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16-07834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金平县
文号
发布日期
2016-03-27
信息名称
金平县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4日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白玉文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协商提出意见。

  一、以严和实的作风全面推进2015年政府各项工作,实现“十二五”良好收官

  刚刚过去的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严峻形势,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发展总基调,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从容应对挑战,奋力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2.85亿元,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11578元,增长12%。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亿元,增长2.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49亿元,增长21.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7.14亿元,增长3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2亿元,增长11.1%。边境贸易总额8.95亿元,增长5.8%。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08元,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44元,增长12.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11亿元,比年初增长13.2%,贷款余额21.12亿元,比年初增长15.4%。

  一年来,我们强势推进,促进了三次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7.4亿元,增长6.5%。完成香蕉标准化示范种植5000亩、油茶标准化种植2万亩,新植橡胶1800亩、甘蔗2000亩、商品林3万亩,发展梯田红米5000亩、冬早蔬菜3.4万亩及美藤果、砂仁、板蓝根、黄精等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1.42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万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场17个。实现工业总产值27亿元,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亿元,增长20.2%;民营经济增加值18.65亿元,增长16.8%;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9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户,总数达18户。金珂糖厂实现工业总产值1.7亿元;福瑞达矿业铅锌矿采选项目全面完工;东为矿业尾矿库技改项目等一批工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球团厂、金植地等一批规模以上企业相继复产。三家河、金水河流域水电开发及220千伏勐拉输变电工程等一批电力电网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深入实施《旅游产业建设四年行动计划》,以“中国·红河蝴蝶谷”保护和旅游综合开发为核心,完成标水岩景区特色民居及配套工程、大鱼塘旅游特色村等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接待国内外游客56.38万人次,同比增长23.5%,实现旅游总收入4.44亿元,增长35.3%;批发零售、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信息消费、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①蓬勃发展。

  一年来,我们加大投入,夯实了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全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7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5个。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完成25个建制村硬化工程,东瓜林大桥至马鹿塘公路硬化、老新街至勐坪公路改造等10个项目有序推进;全力配合开展蔓耗至金平县城高速公路、元江至蔓耗高速公路(金平段)前期各项工作。水利建设有力推进,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7件,解决4.43万人1.3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勐桥乡大梁片区饮水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营盘乡太阳寨、水塘、罗戈塘饮水联办工程进入扫尾阶段;那兰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实现开工,铜厂水库工程稳步推进,2015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获准实施。城乡基础不断夯实,实施民族团结广场改造、金河景观工程等11项市政工程;金河镇集镇供水工程有序推进;2015年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启动实施傣族文化特色示范村——“勐哩傣乡”建设;农村危房改造顺利实施。

  一年来,我们锐意进取,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稳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推行县乡两级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财税金融、户籍制度、公务用车制度、“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②等改革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全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0个,协议引资84.8亿元,完成省外到位资金35.89亿元。口岸建设不断完善,争取省级口岸建设资金471万元,全面完成联检楼边防检查电子监控系统改造等8个项目建设。

  一年来,我们合力攻坚,加快了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73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20个,实现减贫人口1.56万人。山区综合开发完成“六个百万亩”优势产业③、“四大”特色产业④种植8.41万亩及州级示范样板基地6627亩;者米拉祜族乡片区综合扶贫开发有序推进,投入3048.53万元,实施了安居房、整村推进、村容村貌整治、科技扶贫等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97个自然村5500户1.83万人的搬迁规划,已到位专项贷款1亿元;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建立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⑤长效机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覆盖。

  一年来,我们尽心竭力,办好了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9亿元,加快“全面改薄”⑥项目及校安工程建设,完成机关幼儿园整体搬迁、营盘东瓜林小学迁建等项目;强化教学管理,狠抓控辍保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优生率为南部六县第一,人均受教育年限达7.7年。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完成大寨、沙依坡、营盘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及8个村卫生室建设;投入1288.28万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推进妇幼保健、疾病防控、重性精神病患者救治等工作;全面实施优生促进工程,稳妥推进单独两孩政策,兑现计生惠民资金189.38万元。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2.09亿元,保障对象11.52万人;支出医疗救助金1283.77万元,受益19.48万人次;新农合参合人数32.84万人,参合率达98.3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7405人、19.8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11人。文体广电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博物馆、图书馆竣工投入使用,完成广播电视“村村响”861个;启动实施文化建设春天工程,开展以“文化之春”“乡村大舞台”等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成功举办自治县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依法严厉打击暴恐、走私、非法偷越国(边)境等涉边违法犯罪活动,边境地区秩序持续稳定。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格局不断完善。高度重视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随着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我县“十二五”实现良好收官。过去五年,我县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化解了各种不利因素和矛盾,确保了经济较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五年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实现平稳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7.2%。

  (二)过去的五年,是三次产业提质增效的五年

  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一五”末的25:47.2:27.8调整为“十二五”末的24.3:46.2:29.5。

  现代农业提速发展。“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72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09.8%;粮食产量69.73万吨,比“十一五”期间增长21.3%;畜牧业总产值26.14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51.3%;肉类总产量15.58万吨,比“十一五”期间增长72%。巩固提升香蕉、橡胶两大传统支柱产业,着力培育油茶、甘蔗、生物药业、商品林等一批新兴富民农业产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85个、养殖合作社10个;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4个、畜禽养殖小区15个。

  工业经济提速转型。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3.58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65.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55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45.6%;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67.5亿元,年均增长17.2%;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8%。工业园区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工业“五重四轻”体系➆初步形成,铜、铁、金、镍、铅锌等矿产采选业进一步优化整合;金珂公司日榨8000吨甘蔗糖厂建成投产,油茶、茶叶、生物药材等加工业稳步推进;水电开发力度加大,累计建成中小水电站39座,装机47.85万千瓦;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移动电话网络覆盖率达99%,互联网通达率68.36%,实现城区、乡政府驻地及农村热点数据区域4G全覆盖。

  商旅服务活跃繁荣。累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8.55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41.7%。内贸流通稳中趋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6.12亿元,年均增长15.7%。对外贸易日趋活跃,注册对外贸易企业22家,累计完成边境贸易总额39.44亿元,年均增长6.2%。旅游发展提速升温,以“中国·红河蝴蝶谷”为主线,带动生态旅游、民俗旅游、跨境旅游发展,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70.38万人次,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44.03%,实现旅游总收入11.5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325.93%。

  (三)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日益改观的五年

  综合交通成效显著。累计投入36.94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70%,实施交通项目143个,新增公路里程2125公里,全县公路里程达5742公里。蛮金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打破了制约金平发展的最大瓶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群众出行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水利事业长足发展。累计投入12.02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480.8%,完成马鹿塘水库建设,大鱼塘、黄金、幸福3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竣工;新建防洪工程22.7公里;新建和修复五小水利工程6555件,改善灌溉面积6.2万亩。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项目有序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累计投入2.27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35%,完成“两污”工程、城北客运站等市政项目,县城A片区市政建设有序推进。完成2314套公共租赁住房、10771户农村危房改造、7950户地震安居修缮加固工程建设;美丽家园建设完成做特民居7303户、做美村庄91个、做优集镇3个。城镇化率达22.07%,比“十一五”末提高5.39个百分点。

  (四)过去的五年,是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的五年

  编制完成《金平生态县建设规划》《金平县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6.75万亩、低效林改造7万亩、森林抚育11.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的53.1%提高到“十二五”末的60.5%,获得国家生态转移支付资金1.15亿元。切实加强红河流域、藤条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严格监管排污企业,抓好全面达标排放工作;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五)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成果明显的五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承接省、州下放行政审批项目128项,取消县级行政审批项目145项,调整100项,网上行政审批系统投入运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成立不动产登记中心;逐步建立完善农村产权流转机制;扎实推进人口市民化工作,殡葬制度、公务用车制度、商事制度、电力体制、沿边金融、教育卫生等改革不断深化。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转变招商引资模式,累计引进项目92个,协议引资157亿元,完成省外到位资金99.77亿元、国外到位资金131万美元。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共投入资金1833.2万元,完成金水河口岸道路、查验货场、停车场等3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金水河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考核验收,国门形象持续提升。

  (六)过去的五年,是社会民生显著改善的五年

  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施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⑧,投入资金20.94亿元,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实现全覆盖,县内普通高中学费实现全免除;实施校安工程、“全面改薄”等项目建设,新建校舍18.94万平方米,排除D级危房9.79万平方米;强化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管理,幼儿入园(班)率、初中三年完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61.04%、81.58%、48.04%。

  卫生计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累计投入资金7.53亿元,实施卫生建设项目68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县乡计生服务网络建设,累计兑现计生惠民资金883.25万元、受益3.68万人次,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由“十一五”末的15.9‰、8.4‰下降到“十二五”末的14.75‰、7.5‰。

  文体广电事业加快发展。累计投入资金1434万元,新建了一批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三下乡”及“乡村大舞台”等群众性文艺活动,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5.8%和97.76%,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扶贫攻坚精准发力。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17亿元,其中:外交部帮扶资金0.59亿元,上海市长宁区帮扶资金0.44亿元,专项和行业扶贫资金8.1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00余个,累计实现减贫人口11.03万人。实施3个整乡推进和208个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完成者米拉祜族乡片区安居房建设1662户,山区综合开发“六个百万亩”优势产业、“四大”特色产业种植17.3万亩,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特色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累计支出民生财政资金68.48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6.62%。累计发放城乡低保8.21亿元,保障对象690.24万人次;新农合累计参合161.24万人次、参合农民受益率154.92%;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2628.59万元,受益5.82万人次;发放沿边居民定补资金1.14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续保率分别达109.62%、87.7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5%以内。扎实做好残疾人康复、就业等工作,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七)过去的五年,是和谐局面不断稳固的五年

  启动边境地区综合整治活动,反恐维稳强势推进,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深入开展,反走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巩固完善。口岸公安派出所、乡镇司法所业务用房及城市监控、县乡信访视频接访系统等一批硬件设施相继建成。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得到妥善化解,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65万件,发放“以奖代补”资金132.31万元。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切实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维护。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依法加强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管理,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扎实做好“双拥”共建工作,2014年被授予云南省第九届“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

  (八)过去的五年,是自身建设持续加强的五年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机关作风建设、行政效率明显提高。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及县政协的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33件,政协提案609件,共答复资金(含物资)1266.43万元。认真听取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县工作有效开展,法治化水平、依法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十二五”期间我县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支持、参与、监督下,在外交部、上海长宁区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帮助下,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驻金人民解放军、公安政法干警、武警官兵、企业界人士和来金创业务工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支撑点少,市场活力有限,内生动力不足。二是资源型产业比重大,发展质量不高,转型升级难度大。三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与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五是财源结构单一,支出压力加剧,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任务艰巨。

  二、以决胜小康的信心和决心迎战“十三五”,奋力开好2016年政府各项工作新局面

  未来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是我县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十三五”期间,我们将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困难和挑战,但也面临诸多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⑨、脱贫攻坚战略、云南省“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战略布局⑩、红河州“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⑪等战略部署都将给金平的发展带来极大利好。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乘势而上、顺势突破,就一定能够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州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县政府组织编制了《金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纲要(草案)》明确,全县“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⑫引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全州“一核两区三带”空间布局⑬,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富民、特色工业强县、绿色生态立县、开发开放活县、科教文旅兴县”发展战略,扎实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不松劲,更加突出提质提效、更加突出创新创业、更加突出开放开发、更加突出共建共享、更加突出安定安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金平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边疆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边境贸易总额年均增长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94万人;城镇化率达41.23%;森林覆盖率达65%;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0:48:32。

  围绕上述思路和任务,“十三五”期间要着力抓好以下8个方面工作:

  ——以强农富民为基础,注重发展特色农业

  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目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林木林地流转体系。加快探索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着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持续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培植中草药特色生物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山地牧业、林下养殖、生态畜禽等标准化规模养殖。

  ——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持续加快工业发展

  抓住省州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机遇,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提高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水平。围绕甘蔗、油茶、茶叶、生物药材、进出口五大轻工业,着力打造瑶药、石斛、黄精、砂仁、金平野生三七、重楼等生物药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生态林产品、民族特色工艺品等加工业。围绕铜、铁、金、镍、铅锌矿采选冶五大重工业,坚持整合与整治并举,有效规范矿山开发秩序,不断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切实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全面完成金水河、三家河流域等17座水电站建设,实现年发电量36亿度。强化信息网络建设,重点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以文旅融合为主导,促进三产发展提速

  依托“中国·红河蝴蝶谷”、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尼梯田风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以金水河口岸为核心,打造金平至越南莱州、奠边府、老街省至河口跨境旅游环线,使金平成为红河州主要旅游大通道和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相融合,开发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大力改造提升培育壮大商贸物流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到2020年全面完成金水河口岸和多条通道及“十三五”规划互市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以金水河口岸为中心的“一口岸、多通道”发展格局。力争实现对外贸易总额及边民互市额年均增长5%以上,出口货物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改善发展条件

  及时掌握国家和省州投资政策导向,策划包装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大力推行和实践PPP项目发展模式⑭。

  增强交通综合实力。以县城“通高速路”为目标,以提升“四纵四横”公路等级为重点,建设蔓耗至金平县城、元江至蔓耗(金平段)高速公路,推进绿春至金水河高速路项目前期工作及国道G219、省道S245升级改造工程,力争建设绕城公路;打通乡与乡之间的“断头路”,实现乡镇等级公路直接对接;加快农村道路建设,行政村路面硬化率、自然村道路通达率达100%。争取启动蒙自连接金水河口岸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构建方便快捷的交通路网。

  改善水利基础条件。围绕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民生水利、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及水生态修复、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抓好以铜厂水库等4座中型水库为重点的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建成一批农村供水提质增效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实施一批农田灌溉沟渠加固防渗工程,农业水利化程度达45%。继续推进以龙脖河、红河出境段等5条跨界河流为主的河道治理工程;做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工程。

  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建设生态型山地城镇、突出中小城镇、实现组团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污水垃圾治理、农危房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乡镇集镇建设,进一步完善设施配套,提升集镇功能,实现城乡跨越发展。

  ——以生态保护为引领,致力推动绿色发展

      全面实施“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富民、生态服务、生态文化”五大行动,构建滇南生态安全屏障。扎实推进生态公益林、新一轮退耕还林、森林抚育、森林经营、城乡造林绿化等生态建设,保障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加强“中国·红河蝴蝶谷”和哈尼梯田生态保护管理,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持续抓好生态县建设,不断提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重点抓好重金属减排及污染治理工作,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从源头上加强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

  ——以精准扶贫为手段,如期实现全面脱贫

  围绕到2019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完成6588户22399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将中越边境五公里以内地区综合扶贫开发与沿边三年行动计划整合推进,切实改善边境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山区综合开发,抓好总目标任务落实;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

  ——以开发开放为牵引,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用改革创新统领经济、政治、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束缚、增强活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方式。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不断提高项目的社会效应。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财政金融、社会治理、农村土地制度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力争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

  依托金水河口岸对外贸易优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及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力争将金水河口岸由双边口岸升格为国际口岸。借助国家外交部及上海长宁区的桥梁纽带,强化与周边国家、内地发达地区的交流互访及产业开发、经贸往来等合作。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推进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七大工程”和“全面改薄”建设项目,力争建成24所标准化学校和32所乡村级幼儿园,新建金平三小,将阿得博中学撤并金平二中,力争将八一中学升格为完全中学,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狠抓教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力争高考一本上线率达12.5%左右;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力争人均受教育年限达9.4年以上。

  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实施健康金平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完善三级医疗保健网,力争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县中医院建设项目;加快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力争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率达100%;力争“十三五”末人均期望寿命达76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下。主动适应机构改革及人口计生政策调整的变化,扎实做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服务工作,加大违法生育查处力度,着力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全面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加快文体广电事业发展。推进文化建设春天工程建设,力争建成民族体育馆、民族游泳馆及一批乡、村文体活动场所,大力提高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和多功能业务开发,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县广播电视全覆盖。

  不断健全保障体系。启动建设13个乡镇及农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所标准化项目,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率;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兜底作用。全面落实优待抚恤、复退军人安置等各项政策,不断提高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

  推进依法行政。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新要求,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合理配置执法力量,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政府决策民主科学、公开透明。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和效率。严格落实廉洁从政规定,科学有效预防腐败,坚决果断惩治腐败,切实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体系。

  构建平安金平。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对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加强对敌斗争、反恐维稳、禁毒防艾、爱民固边工作,确保社会长治久安。推动军警民融合发展和后备力量建设转型。继续深化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畅通拓宽信访渠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和宗教和顺关系。切实加强安全监管,严密防范事故灾难、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等各类重特大事件的发生。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对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影响深远。我们将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2016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去年持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边境贸易总额增长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1.9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州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6年重点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更加注重示范引领,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认真落实“三农”扶持政策,保持农业投入持续增加,扎实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19亿元。持续推进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突出抓好橡胶、香蕉、甘蔗、油茶、林下经济、养殖业“六大”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发展香蕉示范种植2500亩、甘蔗样板2000亩;加强油茶抚育管护,新植油茶2万亩;发展梯田红米5000亩,特色蔬菜种植5000亩;新植商品林3万亩;建设能繁母猪养殖场15个、肉牛养殖场5个;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板蓝根、砂仁、黄精、金平野生三七等生物药业示范种植项目和山地鸡养殖项目。

  ——更加注重转型升级,不断促进工业提质增效

  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稳步推进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东为矿业尾矿库改扩建项目,继续推进中科矿业石头寨磁铁矿50万吨/年采选、长安矿业深度探矿项目,力争启动鑫隆矿业排土场建设、昆钢李子箐尾矿库二期技改项目。规划建设甘蔗、油茶、茶叶、中草药材、橡胶等工业原料基地,双箭橡胶公司一期颗粒橡胶生产线竣工投产。继续实施“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进一步加大电网改造力度,加快推进220千伏勐拉输变电工程建设;全面完成金水河梯级电站等14座水电站的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金水河三、四级电站建设,启动实施坪河二级等水电站建设。

  ——更加注重效益提升,不断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中国·红河蝴蝶谷”、勐桥温泉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宾馆酒店等配套设施,力争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61.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87亿元。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全面落实鼓励消费政策,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稳步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加快流通领域现代化建设,确保消费市场繁荣稳定。不断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口岸通关便利化,促进边境贸易、边民互市协同发展,有效提高外贸水平。

  ——更加注重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进一步做好项目储备工作,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加强项目督查协调机制,加大跟踪协调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启动实施综合交通建设5年大会战,全力构建综合交通网络。力争年内启动蔓耗至金平县城高速公路、元江至蔓耗高速公路(金平段)和李仙江至绿春至金平沿边国道建设;完成老集寨金竹寨、十里村至哨卡公路等7个建制村公路硬化工程,启动实施三家河、瓦窑河等4座桥梁工程及者米至老集寨、阿得博至大寨至勐桥等5个通村公路项目建设。

  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境内跨界河流治理新规划,扎实推进龙脖河、红河出境段等5条界河治理工程、铜厂水库大坝枢纽及干渠灌溉工程、那兰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2015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启动实施2016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积极争取三岔河水库、东瓜林水库等一批重点骨干水源工程纳入省州建设盘子。

  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修改完善《金平县城市总体规划》,完成金河镇集镇供水工程,启动2016年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及马鞍底、勐桥、金水河3个特色小镇集镇供水、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沙依坡乡小箐村、大寨乡白沙坡老寨村省级示范村建设;完成老勐、勐拉撤乡设镇工作;继续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完成“勐哩傣乡”特色村寨项目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抓好水电开发、火龙果种植等在建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促成褚橙种植、有机肥加工等签约待建项目落地;推进“中国·红河蝴蝶谷”综合开发、生物资源开发等成熟项目的招商引资;做好金水河口岸综合开发、市政基础设施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的储备和前期工作。

  ——更加注重精准扶贫,不断加快脱贫步伐

  抓住我县被列入国家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等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外交部、上海长宁区支持,计划争取各类扶贫资金1亿元、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2.5亿元,力争完成减贫人口1.9万人以上。全面完成全县10个贫困行政村及金水河镇脱贫出列任务,加快推进金水河镇整乡推进项目实施;启动实施45个村2750户9167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村建设;抓好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开发项目及现场推进会示范点建设;做好者米拉祜族乡片区综合扶贫开发项目收尾工作;认真完成2016年脱贫攻坚任务,为2019年全面实现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

  ——更加注重生态建设,不断强化环境保护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举全县之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以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3万亩、城市面山和通道绿化1000亩,启动实施花果山森林公园建设。加强排污监管力度,抓好达标排放工作,认真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确保完成2016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更加注重民生改善,不断繁荣社会事业

  扎实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建设,争取完成金平二中改扩建项目及高级中学二期建设,力争启动金平三小建设,完成1所标准化中学、3所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力争全县幼儿入园(班)率达67%,小学入学率达99%、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初中三年完学率达85%、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2%、高考一本上线率达2%。

  实施健康金平行动计划,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完成县卫生计生局合并组建工作;启动疾控中心业务用房、妇幼保健院住院楼、绿叶精神病医院、爱家骨伤专科医院建设;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计生综合管理服务水平,抓好新农合筹资及资金监管工作,力争参合率达98%以上,参合农民受益率达18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5‰以内。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开展民族体育馆、民族游泳馆建设前期工作,力争完成1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5个农民健身工程及4个乡镇文化站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文化建设春天工程,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城乡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积极推进广播电视 “户户通”工程,加强“村村通”“村村响”管理维护。

  认真组织实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重视科普、统计、档案、保密、外侨、工商、质监、气象、县志、防灾减灾等工作,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制建设,规范城乡低保管理,抓好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稳步提高参保率;扎实做好“双拥”共建、优抚安置、国防动员等工作,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共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努力探索采用PPP模式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公车制度改革;全面开展不动产登记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应对“营改增”税收调整,促进财税收入稳步较快增长;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稳定住所和就业的农村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扎实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农场改革;加快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更加注重社会稳定,不断促进和谐发展

  持续深入推进边境地区综合整治,依法严厉打击暴恐、黑恶、盗抢、走私、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全面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坚持民族宗教事务法治化,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睦相处、和顺向上的良好局面。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规定,突出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建设等工作,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决策程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行政审批、招标投标、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管。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金平的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务实求真,团结奋进,为实现今年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建设多彩金平、美丽家园而努力奋斗!

  注  释

  ①新型消费业态:是指“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和旅游”等方面的体验式消费。

  ②“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是指将原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③“六个百万亩”优势产业:州委提出的橡胶产业带、梯田红米产业带、香(油)料产业带、水果产业带、棕榈产业带、商品林产业带。

      ④“四大”特色产业:州委提出的山区畜牧产业带、旅游产业带、蔬菜产业带、生物资源产业带。

      ⑤“挂包帮”“转走访”:即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

  ⑥全面改薄:根据《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4—2018年,国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工程,重点建设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及学生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附属设施,配备课桌椅、学生用床、教学仪器、教学用多媒体等设施设备。

  ⑦工业“五重四轻”体系:即铜、铁、金、镍、铅锌矿采选冶五大重工产业,甘蔗、油茶、茶叶、生物药材加工四大轻工产业。

  ⑧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州委、州政府于2013年11月27日印发《红河州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2014—2019)》,提出用5年时间,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普通高中扩规提质、职业教育提速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校长教师队伍建设7大工程,全面提升全州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红河州教育事业全面振兴。

  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一个站在全球高度、盘活区域内各种资源、推进我国全面改革开放、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战略安排。

  ⑩“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战略布局:“一核”,强调的是发挥昆明市的主引擎作用;“一圈”,强调的是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两廊”,强调的是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三带”是指沿边开放经济带、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六群”是指滇东北、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六大城市群。

  ⑪“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的战略布局:融入滇中,即充分发挥红河自身的比较优势,主动接受滇中城市经济圈,特别是昆明市的辐射和带动,形成互惠共赢、相得益彰、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全州各县市,特别是北部县市要研究、细化融入滇中的具体思路和措施,确定功能定位,融入滇中跨越发展。联动南北,即要树立全州一盘棋观念,统筹全州协调发展,解决好南北差距过大这一现实问题,缩小发展差距,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特色突出的区域发展格局。开放发展,即要立足红河,放眼全国全省,面向东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向内融入滇中,向外连接越南,构建大制造、大物流、大贸易的格局,形成面向东盟开放的重要交通枢纽,成为全国面向东盟转口贸易的重要口岸。

  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⑬“一核两区三带”空间布局:“一核”是滇南中心城市,是红河州发展较快的地区,具有较好的发展优势。“两区”是北部滇中城市经济成长区和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区。“三带”是昆河经济走廊开发开放带、沿边经济开发开放带和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

  ⑭ PPP项目发展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