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民互动>建议提案办理答复>2019年>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324号提案的答复

文章来源: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19/12/06 18:59

浏览次数:

文号:红农函〔2019〕53号

州政协社会和法制委: 

  贵委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第324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对产业扶贫的统筹和引导力度,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做好项目库的建立和管理,积极为产业项目的落地创造条件的问题 

  (一)政策保障。出台《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及《产业扶贫覆盖到户》、《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三个配套实施方案,在州级层面构建了以“1+3”为主体的政策体系。 

  (二)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截至2019年8月,共筹措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48.23亿元(已全部下达),其中用于产业发展资金15.48亿元,占涉农资金总量的31.5%。二是加大对农业保险投入。截至目前,全州完成种植业保险承保面积60万亩,养殖业保险33.35万头,政策性农险投入3056万元,完成理赔2446.92万元,受益农户42764人。 

  (三)新型经营主体覆盖贫困户工作全面提升。2019年上半年,全州共有2106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0.2万户、87.9万人。全州13县市已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贫困户全覆盖。 

  (四)推动产业易地扶贫。按照脱贫巩固20条标准,探索推进州域内产业易地扶贫,建立北部企业带动南部贫困村、贫困户稳定增收利益联结机制,2019年共整合南部5个贫困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和“两无”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3520万元投入到泸西云南牛牛牧业和花卉产业园,进行产业易地扶贫,项目可带动南部县10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和1040户“两无”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目前奶牛扶贫农场已完成1栋牛舍建设;花卉产业园引进上海真善美、广东怡华两家花企入驻,产业易地扶贫项目推进顺利。 

  (五)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云南省(红河)现代花卉产业园区已入驻花卉企业达38家,累计完成投资24.53亿元,完成土地流转面积3.52万亩,带动贫困户484户,带动季节性用工1万余人次。二是温氏易地建园养殖扶贫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州已建设温氏家庭农场猪舍130栋,截至2019年7月,已建成扶贫农场猪舍57栋,带动贫困人口4556人,带动就业403人。三是全州落实稻鱼鸭综合种养17.12万亩(核心示范面积4万亩,辐射带动13.12万亩),项目覆盖贫困建档立卡户2.1万余户。 

  二、关于加大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村委会、村小组随意开挖山间、田间机耕道路和生产道路等问题 

  (一)关于“严格控制村委会、村小组随意开挖山间、田间机耕道路和生产道路。有必要开挖的,要经交通、安监、环保、林业等政府职能部门评审通过,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再由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问题。州农业农村局主动负起监管职责,联合自然资源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深入13县市对乡村开展执法检查,全面指导存在问题的县乡级主管部门进行责令整改,尽快恢复生产生态。同时,统筹农田建设项目规范建设机耕道路和生产道路,对有必要开挖机耕、生产道路的需经乡镇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科学规划,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进行规范建设。对有随意开挖,破坏生态环境情况发生的进行责令整改。 

  (二)关于“交通、安监、环保、林业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对于报批的关于修路的事项,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保护生态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批;对于未批先建的,要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的问题。通过深入县乡村联合开展执法检查,不断压实交通、安监、环保、林业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州级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对标对表,严格按照国家、省级的总体战略部署,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开展排查,州交通运输局从通乡、通村以及自然村通硬化路是否符合法律规定,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环境保护情况等进行督查和指导,实现建设全过程监管,确保农村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健康发展。生态环境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不符合条件、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坚决不予以审批。林草部门严格按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原国家林业局第35号令)、《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林资发﹝2015﹞122号)等相关规定,对道路建设占用林地的,严格按规定和程序报经省林业和草原局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进行全程监督。 

  (三)关于“县、乡党委政府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式,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造福子孙后代,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问题。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关系未来可持续发展。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小国务院生态环保督查反馈意见整改和生态环境治理各项目标任务,通过实施异龙湖污水治理、南盘江红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治理、建设湿地公园和实施以“七改三清一拆一建”、“三清一改一提升”、厕所革命、工业三废治理、农业畜禽粪污植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措施,不断提升全州生态发展水平,切实增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扶贫干部进村入户发放环保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绿色低碳、农业绿色高效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稻渔鸭综合种养等)、《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节水、节电、节肥、节约知识,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四)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州农业农村局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目标,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开展工作。一是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品质结构调整优化,研究编制“两区一带”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二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高效新型肥料和高效施肥技术,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引导农民积极施用农家肥,有效控制和减少化肥使用量。加强病虫害防控示范研究及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为主的全程绿色综合防控技术。2019年上半年,全州累计化肥使用量(折纯)17.75万吨(2019年的目标任务是控制在25.89万吨以内),农药使用量3128.6吨(2019年的目标任务是控制在7728.4吨以内)。三是大力推广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优质可降解地膜推广,鼓励和引导农民进行地膜残留捡拾回收。2019年上半年,全州累计农作物秸秆产生量150.05万吨,利用量107.64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1.7%以上;全州畜禽粪污产生量818.5万吨,资源化利用量664.78 万吨,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1.22%;累计农膜使用量11706吨,回收量6930吨,回收率达到59.2%以上。 

  三、存在问题 

  (一)产业带动质量不高。产业存在散、小、弱等问题,贫困地区特别是红河州南部地区,农业六大产业分布和发展不均衡,发展主导产业基础差、困难大,覆盖面不够广,带动增收能力不强。 

  (二)农业环保宣传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农业环保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当前,部分农村干部群众对农村环保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深,从我做起,主动参与的自觉性不强。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覆盖到户。围绕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确保列入脱贫退出计划、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同时做好退出贫困户的后续产业帮扶。2019年,计划对17.7万户贫困户实施产业帮扶,其中:对未脱贫户的产业帮扶涉及6.1万户,对已脱贫户的后续产业巩固涉及11.6万户。 

  (二)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坚持不懈地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基地建设,促进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 确保乡村田园更加清洁。 

  (三)抓好农业环保执法。加强监测预警和农业执法,切实加强重点区域面源污染监测,加大化肥、农药、农膜、饲料等农资市场和农田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管。 

  感谢贵委对全州产业扶贫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阅读下一篇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46号提案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