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文化机构信息公开>非物质文化保护信息公开>传承人名录及简介

石屏县彝族海菜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宝云

文章来源: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1/06/04 16:17

浏览次数:

  后宝云,男,彝族,1942年10月14日生,红河州石屏县龙朋镇巴窝村人。国家级名录项目彝族海菜腔代表性传承人。

  后宝云出生于一个彝族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世家,父母都是演唱海菜腔的高手。受家庭影响,后宝云从小就非常喜爱彝族民间传统歌舞文化,尤其对海菜腔十分着迷,经常跟随父亲到当地彝族青年男女聚会场所听长辈们演唱海菜腔。为了学好海菜腔,他拜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李发忠为师,学艺两年,之后开始实地演唱,不断磨炼,20岁便小有名气。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和磨炼,后宝云完全掌握了海菜腔演唱的技法技巧,能从拘腔、正曲、落腔到白话腔,一腔不漏,从头唱到尾,连续演唱,少则四五十分钟,多则一两个小时。在当地颇有名气,被群众称为“曲子师傅”。他演唱的海菜腔,字正腔圆,委婉细腻,圆润淳厚,韵味浓郁,特别擅长临场发挥,即兴编词。他编的唱词贴近生活,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地域特色突出,生活气息浓郁,群众十分爱听。

  后宝云十分热心海菜腔的传承,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组织了一批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小青年和村民,向他们传授海菜腔、烟盒舞,其中就有青歌赛金奖获得者李怀秀、李怀福等佼佼者。带着他们参加乡村里以及县里、州里举办的许多演出活动,边传承边实践,在演出过程中不断磨练,不断提高演唱技艺。1993年,后宝云应邀到中央乐团作曲家田丰先生在昆明创办的传习馆当教员,他带去了包括李怀秀、李怀福在内的10多个石屏籍的年轻学员。在传习馆当教员近10年的时间里,他精心传授海菜腔和山药腔、四腔、五山腔等滇南四大腔的唱法以及数十套烟盒舞跳法。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一批青年学员如李怀秀、李怀福、普美芳等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都有突出的贡献和不俗的表现。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俩,2006年参加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原生态组金奖;普美芳回乡后,在村里积极开展传承活动,成为海菜腔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后宝云的辛勤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田丰传习馆解散后,后宝云回到了家乡巴窝村,他痴心不改,在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社会传承、收徒传承、校园传承、家庭传承等多种形式的传承活动。社会传承始于2006年,后宝云在巴窝村举办海菜腔烟盒舞传承班,学员为热爱传统文化的中青年人,以不脱离本土,以口传心授的方式系统传承原生态海菜腔、烟盒舞。在传承过程中,他能创新传承方法,根据学员的年龄、水平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把学员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0余年间,先后有学员近200人(次)接受了培训。坚持开展校园传承,把优秀的传统歌舞送进校园,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巴窝小学、龙朋中学、龙朋小学、坝心小学等中小学校传授海菜腔、烟盒舞。后宝云以收徒传艺的方式招收许国勇、王金斗等青年为徒,悉心传授技艺,徒弟们都学有所成,许国勇现在是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并多次应邀到北京舞蹈学院传授技艺。此外,后宝云首创的家庭式传承,坚持多年,成效十分明显,儿子、儿媳、女儿、孙女、外孙女、弟弟、侄子等10多个家庭成员都能流利地演唱海菜腔,跳几十套烟盒舞。其中,他的女儿后美华成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儿子后兴荣、后兴祥、弟弟后宝福成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外孙女张亚西能唱会跳,被李怀秀聘请到传承基地当教员,2017年,被推荐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大会”的演出和“百人团”答题活动。后氏家庭成了当地有名的“海菜腔世家”。由于后宝云在传承工作中成绩显著,多次获得了国家、省、州、县级等文化部门的表彰和奖励。2009年6月,荣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6月荣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后宝云多才多艺,能唱海菜腔,会跳烟盒舞,多次被推荐到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深圳、香港等地参加大型演出活动。2005年,曾到美国纽约、华盛顿等7个州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文化交流演出。多次应邀到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高校讲课、演出。多家媒体和许多专家学者对后宝云作过采访报道。

  后宝云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宣传,积极配合文化部门收集资料,提供自己编创、收集整理的海菜腔资料给有关部门出版书籍《心肝妹,心肝郎——石屏海菜腔情歌总汇》和《滇南四大腔》演唱专辑光碟,认真履行了传承人的义务。

阅读下一篇

蒙自市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丽珠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