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州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

“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工青妇专场

文章来源:红河州政府新闻办

发布日期:2022/11/09 10:49

浏览次数:

发布会现场

  ​9月14日上午,“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工青妇专场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红河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红梅主持新闻发布会

  红河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刘红梅: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继续召开“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十场:工青妇专场发布会,这也是“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中的第五场红河故事新闻发布会,也是此次系列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场。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州总工会、团州委、州妇联的有关领导,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群团组织工作取得的成就,并邀请了全国劳模、创业青年和妇女代表,为我们讲述他们亲身参与和见证的红河发展故事。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红河州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姜云先生;

  红河州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毛丽女士;

  共青团红河州委副书记何川先生 

  云南红塔蓝鹰纸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首席工艺师鲁红昌先生;

  红河州青年创业协会副会长、红河州青年联合会常委杨程成先生;

  石屏县绣美彝山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华女士。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驻州新闻单位、州级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由州级相关领导作新闻发布;二是由三位代表分享红河发展故事。

  首先,请红河州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姜云先生发布新闻。

红河州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姜云先生发布新闻

  红河州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姜云: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红河州工会工作有关情况。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红河州工会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各级工会在州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十年间,我们注重思想引领,不断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十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职工的思想引领放在首位,全州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工会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充分发挥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和工会微信公众号等工会阵地作用,广泛开展了“凝心聚力跟党走、建功立业绘蓝图”“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等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开展劳模宣讲、主题阅读、文艺展演等活动,增强了职工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丰富并培育了积极向上的职工文化,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广大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性更加坚定。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各项活动500余次,受众职工21.5万余人次。摄制播出劳模工匠和一线职工事迹微电影、纪实片达68部,推送劳模信息1537条、小视频106个。

  十年间,我们注重作用发挥,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职责。工作中,一是主动服务重点工作。把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等工作。开展“结对帮扶助农”行动,鼓励各基层工会依托“832”平台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金额达1400万余元,帮助贫困农户销售农副产品金额达153.29万元。将工会职能与疫情防控、强边固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复工复产企业走访慰问,支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走出困境。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走访慰问抗疫一线职工、干警、医务工作者12531人,发放慰问金412.92万元。

  二是夯实工会服务阵地。构建以工人文化宫为龙头,职工服务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社区和企业职工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工会网络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截至目前,全州有基层工会3723家,覆盖单位5050个,工会会员达24.47万人。设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66个,“爱心妈妈屋”48个,最大限度把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进一步夯实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是精准帮扶困难职工群众。在全国率先实行领导干部“五级结对帮扶困难职工”制度,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可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红河经验”做法得到了广泛推广。十年来,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职工4727户,发放帮扶资金358.96万元。各级工会筹集帮扶资金1.39亿元,帮扶困难职工11.5万人次,实现9479户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筹集助学资金3118.84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9594名。在2021年全国、全省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表彰大会上,州总工会荣获全国此项工作作出重要贡献集体称号和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弥勒市、泸西县、元阳县分别荣获省级重要贡献集体称号。

  四是推行职工普惠服务活动。关心关爱一线职工身心健康,创新开展“春送服务、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关爱服务品牌活动。为在档困难女职工开展“两癌”筛查,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推动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向纵深发展,共组织328.43万人次职工参加医疗互助活动,补助住院职工47.1万人次,补助金额2.79亿元,极大缓解职工群众因病致贫难题。同时,出台职工“六惠”行动方案,从“惠知识、惠技能、惠就业、惠健康、惠生活、惠文旅”等方面入手,发动各级工会作用,深入复工复产企业走访慰问,开展“助企纾困”行动,支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走出困境,刺激带动州内消费复苏,助推我州第三产业发展。

  五是全力维护职工权益。积极推动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制度落到实处,实现全州已建会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制率达到92.2%,厂务公开实现全覆盖,职工民主参与渠道更加畅通。不断建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1076个,覆盖职工近10万人。深化集体协商工作,全州共签订集体合同351份,覆盖企业2603个,覆盖职工8万余人。

  十年间,我们注重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一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升、权益上维护”的总体要求,在全州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推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在思想引领、素质提升、地位提高、建功立业、权益维护、队伍壮大等方面下功夫,全州改革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出台有关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形成体系等30项改革配套政策,创建省、州、县三级产改示范企业124个。

  二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选树全国劳模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人、省部级劳模30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41人,红河劳模129人、红河州先进工作者68人。通过开展劳模进车间、入班组宣讲活动,开办“劳模说”专栏宣讲和新闻媒体宣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达2万余条,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向全社会宣传“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美”的价值观同时,关心关爱一线职工的身心健康,常态化地开展劳模和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组织劳模和一线职工8000余人参加疗休养,激发了广大职工积极向上、争创一流的动力。

  三是劳动技能竞赛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州委、州政府“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共组织开展异龙湖保护治理、州交通综合枢纽、滇中引水工程、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陶瓷装饰等劳动和技能大赛400余场次,参加职工40.48万人次。鼓励高技能人才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五小”创新、师带徒等活动,创建了一批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工作站和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攻关创新项目60个,获得专利49项,进一步激发广大产业工人队伍的创新热情。

  四是广大职工技能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强与部门的协作,深化校企合作,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养,先后建立州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个、农业产业人才实训基地1个,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96万人次、新增劳动力培训2.8万人;共培养云岭首席技师15人,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8658人,广大职工技能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年间,我们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各级工会坚持把自身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不断深化工会改革,出台相关制度20余项,改革措施8个方面33条,改革成果逐步向基层延伸。加快“数字工会”建设,对工会基层组织和工会会员信息进行了全覆盖采集。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配合并选派工作人员蹲点基层一线调研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帮助基层工会进一步完善机制、增强能力、提升水平、推动工作。大力弘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叫得响、有特色、深受职工欢迎的工作品牌。全州招录工会社会化工作者136名,促进了基层公共服务与工会服务有机衔接。十年来,举办工会干部业务培训班30余场,培训2000余人次,到省内外培训交流500余人次。经过不懈努力,工会系统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十年发展历程、十年砥砺奋进!工会十年工作取得的成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委关心重视,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是各级工会工作者和广大职工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责,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在推进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红河州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毛丽女士发布新闻

  红河州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  毛 丽:

  谢谢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红河州妇联工作这十年来的相关情况。

  党有号召,妇联有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妇联认真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发挥“半边天”作用,为推动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十年,我们以培树典型凝聚妇女思想和力量

  十年来,全州各级妇联组织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广泛开展“巾帼心向党”系列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依托红河州巾帼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组织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500余场,以优秀女性故事分享会、典型家庭展示会等形式,丰富宣传教育阵地和活动载体,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切实履行妇联组织的政治职责,全面加强妇女的思想政治引领,不断筑牢了广大妇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全州各级妇联跟随新时代发展步伐,围绕家庭文明建设,开展了“最美家庭”、“文明新风家庭”等创建活动。十年来,红河州共有17户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有52户家庭获得“云南省最美家庭”等荣誉。共创建州级最美家庭、文明新风家庭等6474户。有24名妇女获得全国妇联表彰,有77名妇女获得省级妇联表彰,有3536名妇联获得州级妇联表彰。这些创建活动在社会及家庭中影响大、参与面广、持续时间长,极大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各级妇联通过表彰先进,宣传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励和带动了更多的妇女和家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积极奉献、建功立业。

  这十年,我们倾心帮助和扶持妇女全面发展

  红河州各级妇联组织主动融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广泛地把妇女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整合项目、整合资金、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及综合素质培训,不断提升妇女能力水平,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条件和氛围,倾心帮助和扶持妇女全面发展。十年来,全州各级妇联先后创新推出“美丽乡村 女子学堂”“新时代女性成长课堂”等培训模式,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和妇女综素质提升培训班3522期,共培训妇女348367人。

  我们不断深化“巾帼脱贫行动”,积极创建巾帼脱贫示范基地,不断扩大基地的辅射带动作用。十年来,共创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6个、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全省巾帼脱贫示范基地28个,州级巾帼创业示范基地955个,培树州级巾帼致富带头人7475人。我们始终把“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作为服务巾帼企业和助推妇女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来抓,全力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惠民政策,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助力妇女创业发展的作用。十年来,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77亿元,扶持11772名妇女创业发展,带动妇女就业39930人。

  这十年,我们致力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十年来,红河州妇联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结合,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整合资源,推动建立党政主导的妇女儿童维权服务机制,协同部门联动,致力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全州各级妇联组织重点围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广泛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讲和预防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妇女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得到不断增强,有效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我们还积极推动建立红河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管、社会参与的多部门合作、社会化维权工作新机制。在全州建立了2090个妇女维权岗(站、点),形成了上下联动的维权新机制最大限度把涉及妇女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妇联信访窗口和“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前哨作用,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十年来,红河州各级妇联组织共接待各类来信来电来访4410件次,已办结4408件次,办结率达99%,有效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

  十年来,我们对妇女儿童的关心和帮助深得人心

  作为广大儿童的“贴心母亲”,全州各级妇联一直把关心关爱儿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予以抓实抓好。组织开展了“春蕾”系列捐资助学活动。十年来,通过“春蕾爱心桥”累计资助困难学生1417人次;开办“金果春蕾”班3期,培养100余名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助其走向社会;通过“春蕾助学”行动,推荐66名少数民族女生就读云南省寄宿制春蕾高中班,900名大中小学女生获得212万元春蕾助学金资助。

  我们开展了“关爱贫困妇女·共享和谐春节”“妇联播洒真情·温暖妇女儿童”“巾帼暖人心”等关心关爱慰问活动。十年来,共慰问走访贫困、困难妇女儿童6896名,发放慰问金43000元,送去了价值97.27万元的慰问物资,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了广大困难家庭中,把“娘家人”的牵挂和深情带到广大妇女群众心坎上,让广大困难妇女儿童增强和树立了勇敢面生活的信心。

  我们始终关注妇女的身体健康,联合卫健部门,通过开展“两癌”免费筛查、慰问、救助等项目,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送到患病妇女身边。十年来,共争取全国、省妇联“贫困(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金”672万元,救助“两癌妇女”1053名。

  这十年,我们的组织建设和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十年来,全州各级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方针,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夯实妇女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壮大组织队伍,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面完成了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的工作,把更多妇女群众身边能干事、会干事、热爱妇女事业的优秀妇女吸纳进村(社区)妇联组织,壮大了队伍,也凝聚和形成了强大的基层妇联工作力量。

  围绕党建带妇建和妇联深化改革,我们还积极探索创新在“两新”组织和高校建立妇联,使基层妇联组织最大限度覆盖各领域各层面。目前,全州各级妇联已在“两新”组织和高校建妇联组织235个。同时,全州各级妇联共建立“妇女之家”1493个,让“妇女之家”成为了基层妇联开展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维护权益的娘家、科学教子的园地、服务妇女的窗口、联系群众的载体。

  这十年,我们的妇女儿童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红河州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推动实施,州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各成员部门、全社会共同发力认真抓好各项指标的推动落实,不断推动全州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妇女参与决策管理比例逐步提高,州人大代表、州政协委员中女性占比分别达33.57%、38.35%,村委会成员、居委会成员中女性占比分别达35.32%、61.26%;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女性比例达到41.6%,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女性比例达到46.21%。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工作,打造了“纷芳红河”家庭教育品牌,通过家庭家教家风故事分享、好家训传承、亲子阅读等活动,倡导和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断提升了全州家庭教育工作整体水平全州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不断得到提升。

  各位媒体朋友们!

  巾帼不让须眉,奋斗成就梦想。面对新时代,我们将牢牢把握妇女工作的时代主题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 切实做好组织动员妇女、教育引导妇女、联系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工作,引领妇女群众走在时代前列带领广大妇女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在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中再创佳绩、再建新功,为推动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共青团红河州委副书记何川先生发布新闻

  共青团红河州委副书记 何川: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共青团红河州委,向媒体朋友们以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红河共青团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和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介绍红河州共青团工作有关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州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踔厉奋发、矢志奋斗,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在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激荡青春勇立新功。

  十年来,我们切实履行为党育人职责使命,以强大的思想政治引领力为青少年“筑基塑魂”。

  这十年,我们坚定政治方向,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广泛开展“红河好青年 永远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主题活动,“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参学人数逐年提升,稳居全省前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累计开班102期,7900余名团员青年成长为政治骨干。组建红河青年讲师团、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巡讲员“三支队伍”,常态化深入基层宣讲908场,覆盖11万余人次。“红色小蜜蜂志愿宣讲队”荣获“2021年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我们深化典型选树,涵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争创全国青年文明号6个、省州级青年文明号75个;331个集体、673人获中央、省、州表彰;选树“青年岗位能手”250名,创业省长奖、提名奖4名、“乡村好青年”800余名,云南省新时代好少年19名,努力营造青少年“向上向善”建功新时代良好氛围。我们构建宣传矩阵,大抓思想政治引领。全面入驻抖音、B站等青少年聚集的各大互联网平台,构建全州共青团新媒体“3+4”多元平台矩阵,团属新媒体粉丝突破77万,微信推文2万余篇,发布视频2.2万余个。“红河青年学·七一微课堂”系列视频被团省委评为云南省共青团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一等奖。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昂扬的奋斗姿态组织动员青年建功立业。

  这十年,我们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实施助力脱贫攻坚“三项工程二项行动”,组织开展农村“领头雁”培训3500余人次,率先成功探索形成“梦在远方 路在脚下”青年劳动力转移品牌。累计开展分享交流活动540余场,征集岗位17.2万余个,转移就业24万余人,工作案例被团中央编入《共青团扶贫实践20例》。我们在疫情一线绽放青春。制定实施《红河州共青团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任务清单》《红河州青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志愿服务科学指引》。累计组建2670余支青年志愿突击队19万余人青年志愿者深入一线战疫,服务群众160万余人次。筹集物资近1300万元,深入开展“5+N” “暖身暖心”等行动。我们以志愿服务助推社会治理。全州29余万名团员青少年注册成为志愿者,2100个志愿者团队组织开展活动累计3.8万余场次。44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基层一线从事教育、农业、医疗等工作。471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提供常态化志愿服务。个旧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我们在“三个示范区建设”中主动作为。广泛开展“红河少年心向党 民族团结共成长”“石榴籽一家亲”等“六进”活动3000余场次,覆盖35万余人次,获推全省共青团系统唯一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成立省内首家“中越青年之家”,推进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及艺术基地落户弥勒,积极承办青年留学生文化交流周、中国—东盟青年营等青年外事活动,有效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十年来,我们不断夯实联系服务青年桥梁纽带,以纯粹的关爱关怀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这十年,青年发展工作体系日趋完善。牵头制定《红河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和《红河州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紧扣《规划》覆盖的10个发展领域和11项重点项目,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商、各方齐抓共管”的青年工作格局。青少年民生实事暖人暖心。成立14个青年创业就业协会覆盖全州,深入落实“三个10万+”项目,为1.22万余名创业青年发放“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11.36亿余元,带动2.4万余人实现创业就业。倡导婚育新风,开展单身青年联谊活动90余场次,服务青年5660余名。探索“组织化+社会化+网络化”方式,成立青年组织、公益联盟179家,累计筹集各类爱心款物2.3亿余元,资助困境青少年超过6万余名,建设希望小学400余所,建成希望小屋、水窖、音体美教室等1093个,免费为5万余名青少年筛查先心病。“红青希望班”“金秋圆梦计划”“暖冬行动”等品牌深受广大青少年认同。青少年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建立州、县两级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11个,103名持证社工、294名律师在岗服务。广泛开展合适成年人参与、法律援助等专业维护青少年权益项目3000余场次。持续深化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建设,为青少年提供线上咨询服务4000余次、面询71次。“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累计提交建议、提案230余件。

  十年来,我们持之以恒全面深化改革,以无畏的自我革命勇气推进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强筋健骨”。

  这十年,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团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彰显。推动《共青团红河州委改革实施方案》落地落实,统筹推进共青团、青联、少先队、学联改革各项任务,州县两级团机关“专挂兼”团干部队伍逐步形成,团州委九届委员会基层和一线代表占代表总数达91.62%。圆满完成村级团组织集中换届选举工作,1363名团支部(团总支)书记全部进入村(社区)“两委”。我们切实履行全团带队政治责任,少先队改革进一步深化。基层少先队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学校建队和少工委建设率均达100%。深入推进少先队社会化工作,全州“少先队实践教育地图”增加至47个,校外辅导员8850人。14个集体、个人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称号,99个集体、个人获省级表彰。我们不断推进基层建设,团的组织覆盖面逐渐扩大。推动团组织多维覆盖,全州成立团组织10241个、共青团员152812人,其中社会领域团组织6537个,环比增长26.4%。以“党建+团建+社会组织”工作模式推动党团组织对青年的引领与服务工作相融合,建成“青年之家”实体阵地69家。蒙自共青团在县域共青团基层团组织改革试点中获评“优秀”等次,并获批全国县域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我们不断强化教育管理,干部队伍效能整体激发。制定出台《红河州基层团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办法(暂行)》,建立书记班子成员直接联系指导县市团委书记班子机制。搭建“红河团务通”数字团建项目化系统,对基层团的工作全面分析研判、督察、预警、考核。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青团红河州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为党育人,自觉担当尽责,心系广大青年,勇于自我革命,着力锻造“清澈纯粹”的新时代红河团干部队伍。我们将把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根本要求,落实“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本任务,抓好“红河好青年·永远跟党走”活动主题,树立“引领思想、服务需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工作理念,贯穿“为红河高质量建成‘三个示范区’贡献青春力量”工作主线。我们将以高的站位、干的认识、责的意识、苦的态度、强的本领、赶的效率、闯的劲头、新的理念、平的心态、廉的本色,深入践行“555”工作思路,努力汇聚起促进青年发展的强大合力,带领全州各族青年奋力书写红河发展事业的崭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做以上介绍,感谢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对红河共青团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厚爱!谢谢大家!

  刘红梅: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三位代表分享红河发展故事。

  总书记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各行各业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以一颗工匠之心,一颗奋斗之心,一颗热爱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鲁红昌是一名车间的操作工,23年来,他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钻研,敬业奉献,成为公司电脑软件的行家里手,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今天我们有请鲁红昌大哥,给我们讲讲他的故事。

云南红塔蓝鹰纸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首席工艺师鲁红昌先生分享故事

  云南红塔蓝鹰纸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首席工艺师  鲁红昌:

  各位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我是云南红塔蓝鹰纸业有限公司的鲁红昌,1999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专业并入职云南红塔蓝鹰纸业有限公司,成为车间的一名操作工。

  二十三年来,我一直从事卷烟纸生产设备技术、工艺产品开发、信息化应用等相关方面的工作。经历多年生产一线的锤炼,我深刻的认识到,没有组织的关心、没有组织搭建的成长平台,单靠自己努力是很困难的。卷烟纸制造业与其他传统造纸行业相比,由于市场容量太小,卷烟纸行业内缺少实用的相关计算机专用软件和专业设备,在公司党组织、工会组织的关心支持下,我充分利用工会搭建的素质提升、个人成长平台,以始于“兴趣爱好”终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职业精神和工作态度致力于计算机软件程序代码的编写与测试。

  付出总会有回报,经过多年的学习钻研,让我成为了公司里电脑软件方面的行家里手。由我主导和开发了专门匹配卷烟纸行业的专用计算机软件程序十余套,申请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9件。

  在卷烟纸生产制造专用和检测设备方面,还是由于行业容量太小,市场上仍然缺乏特定的专业设备及检测套件,怎么办?那就自己研发,自己做!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与技术开发,由我主导完成了“一种检测卷烟纸罗纹强度的系统”“一种纸张透气性测试系统”“一种盘纸提升专用设备”等多种用于生产以及检测的多项发明,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件。

  从业23年以来,在工会组织和公司的关心关爱下,我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带头人。2015年,我被授予全国首席信息官、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为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传帮带作用,为广大职工搭建施展才华、岗位成才的平台,培育和造就一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2016年,在公司党委、工会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以我为领衔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新产品开发为第一要务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创造,其中技术成果减害降焦功能型卷烟纸、压印图文卷烟纸、涂布图文卷烟纸、天然色素黑色卷烟纸等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现如今,由我参与和主导完成两项省级科技项目,三项省级科技平台建设任务,荣获两次省级科技进步奖,获得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件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外观专利授权,6项卷烟纸关键生产工艺技术突破,技术成果申请专利16件,开发新产品35个,参与一次国家标准修订。

  创新工作室不但推动了公司及行业的技术进步,同时也成为了是锻炼培养人才的最佳场所。工作室成员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岗位技能竞赛、业务交流、高师带徒等活动,历练出一支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技术攻坚团队,让创新精神、劳模精神薪火相传。自2016年劳模工作室成立以来,工作室成员共有3人晋升高级工程师,4人晋升工程师、6人晋升初级工程师。

  我和工作室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工会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每逢节假日,工会都会对我们进行慰问,还多次组织劳模座谈会、劳模疗休养活动,使我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工会组织的温暖。

  23年芳华绽放,23年青春无悔,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将继续发挥好劳动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弘扬传承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以身作则,在工作岗位勇当排头兵,带领劳模工作室的成员,坚定信念,主动应对各种挑战,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为红河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产业工人力量。

  刘红梅: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在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抗洪抢险等四川大火一线,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挺身而出,我们看到了为国家安宁,人民幸福而勃发的青年力量,青年担当,这其中,也有我们红河优秀青年的身影,一起来听红河优秀青年代表杨程成的故事。

红河州青年创业协会副会长、红河州青年联合会常委杨程成先生分享故事

  红河州青年创业协会副会长、红河州青年联合会常委 杨程成:

  尊敬的各位领导,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叫杨程成,是一名影视创业者,也是一名影视创作者,大学本科学习影视表演专业,研究生攻读电影导演专业。创作电影精品,是我心中的梦想。2013年是我人生非常难忘的一年。那一年本科毕业季,选择难!是回家乡云南,还是留在北上广,我内心纠结、彷徨。毕竟,要接近电影梦、实现这个梦,往往必须首选在文化中心北京“北漂”。可是创作需要土壤、需要素材、需要源头,热衷于导演创作的我,选择了返乡创业,扎好根基,期望以这种方式更好地“北上”,即于2013年11月21日在云南红河成立了金灿影视。

  十年一觉电影梦

  2013年4月20日我读大四,正当我清晨熟睡之际,突然被一阵摇晃惊醒,四川雅安地震。惊魂未定,微博关于地震受灾的信息扑面而来,看到灾区的各种受灾画面,我十分悲痛,我问自己,假如地震发生在我的家乡我会怎么办?假如里面有我的亲人我该怎么办?于是我决定进入灾区做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毕业季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在灾区与解放军战士救助孕妇抗行10公里的事迹恰好被新华社记者陈诚拍摄到,并在电视和网络上“走红”,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接见和表扬,汪副总理对我的一席话坚定了我日后创业和创作的信念。他说让我回到学校,走入社会后“要继续发扬实干精神”。“实干精神”成为了我人生的信条和创业的理念。

  每当我在创业和创作中遇到困难或困境时,这个信念支撑着我咬紧牙关,迎难而上,战胜困难,走出困境。这一干就是十年!

  十年的奋斗时光,金灿影视从最初2人团队的小作坊,逐步形成了北京华成金灿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金灿影视昆明公司、蒙自分公司、弥勒分公司、临沧分公司、星V娱乐抖音短视频公司、星邦科技电商公司,影视+新媒体+直播电商为一体的杰成集团有限公司。

  十年一片红河红

  回到云南,扎根红河,深入基层,创作作品。从默默无闻的小作坊,到大家能为之点赞的影视品牌公司,从创业小白到优秀创业青年代表,从微电影到长篇电影,从云南到北京,是红河这片土地给予了我创业的机会和创作的土壤。我们实实在在、植根红河、潜心创作,常遇风雨,有苦有累,从不言弃,迎难而上,我们艰难前行,一路贴着地面走来,摸爬滚打,却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各级领导对我们亲切关怀、殷切嘱托,深深温暖着我们的心,鼓励我们坚定理想、不忘初心;激励我们坚守电影梦、静待花开;是红河,为我们指引方向,花开飘香,破茧而出。

  扎根红河促成长,渐行渐思吐芬芳。在红河这片热土上,我导演创作了以红河州众多基层干部先进事例为原型的首部云南乡村振兴电影《红高原》,该片以生动活泼的电影语言讲述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当地青年企业家牛长生返乡带领金坝村群众从乡村环境整治入手,克服重重困难,纠正民风、整治村容村貌、树立文明新风、带领百姓致富,实现由“问题村”向“先进村”嬗变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基层农村带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景象,荣获了全国精品工程,2020年建党月在CCTV6全国播映,并与电影《十八洞村》等10部影片作为决胜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主题影片全国展映;编剧、导演、主演了以民族团结、保护野生动物、热爱自然为主题的电影《再见土拨鼠》,荣幸入围第十八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长片竞赛单元(中国仅两部),另外荣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和长春国际电影节展映奖;以红河州第一位共产党员、革命先驱杜涛为原型,创作主演了短片电影《杜涛》。本片根据红河州革命烈士杜涛的革命故事改编,讲述了红河州第一个党组织创始人杜涛的革命活动以及与妻子毛丽泉的感人爱情故事。杜涛是滇南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红河州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蒙自支部创始人,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共云南省临委委员、中共蒙自支部书记、中共迤南区委书记,曾组织领导倘甸借粮、云南地下党领导的云南第一次武装暴动——小东山暴动、阿加邑秋收暴动。杜涛于1928年10月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年仅28岁,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一片丹心为革命,誓将头颅报中华”的铿锵誓言。本片荣获第二届“丝路光影”国际影展“最佳微电影奖”、中组部第十六届全国党员电视教育片(片名《云南革命先驱杜涛》)二等奖、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视频片一等奖。另外创作摄制了近百部微电影、微视频。

  十年,扎根红河,情系红河,感恩红河。

  十年一颗青年心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塑企业品牌,创文艺精品,守最初的心,追最爱的梦。这十年,我用影视创业、创作的方式,通过视听语言,参与、记录、见证了红河的发展和巨变,我为之而自豪!中共红河州州委书记赵瑞君在2022年全州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我有幸被点名表扬,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创作路上的鼓励和创业路上的关爱,更加坚定了不懈奋斗的青年心!过去十年不负,未来十年可期!我们将继续扎根红河,在红河广阔的天地间倾注真情,默默践行好影视梦想,谱写更加绚丽的红河影视新篇章。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很荣幸能代表青年创业者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用一首小诗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心怀青年凌云志,脚踏实地攀高峰;不忘初心强实干,红河十年再十年!谢谢大家!

  刘红梅:

  在红河这片热土上,传承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流淌着真挚动人的红河情,养育了一代代红河儿女自强不息,奋斗圆梦,巾帼不让须眉,广大妇女同胞在不同的舞台,不同的岗位,展示了新时代女性的良好形象。一起来听张华的故事。

石屏县绣美彝山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华女士分享故事

  石屏县绣美彝山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华:

  各位领导,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叫张华,是石屏县绣美彝山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非常高兴通过“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与大家分享我的创业故事。

  走上艰难曲折的学艺创业之路

  我出生在石屏县龙朋镇一个彝族农民家庭,父亲是一名业余根雕艺人,长期的耳濡目染,我对各种艺术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也成为了我心中不灭的梦想。2001年,从红河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我没有按部就班去参加教师招考,而是带着对追求艺术的执着及尚未清晰的自我人生规划,踏上了自谋职业的漫漫长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麦秆画结缘,并被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深深吸引,凭着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天赋,我决心收集材料,开始“研究创作”。从小分不清小麦、稻谷和韭菜的我,尝试了无数次的失败,但骨子里的执着和执拗却让自己更加坚定了追求梦想的信念。于是我毅然背上背包,只身踏上了寻师学艺的征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幸运的我在昆明遇到一名浙江省70余岁的麦秆画艺人,老艺人被我的诚心感动,将我收为关门弟子。于是我跟随老艺人到浙江潜心学艺3个月,掌握了麦秆画基本的制作技艺。

  之后,我又接触到另一门非遗技艺——羽毛画,我用近10年的时间四处寻访精通麦秆画、羽毛画的民间艺人,与他们交流探讨,向他们虚心求教,逐渐掌握了制作麦秆画、羽毛画的精髓。2015年回到家乡后,我成功申报成为石屏县的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创办了“麦羽轩”非遗技艺传承工作室,但在实际的创作中也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一方面羽毛画、麦秆画的起源地在河南及辽宁,在当地群众中知名度不高。另一方面麦秆画、羽毛画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学艺过程异常艰辛,加之本地人对其知之甚少,自己的想法难以实现,导致非遗传承“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鞭策自己努力走出眼前困境。

  妇联的帮助扶持让我实现成功创业

  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战役打响,石屏县的脱贫攻坚战也紧锣密鼓地开展,我便开始琢磨如何让非遗技艺有效传承发展,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然而,麦秆画、羽毛画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学艺过程异常艰辛,加之本地人对其知之甚少,自己的想法难以实现。

  我的创业困境被县妇联知道后,石屏县妇联找到我,她们希望我能够带头传承发展花腰彝刺绣技艺,创新贫困民族地区妇女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县妇联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我们决定为实现民族地区妇女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共同努力。于是,作为彝族妇女,有一定刺绣功底的我又开始奔赴各地,学习提升刺绣技艺,努力让自己成为石屏县花腰彝刺绣产业发展带头人。2018年,在州县妇联的帮助扶持下,我带头成立了石屏县绣美彝山刺绣专业合作社,动员吸纳400余名贫困地区妇女加入了合作社。从此,我开启了传承非遗技艺助推妇女脱贫致富的新征程。

  发展刺绣产业带领妇女群众共同致富

  为解决农村妇女没有时间参加集中长期培训的实际困难,红河州妇联和徐汇区妇联联合以腾讯课堂的方式,为我们绣娘们开设了刺绣课程,同时,邀请“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姚琴华老师对骨干绣娘进行集训。在多方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精心梳理设计刺绣技法、刺绣材料应用、刺绣图案配色、文创产品开发等刺绣专业培训课程,创新培训方式,在妇联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将刺绣培训的课堂搬到村子里,将刺绣技术送到家门口,进村入户,针对妇女刺绣技艺的短板弱项,开展免费刺绣技能培训,提升妇女刺绣技能。同时,我和绣娘们连续三年参加了州县妇联举办的“最美绣娘”“最美绣品”比赛,大家互相交流切磋刺绣技艺,刺绣兴趣不断增强,更加坚定了参与刺绣产业发展的信心。我们通过“合作社+公司+绣娘”“统一订单→分散加工→统一收购”等经营模式,将千家万户变成刺绣产品生产车间。家厂结合的方式把生产工序化整为零,促进形成了“背着娃,绣着花,既赚钱,又养家”的居家就业模式,有效解决了贫困妇女就业、顾家两难全的矛盾。目前,合作社共培训农村绣娘2000余名,其中高级绣娘200余名,中级绣娘600余名。

  为推动花腰彝刺绣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带动更多妇女增收致富,我努力拓宽产品销路,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设计出富有时代特性的花腰彝服饰。与县妇联通力合作,以市场为导向,找准定位,设计研发出花腰彝刺绣衍生产品,包括服装、包、饰品、彩妆、文具等9大类120余小类,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主动开拓市场。目前,石屏县花腰彝刺绣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10000余名妇女参与其中,签约绣娘年人均增收6000元,全县刺绣产业总产值3000万元,为广大妇女增收致富铺设了一条锦绣之路。

  再接再厉建功新时代

  我创作的羽毛画、麦秆画、刺绣作品多次参与国家级、省级、州级的比赛、展示,并多次获奖。我也获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石屏拔尖乡土人才、最美带头人、红河州三八红旗手、红河州最美绣娘等荣誉。我们石屏县绣美彝山刺绣专业合作社也先后荣获云南省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作为妇女致富的带头人、引路人,我将一如既往,把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非遗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用自己的执着与努力,带领姐妹们,在乡村振兴中书写好“匠心逐梦·巾帼建功”的动人故事。

  刘红梅:

  感谢张华女士享。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与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与分享。各位记者朋友们,工青妇作为群团部门,在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关键性作用。刚才各相关部门从各自领域出发,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群团部门取得的丰硕成果,三位代表给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奋斗故事。希望各媒体朋友们从各自的角度深入挖掘,鲜活生动地报道好、宣传好今天发布会的内容,讲好群团部门的发展故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各位记者朋友们,“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30个专场发布会到今天已圆满结束。发布会能够顺利完成,得益于州委、州政府和我州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更得益于媒体记者朋友们的配合帮助。在此,受字振华部长和张蓉副部长的委托,我谨代表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红河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向州级各部门各单位、各县市以及记者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希望媒体朋友继续关心、关注红河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宣传部、新闻办就是大家共同的家,希望大家多多回家。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工作。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阅读下一篇

“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民生事业发展专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