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民互动>建议提案办理答复>2018年>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红河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第43号提案的答复

文章来源:红河州旅发委

发布日期:2018/10/17 08:52

浏览次数:

文号:红旅函〔2018〕12号

毕艳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出台红河州支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建议》第43号提案,已转交我委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在历届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红河州旅游产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云南旅游最具活力的发展地区,正在成为云南旅游新的增长极。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2016年高规格在建水召开了全州旅游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围绕红河旅游“五区一带”发展布局,全面推进旅游强州建设,切实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着力构筑产业强、产品精、业态新、品牌响、服务优的红河国际旅游文化走廊。

  正如提案所言,红河州旅游产业发展仍处于“景点旅游”和“观光旅游”的初级阶段,还存在旅游综合交通滞后、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旅游市场主体培育不足等很多的困难和问题,距离旅游强州和全域旅游战略目标还存有不小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以推动建水、弥勒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突出示范引领,以全域旅游的新理念带动和促进全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作为全州旅游主管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力争圆满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单位创建目标任务。

  一、关于“成立红河州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将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的答复

  以多元文化和立体生态为资源基础,突出哈尼梯田、昆明—河内旅游经济走廊、滇越铁路、红河谷四大世界级旅游品牌,构建起“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国际商务旅游为特色,跨境旅游为延伸”的产品体系,形成配套全、质量高、效益好的旅游产业体系,立足云南、面向全国,拓展东南亚,形成强有力的红河旅游市场品牌,成为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中的新增长极,到2020年,将旅游业培育成红河州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旅游发展总体指标进入云南省前两位,成为云南省旅游强州、滇越旅游合作先导区、国内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因此,州人民政府支持各县市于2010年成立了旅游发展基金,从2013年起,连续3年州政府安排旅游发展资金1亿元。2016年8月25日红河州人民政府以红政复﹝2016﹞116号文件批复“关于同意设立红河浦发旅游投资基金有关事宜的通知”建立了50.015亿元的旅游投资基金,同时各县市继红河州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之后,先后成立了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为红河州旅游开发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关于“全力支持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答复

  围绕全州旅游综合交通建设实际,依托云桂高铁、昆河铁路、昆玉通建高速、昆河高速等干线交通,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方便游客、分合有序、功能配套、规范服务”的原则,推动在蒙自、河口、建水、元阳、弥勒规划建设5个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加快发展完善全州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方便游客进入我州,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围绕“县县通高速、南北通航空、州府通高铁”目标,加快弥蒙铁路建设,2017年建成蒙自绕城、蒙自至文山至砚山、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积极推进弥勒至玉溪、元江至蔓耗、元阳至绿春、蔓耗至金平、蒙自至屏边、建水(个旧)至元阳等高速公路;积极推动景区旅游交通建设,推动通往全州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连接公路达到二级路以上标准;制定红河州旅游标识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系统性、兼容性、国际化”的原则,在各主要交通干道和自驾车旅游热线上,完善旅游交通标志、标牌,加快旅游公共标识建设。州委、州政府就昆明南至蒙自开动车与昆明铁路局积极沟通对接,经上报中国铁路总公司,要求对玉溪南至蒙自段141公里进行全面整治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并通过安全评估,预计总投资超过3.54亿元,且整治时间长,短期内不具备开行动车条件,双方将积极跟踪推动,在满足运行安全条件下,适时开行动车。加快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智慧旅游平台系统的作用,推进大数据应用服务在旅游领域落地应用,着力实现旅游业动态管理、精确管理,与云南移动红河分公司合作,着手建设红河州“旅游+互联网”信息化基础设施及旅游大数据平台,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营销落地,与腾讯公司合作对重点区域游客进行宣传营销覆盖;与同程合作,开展线上线下推广,上线开通红河PC和APP客户端旅游旗舰店,开展了“云上梯田·美丽红河”主题验客活动;加强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A级旅游景点、星级宾馆饭店、特色民居客栈的WIFI覆盖面,弥勒、建水、石屏、泸西等县市的主要景区景点、星级宾馆、特色民居客栈已实现WIFI全覆盖,可邑小镇、锦屏山等景区开发了微信平台,并实现微信购票、实时地图等功能,部分景区景点及大型宾馆酒店跟各大旅游网站合作,实行网上售票。积极推动景区景点开发系列旅游类APP、小程序、AR、VR等服务产品,为游客提供游前资讯查询获取和产品预订购买,游中导览导游导航和安全应急疏导,游后投诉评价分享等信息服务,努力实现州县一级不同城市之间景区、景点、酒店、交通、美食、投诉等信息资源线上线下的全域共建共享,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

  三、关于“全域优化产品体系”的答复

  按照融合式、集群式发展原则,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文化、城镇、跨境经济合作区、生态建设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全面融合发展。按照城镇旅游化、景城一体化、全域景区化要求,以个开蒙建滇南中心城市为重点,以蒙自尼苏小镇、元阳哈尼小镇、弥勒可邑小镇等为典型示范,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充分挖掘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将遗址遗迹、古街古村、文化遗产等与文化旅游发展有机结合,着力将旅游特色小镇打造成为高品质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平台,配合推动元阳哈尼梯田、建水临安古城等13个旅游文化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依托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以森林、梯田、村落、湿地等自然景观与森林生态文化结合的特色功能,加大建水团山、弥勒可邑等特色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充分挖掘哈尼梯田核心区等传统村落的民居特色、建筑风格以及人文元素,扶持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民族特色旅游精品景点、精品休闲农庄、精品农家乐等,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开展建水孔子文化节、弥勒阿细跳月节和哈尼长街宴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打造文化节庆品牌,不断提升红河旅游品牌吸引力;鼓励传统演艺产品延伸产业链,创新旅游演艺产品表现形式、传播载体和盈利模式,支持《哈尼古歌》《建水小调》《汉唐风韵—锦绣翠屏》等演艺节目做精做强,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红河特色餐饮文化,积极研发推广过桥米线、气锅鸡、烧豆腐等特色菜系,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餐饮美食街区,积极创建红河地域特色餐饮品牌,打造“舌尖上的红河”美食系列;加快发展旅游购物,积极开发建水紫陶、个旧锡工艺品、民族刺绣等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改善旅游购物供给,促进商品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良性循环,丰富全州旅游商品体系,评定红河州旅游特色街区7个,全力推动旅游餐饮、购物等业态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四、关于“全方位开展宣传营销”的答复

  紧扣红河“云上梯田•美丽红河”旅游品牌形象,围绕打造、包装、宣传、促销“三千四百年”7张靓丽名片,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线上线下共推,建立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机制,依托网络、机场、城市广告屏等平台,精准推动旅游宣传营销落地转化;加大与周边地区的旅游交流合作,建立信息、资源、客源和利益共享机制,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宣传营销平台搭建,调动县市、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景区景点通过联合营销、抱团发展等方式,鼓励旅行社积极开展地接业务,支持举办哈尼族长街宴、苗族花山节、阿细跳月节、孔子文化节等民族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中越跨境自行车等体育赛事,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知名品牌、旅游片区和精品旅游线路,不断巩固和扩大旅游客源市场。

  五、关于“加大品牌创建力度”的答复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理念,是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发展工作,从红河旅游发展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台了《红河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2016—2018年)行动计划》《红河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2016—2018年)行动计划重大建设项目表和全域旅游创建项目名录及责任分解》系列政策措施,即将出台红河州全域旅游创建实施方案、红河州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作方案,在继续保留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州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新成立了由州委、州政府领导挂帅的州旅游文化产业推进组,明确实行党政齐抓、部门统筹、上下联动、动态管理、属地负责的领导体制,围绕“整体谋划、突出特色、补齐短板、全域发展”的工作思路,以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为目标,按照“五区一带”发展布局(哈尼梯田文化生态旅游区、“一湖两城”古城文化旅游区、弥勒福地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区、中越边境旅游区、滇南中心城市旅游区、滇越铁路“米轨时光”精品旅游带),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实施,加快红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建水县、弥勒市先后列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全面实施旅游品牌化战略,坚持以“云上梯田•美丽红河”为主打品牌。

  六、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答复

  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强干部培训力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大制度执行和落实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的机关队伍,强化旅游业队伍发展合力。

  人力资源保障体系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建立的为旅游业提供优秀人力资源,保证旅游业能够实现较快增长的综合体,它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旅游发展需要,要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以红河州旅游产业的实际需要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各种层次的旅游人才。与大学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有计划选送在职旅游管理干部和旅游经营人员学习,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举办各种学术、行业交流活动,通过论坛、讲座等形式,促进红河州旅游从业人员与国内外的各种交流。设立旅游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用专项基金支持旅游教育、培训、科研。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由红河州旅发委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抓好各类旅游专业证书的考前培训、年轻员工的上岗前培训,在岗职工的再培训工作,也可以开展转岗和晋升资格培训,请高校教师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业内人士为培训讲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行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逐步推行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旅游教育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从旅游饭店、导游人员资格认证扩充到旅游区、旅游娱乐场所等旅游全行业管理人员的资格认证;形成覆盖全行业的资格认证体系。

  研究出台《红河州旅游人才专项发展规划》,创新吸引人才的体制机制。建立红河州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搭建旅游人才供求信息发布平台。实施旅游人才信息工程,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推进网上课堂和远程教育,加大课件开发力度,丰富网上培训内容,提高网络培训质量和效果。广泛调动旅游专家参与旅游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加强旅游专家库建设。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双边国际合作,推动红河州旅游教育培训的国际化。

  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受其道德标准、文化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等多种因素影响,决定其在服务过程中的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进而影响游客对旅游服务的满意度。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发展旅游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素质。除了继续发展旅游高等教育外,还应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尤其是要对乡村从业人员以及其他新型旅游产品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训教育,加大旅游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投入。

  招募旅游人才,采用任人唯贤的原则、量才适用的原则,建立宽松的人才流动机制加大对旅游规划、旅游管理、旅游营销等方面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在今后的工作中,州旅发委将一如既往地强化措施,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力挖掘、打造、丰富、提升“三千四百年”7张靓丽的名片,进一步提升“云上梯田·美丽红河”的品牌内涵,全面加快红河旅游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将红河打造成云南旅游新方向。

  感谢你对我州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8年8月20日

阅读下一篇

红河州交通运输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57号提案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