”行动志愿服务和“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家庭”先进典型事迹,长效常态开展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活动,让讲文明、树新风在小区蔚然成风。

  围绕“改什么”,下好“五步棋”,确保改造成效。一是“听”,将居民意见采纳贯穿改造全过程。改造前,组织开展全覆盖入户调查工作,组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改造中,着力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痛点;改造后,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完善提升,使得改造暖民心、顺民意。二是“拆”,充分整理利用碎片空间。多部门联合执法,依法依规强力推进老旧小区拆临拆违工作,腾出公共空间,释放环境容量,改善功能布局。三是“补”,完善配套功能提升片区品质。坚持“一院一方案”,改造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优化绿化布局,提升绿化品质,配置健身器材、休闲广场等设施,强化提升性改造,围绕“完整社区”建设,完善小区周边教育、医疗、购物、娱乐等服务功能,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四是“净”,改善小区整体环境。综合推进地下管网改造,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推进缆线入地工作,清理整治小区环境卫生,实现地下管网畅通、地上空间清爽,让小区“乱点”变“亮点”。五是“管”,促进小区治理模式创新。积极探索物业管理模式,逐步引入物业管理,同步开展业主委员会选聘工作,推动建立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巩固改造成果。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聚焦民意、民情、民需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推动城市更新升级,为市民打造出一片美丽宜居“新天地”!

刘红梅:

  感谢叶兴成先生的回答。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的积极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与解答。在开远市“建设新型工业 生态宜居城市”的征程上,离不开媒体和各位记者朋友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大家对开远的关心和关注,欢迎大家多多走进开远、了解开远、宣传开远,共同讲好开远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下一场石屏县专场发布会我们再见!

阅读下一篇

​“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建水县专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