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文化机构信息公开>非物质文化保护信息公开>非遗项目名录及简介

​贾沙乡陡岩村传统舞蹈彝族《簸箕弦》

文章来源: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3/12/22 11:41

浏览次数:

  簸箕弦产生于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贾沙陡岩村,陡岩村位于个旧市西南部,贾沙乡西部,距市区25公里,地处红河河谷地带。陡岩彝族簸箕弦起源于1606年,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相传最早是彝族祖先从劳动(围猎)庆祝丰收的过程中诞生,后由男女青年互表爱意而逐步创造发展形成自己的舞蹈艺术,彝语的意思为:大家欢乐在一起跳。彝族簸箕弦具有农耕文化的内涵,又有个性浓郁的民族色彩,目的多是祈求农业丰收、人畜平安和情感的表达,还有高原梯田特色的稻作文化,和刀耕火种的原始遗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少,艺术发展缓慢。簸箕弦共十二套(主要套路),舞蹈时由一男一女面对面站立,围成圈,中间燃起篝火(因场地变换和随集随散所限,现在已不燃篝火)男的弹起三弦,女的舞蹈,人数不限。动作表现为:拍手叫喊,形容过河、爬山以及其他情节、内容。动作特点是拘谨狭小,每套动作都离不了“腿弯身斜搓步抖”为主要动律。

  2017年6月5日命名为云南省第四批非遗保护项目。

阅读下一篇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俗《哈尼服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