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河州专题专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动态

​红河弥勒:探索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农增收

文章来源:红河州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23/12/20 16:25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江边乡以富民强村为目标,积极探索“五绑六增收”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收入由单纯的农业生产收入转变为“农业生产收入+土地流转收入+房屋资产收入+劳务收入+合作社分红+创业经营收入”,实现群众收入和集体经济共同发展。

  公司绑合作社,产业发展精品化。江边乡聚焦本地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云南瑞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果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外地龙头企业与江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布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11家乡级合作社捆绑合作,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江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云南瑞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弥勒市江边乡壮乡果蔬有限公司联合,把芒果产业打造为江边乡的“当家产业”。合作社挑选优质芒果进行优处理、精包装,并与水果店合作,150余家门店同步线上、线下售卖,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甚至走出国门销往老挝、缅甸等国家。2023年,全乡芒果种植面积达4.6万亩,产量达3000余吨,助农增收2000余万元,带动36户脱贫户增收40万余元。

  合作社绑农户,搭起村民致富桥。深挖“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潜力,江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周边村组大力推广具有“短平快”特点的种桑养蚕产业,从78亩种桑养蚕基地起步,打造“样板区”,形成“一基地带几十户、几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业”的蝶变效应。同时,与企业对接,向村民收购蚕蛹,解决销路问题,让广大养殖户吃上“定心丸”。今年以来,合作社吸收劳动力500余人,其中脱贫户78人,68户村民参与到种桑养蚕产业中,促民增收230余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

  村绑村,抱团发展闯出路。前山片区依托宁就村果蔬分拣场,成立了弥勒市宁就农业有限公司,并与挨村村委会、布腊村委会串珠成线,组建产业发展联盟,辐射带动挨村、宁就、布腊片区发展蔬菜产业,带动群众发展蔬菜种植3800余亩,亩均收益7000元左右,惠及群众1315户5561人。后山片区,小倮份、干田、平地3个村委会联合与红河州赛邦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服务协议,成立弥勒市江城农资销售有限公司,开展农资产品推广销售,每年可实现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党员、“四代表一委员”绑农户,产业发展有思路。针对群众不敢轻易改变种植习惯发展新兴产业的问题,江边乡成立以党员、“四代表一委员”为小组成员的农技指导小分队,分组、分片区入户宣传芒果种植、柑橘种植、种桑养蚕等产业,并到田间地头进行“一对一”种植技术培训,从施肥、修剪、采摘到包装运输全程“护航”,杜绝了“种不好”的僵局出现。截至目前,已开展了芒果种植技术培训、烤烟种植技术培训、蔬菜种植培训、“一对一”到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农作物培训100余次。

  数字平台绑农户,促进农业信息化。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导向,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每村配备一名农业信息员,通过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时发布农产品收购价格、天气预报等关乎农业生产的信息及各合作社、公司的招工信息,并发布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小视频供群众学习,实现实用技术培训全覆盖,少走弯路。

阅读下一篇

建水县念好产业“人才经” 走稳紫陶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