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政红河>部门动态

生态扶贫绘新景

——红河州林业局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纪实

文章来源:红河州林业局

发布日期:2018/07/18 15:18

浏览次数:

  山花烂漫,茂林葱绿,初夏的绿春县平河镇一脸妩媚。

  无独有偶,平河镇的林业生态扶贫也有着同样的风光。

  “生态活水”浇开“扶贫之花”。红河州林业局在结对帮扶的略马、东哈、车里等3个贫困村全面实施林业生态扶贫战略,点亮了山乡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

  2015年9月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州林业局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着眼林业部门实际,充分发挥林业行业在政策、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以开展林业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为工作重点,积极整合林业优势资源,加大对州林业局结对帮扶的绿春县平河镇略马、东哈、车里等3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力度,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并已见明显成效。据统计,2015年以来,州林业局共投入资金3100多万元,项目涉及村组道路硬化、改善村级学校办学条件、修建农田水利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等;开展实施以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州林业局帮扶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2200元提高到4500元。林业助力定点帮扶的成效不断显现。

压实“挂包帮”责任到村到户

  针对略马、东哈、车里等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时限短、任务重的情况,州林业局及时成立“挂包帮”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全面领导“挂包帮”工作,精心组织实施。下设办公室,负责材料收集、报告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州林业局每年整合林业项目资金不低于300万元落地实施,每个科室、单位在挂钩村每年安排不低于3万元的项目资金;州局每年为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安排1000元/户的帮扶物资或资金,为每个村委会安排不低于10万元的工作经费。局领导亲自挂帅出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先后6次率干部职工深入村子对村民贫困情况、致贫因素开展摸底调查,与镇、村干部开展座谈交流,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出制约一村、一户脱贫致富的因素,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深入林业产业种植现场示范种植点调研指导解决问题,并对该村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帮助,补助50万元用于购买森林防火车辆及扑救工具。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县级“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流程,制定包村帮户方案,由78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村349户贫困户1392人,完成了《云南省贫困村访谈问卷》《云南省贫困户访谈问卷》和《云南省“挂包帮、转走访”回访贫困村问卷》《云南省“挂包帮、转走访”回访贫困户问卷》调查,并根据访谈情况进行了分类扶持。

选准配强驻村工作队员

  结合略马、东哈、车里等3个贫困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行动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州林业局精心挑选14名能力强、有责任心、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和3名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长期驻村帮扶指导,并为驻村干部购买意外伤害保险1份,安排工作经费年人均1万元,食宿补助年人均1.8万元。配合村“两委”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协助州林业局编制和落实扶贫发展规划及年度发展计划,从精准识别、整改转化、推动实施帮扶项目、健全村级管理制度、增强服务群众能力、产业发展指导、项目资金协调、项目实施监管、制定脱贫发展规划等多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实现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100%覆盖。各项工作均得到了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贫困村群众的一致认可,14名派驻扶贫工作队员严守各项规定,无召回通报或免职撤换现象,满意度达98%。

强化林业科技扶贫

  结合3个贫困村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州林业局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富口袋”先“富脑袋”,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派出驻村林业技员10人,进驻贫困村指导农户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产业。通过建立示范基地、专家现场示范、发放资料等方式,先后在3个贫困村举办了妃子笑荔枝、八角、橡胶、澳洲坚果、胡椒、砂仁、杉木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商品林种植示范点现场观摩学习培训,建立10亩以上示范基地3个,培训农户152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100多份,广泛普及了妃子笑荔枝、八角、橡胶、澳洲坚果、胡椒、砂仁、杉木等林产业种植、施肥、修剪等方面的技术,贫困户基本掌握了1—2门林业实用技术,彻底改变了原有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有效提高了贫困户科学经营水平,增强了脱贫致富本领,激发了贫困户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掌握了生产技能,拓宽了其脱贫致富渠道。

生态“造血式”扶贫出成效

  针对略马、东哈、车里等3个贫困村的发展情况,州林业局坚持以发展产业、生态补偿为抓手,对3个贫困村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公益林生态补偿、农村能源建设补偿等脱贫工程,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要求,把培育和壮大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扶持的重点,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大户承包”“专业队承包”“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模式,以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3年来,先后在3个贫困村投入生态公益林补助金43.95万元,实施森林抚育33213.9亩;投入补助资金350万元,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7000亩;实施太阳能热水器217台,价值21.7万元,成品灶1187套,价值41.545万元;防火通道建设5公里,支出10万元;低效林改造12000亩,支出96万元;造林补贴2000亩40万元;木本油料提质增效2000亩,支出16万元;苗圃建设15亩,支出30万元;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提供生态护林员岗位151个,共投入补助资金134万元;实施妃子笑荔枝种植补助项目200株,补助4000元;共投资232.74万元,发放板蓝根80340公斤,杉木苗2879690株,砂仁苗681680株,杨梅苗8185株,木棉花苗30000株。成立了砂仁、橡胶、养殖、中药材等产业合作社3个,入社群众234户,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349户。

  目前,3个贫困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243户1074人,到2018年底略马、东哈2个贫困村实现整村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19年底车里村实现整村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真正做到贫困户“一超过、二不愁、三保障”。

  略马、东哈、车里三个村子正在悄然变化,绿水青山之中,满村荡漾着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喜悦。

阅读下一篇

红河州公安消防支队开展改革教育基层行活动

为进一步教育消防官兵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同时也为缓解基层工作压力,丰富警营文化生活,红河州公安消防支队于7月初组织开展了“改革教育巡回宣讲”基层行活动。红河州警队心理咨询师团队深入各县市消防大队、中队开展主题为“彰显红门正能量,不忘初心迎改革”的教育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