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河州专题专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红河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三项计划

红河县三措并举做活旅游文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章来源:红河州民宗委

发布日期:2023/07/26 15:45

浏览次数:

  近年来,红河县充分利用独特的生态资源、气候资源,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按照“打造一条环线、做强两个片区”的思路,以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族群众在红河大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加大投入,夯实基础。积极推进“东门马帮古城景区”创4A和“撒玛坝万亩梯田景区”创5A工作。建设体现哈尼族特色,集居住、商业贸易、旅游观光、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哈尼民俗风情商业街,并与康辉旅行社签订协议,就24栋商业建筑运营进行合作。苏红半山酒店完成19套房屋院落招商工作,力争年内实现试运营。持续完善哈尼民俗文化博物馆,长街宴购物街等配套设施,满足不同游客文化需求。

  二是立足实际,打造旅游环线。以“迤萨—甲寅—宝华—乐育”旅游环线为轴,发展县城“周边游”“周末游”。开发打造了勐龙街、曼赛等县城周边旅游特色村,红河谷•库博生态农场、云百草康养旅游基地。乐育镇桂东、尼美和宝华镇规针、甲寅镇他撒4个片区梯田景区规划建设,拉动旅游环线周边群众发展农家客栈,目前,相关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丰富业态,引导做大做强。以非遗项目传承地域为核心,以乡镇为基本单位,以非遗传承人为引领,成立了“沙金傣陶”“竹编工艺”“彝族刺绣”等合作社。组织“撒玛坝景区运营公司”与传统手工艺协会建立“公司+合作社”“公司+协会”生产营销模式,产业关联度显著提升。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作舞”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组建民间文艺团体、协会,在景区定时进行非物质文化展演,引导农民通过参与歌舞文化娱乐表演直接获得收益。目前,全县累计发展旅行社1家,旅游商品加工、旅游商品销售等旅游企业11家,宾馆及乡村客栈122家。今年以来,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 70.28万人次,同比增长 66%,实现旅游总收入 77764.49万元,同比增长70%。

阅读下一篇

红河县就业互嵌推动经济共融促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