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乡村振兴工作信息公开>动态监测帮扶

红河:核实、监测加精准帮扶,防止返贫出实招

文章来源:红河州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21/12/31 17:37

浏览次数: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根据地处边疆民族地区、脱贫人口多、巩固脱贫成果任务重的实际,在开展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和监测对象“回头看”工作中,把政策的引领、规范和落实作为关键环节贯穿全过程,通过各级干部通晓政策、群众知晓政策、末端落实政策,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3类重点人群,稳步推进动态监测,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做到信息采集准确、程序落实到位、监测对象精准、风险消除稳定,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1—9月,全州累计新增监测对象304户1208人。

  一、抓政策引领,确保培训宣传务实高效

  针对村“两委”换届和驻村工作队员更替的情况,为切实解决有的干部对动态监测政策掌握不精准、群众知晓率不高等问题,红河州注重开展面对面培训、实打实互动、全方位宣传。

  一是州抓示范培训。州级层面利用视频会、专题班和调度会等形式,对全州2663名驻村工作队员和6000多名村(居)干部组织培训,结合中国共产党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宣讲,借助云南红河发布、学习强国红河州平台等新媒体,开展《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专题讲座,不断扩大受训范围。

  二是县抓全员覆盖。县市层面注重把对象延伸覆盖到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乡村振兴专干、信息管理员。州级也派出业务骨干到相关县市授课,指导帮助基层干部吃透政策、熟悉业务、明确目标、规范程序。据不完全统计,州和县市开展相关培训200余期3万余人次,扎实推动了乡村振兴系统由“重组”向“重塑”的根本转变,也为开展动态管理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是齐抓平台使用。红河州在全州范围内宣传推广“政府救助平台”,在各县市设立“政府救助平台”调度中心,并借助各级挂联干部力量,指导好农户安装并学会使用政府救助平台,力争每户有1个明白人掌握“政府救助平台”的使用方法。对部分家庭外出务工或受疫情影响未能返乡的农户,采取微信群、QQ群和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和信息核实,并督促安装“政府救助平台”,确保工作不留盲区。绿春县、金平县、河口县3个边境县结合边境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工作,在政府政务网及电视台发布公告,在各村民小组粘贴宣传单,扩大宣传面,提高知晓度。

  二、抓政策规范,确保动态监测有力有效

  针对动态监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偏向,红河州强化动态监测中的标准、程序、方式上的政策规范,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退尽退。

  一是下沉专业力量抓源头。为确保动态监测和帮扶政策到一线的贯彻落实,全州13县市及时组建动态监测工作队下沉村组第一线,责任分工到人,时间节点到天,严格按照综合分析、实地调查、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核等程序,开展拉网式实地核查和分析研判,摸清返贫致贫风险点,确保不漏一村、不漏一户。同时,以州县两级乡村振兴局领导班子成员为骨干,及时组建督导组和指导组,利用现场核查、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一线督导,开展个别指导和服务帮助。州和县级相关行业部门也组建不少于3人的专班力量,开展数据比对核实工作,逐户分析、重点研判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

  二是及时解难答疑抓会诊。州乡村振兴局局长张云深入到全州脱贫人口最多的元阳县开展一线指导,对监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现场“会诊”,指导基层干部把握清退、回退、风险再标注和风险消除等工作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动态监测的标准、程序、时限,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石屏县针对有的新老交替人员政策理解不够准确,特别是有的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对“监测对象标注风险消除后,不再进行监测帮扶,不再享受帮扶政策”理解有偏差的问题,及时将低保等国家给予的转移性补助资金计入收入,确保收入核算精准。各级对2019年以来有的农户未参与、没有评议公示纳入的监测户,重新完善识别程序,补齐纳入监测申请和授权承诺书,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

  三是线下线上互动抓预警。县市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社、教育、卫健、民政、水利、医保、住建等部门定期集中办公制度,对照原则上不予以纳入监测对象的“十类情形”,开展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核查比对、分析研判,并在第一时间下发预警信息,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个别地方出现人为控制动态监测规模的不良苗头,及时发现、果断纠正,坚决杜绝了应纳未纳、体外循环和即进即退的问题。

  四是总结推广经验抓推进。全州及时总结和大力推广金平县依靠群众、相近相邻、联防联动的“十户联保”做法,建水县三级预警、三级核查、一抓到底的“331”工作模式,让各级学有目标、做有榜样,及时有效地纠正了动态监测工作中的一些偏向。个旧市对有商品房和消费型汽车的2户9人边缘易致贫户及时给予了清退。绿春县对1户有公职人员的监测对象也及时给予了清退。目前,全州已完成村级分析研判,初步形成了拟清退、新识别、再标注、风险消除对象。

  三、抓政策落实,确保帮扶工作精准见效

  红河州把实施精准有效的针对性帮扶,作为动态监测的根本目的,大力推广石屏县选准一批帮扶对象、构建一套帮扶程序、组建一支帮扶队伍、落实一系列帮扶措施的“1+4”动态监测帮扶做法,并注重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和落实管用、够用、能用、有用的帮扶措施,确保应帮尽帮、群众认账。

  一是在措施上“走心”,帮到群众心坎上。针对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帮扶政策支撑不足的问题,新增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能用”的政策,及时跟进配套措施。针对群众申请工单主要集中在民政部门低保和临时救助的情况,绿春县实行“一月一筛查、一月一动态”,采取“上下联动抓监测+集中联席抓调度+部门联合抓帮扶”的三联举措,做到早发现、早核查、早纳入、早帮扶。建水县建立政府救助平台日通报月提醒制度,督促催办群众申请工单,着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全州累计支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4.92亿元,使用防止返贫监测资金609.35万元,帮扶804户2652人解燃眉之急。全州有脱贫人口低保对象9.9万人,占农村低保对象16.6万人的60%。

  二是在措施上“走实”,帮在群众需要处。各级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应返贫致贫风险抓帮扶,坚决防止帮扶措施同质化、单一化和表面化。全州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今年累计下达各类教育资助金8.84亿元,实现脱贫家庭等四类重点学生“应助尽助”。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将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全州返贫致贫人口36种大病救治率达99.59%,重病救治率达100%。

  三是在措施上“走深”,帮在群众期盼里。弥勒市充分借鉴脱贫攻坚的做法制作明白卡,确保监测对象包保全覆盖。全市统一“蓝、黄、红、橙”四类明白卡,即脱贫户用蓝卡、脱贫不稳定户用黄卡、边缘易致贫户用红卡、突发严重困难户用橙卡。同时,进一步明确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包保责任人为乡镇干部,进一步压实挂联干部落实帮扶措施的责任。各级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促进3类重点人群的收入稳定增长。红河州及时将边缘易致贫户纳入小额信贷发放范畴,全年新增小额信贷4.54亿元,惠及农户1.01万户。全州培训脱贫劳动力9.9万人次,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8.63万人,占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144万人的27%。学习借鉴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为五星级和谐家庭、讲信用家庭进行授牌并转换为银行贷款的融资做法,大力推广金平县老刘村创建“信用示范村”的经验,从根本上实现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到凝聚乡村振兴内在动能的转变。

阅读下一篇

云南红河:稳步推进动态监测 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