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文化机构信息公开>非物质文化保护信息公开>传承人名录及简介

乐作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阿胖(又名杨里妹)

文章来源: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0/12/23 16:34

浏览次数:

  一、 基本概况

  李阿胖(又名杨里妹),女,彝族,生于1963年,阿扎河乡垤施村委会垤施上寨二组。“乐作舞” 传承人,精通山歌对唱、“乐作舞”舞步的完整套路舞蹈。

  二、 学习和应用

  “乐作舞”历史源远流长,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哈尼族、彝族古老的民族民间纯生态传统舞蹈。据红河县境内的哈尼族、彝族民间老艺人讲述,“乐作舞”早先是产生于红河县阿扎河乡垤施、洛孟彝族部落里,彝族先民模拟生产劳动和生活情趣的一些基本动作踩荞麦、栽秧、摸螺蛳等动作组合而成。由最初的《踩荞舞》和《撵调》舞步不断发展成为现在较为丰富完整的乐作舞。“乐作舞”由十套舞步和二套音乐旋律组成,分别为勒国赫(玩耍调)、果呆赫(踩荞调)、载则莫(撵调)、欠国等(斗脚)、参步弦(三步弦)、门送赫(找对象)、彦哼载(经线)、载擦莫(擦背)、龙彻果(游调)、阿谷埂赫(摸螺蛳)、载否莫(翻身)、舍赫。跳乐作舞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 。舞前以“勒国赫”悠扬动听的音乐和人声为引子,相约人们来共舞,在“舍赫”和谐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跳乐作舞有乐器伴奏或无乐器伴奏两种表演形式,舞者人数不限 。它是哈尼族、彝族先辈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休闲自娱性舞蹈,是哈尼族、彝族人民娱乐、喜庆、丧葬祭祀及各种大小节庆活动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在这种歌舞的氛围中,哈尼族、彝族村寨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会自觉加入其中。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李阿胖 (又名杨里妹)自然地加入学习队伍中,14岁时师从民间老艺人王阿友学习“乐作舞”唱、跳。15岁独立唱、跳完整的“乐作舞”套路;1980年随李元庆老师到昆明交流演出。

  三、成就

  乐作舞1964年上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展,艺人们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曾多次到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进行民族文化学术交流,并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1989年参加多声部音乐合唱团在昆明向“世界文化考察团”表演;2006年到上海赴荷兰参加中国红河哈尼多声部、乐作舞文艺团进行文化交流。

  乐作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11月,红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哈尼族、彝族乐作舞)文化艺术之乡”。

  四、价值

  1.“乐作舞”是哈尼族、彝族古老的民族民间纯生态传统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地方民族特色。“乐作舞”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是哈尼族、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传承价值。

  2.“乐作舞”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哈尼族、彝族民族民间纯生态传统舞蹈,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创造提炼出来的一种舞步套路,是丰富、完整的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倍受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具有很高的传承和保护价值。

  3.“乐作舞”的舞蹈和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从它的表演动作和音乐伴奏来看,所用7件民族器乐的调弦方式各不相同,旋律音符各有差异,形成了民间原生态自然音乐和声的旋律。可谓是一部艺术水准较高的经典舞蹈与音乐结合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4.“乐作舞”是哈尼族、彝族人民的精神纽带,它不但是边疆各民族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媒介,而且可以增进边疆各民族的友谊。每当跳起“乐作舞”,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进入“与自然同欢,与天地同乐”的忘我境界。

  五、传承人谱系

  “乐作舞”是红河哈尼族、彝族古老的原生态传统舞蹈,是哈尼族、彝族先辈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传承性,是哈尼族、彝族人民娱乐、喜庆、丧葬祭祀及各种大小节庆活动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在这种歌舞的氛围中,哈尼族、彝族村寨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会自觉地加入其中。乐作舞就在这种环境下自然传承,传承完全依赖民间艺人和社会传承。

  师从:向王阿友艺人学习“乐作舞”的唱、跳。

阅读下一篇

石屏县乌铜走银制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永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