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财政信息公开>预算绩效管理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文章来源: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3/03/24 16:14

浏览次数: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3〕5号)要求,我局对2022年项目支出实施了绩效自评。现将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奖补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红河州近年来在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规模经营效益不足。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82户,年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35户,分别仅占全省的2.6%、9.1%和7.5%。202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比为1.78:1,虽高于全省的1.68:1,但低于全国的2.4:1。肉牛规模养殖常年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仅有182个,比曲靖市少100个,生猪存栏308万头、出栏440万头,比曲靖分别少447.1万头、437.3万头。水果、花卉、蔬菜种植面积分别排名全省第一、第二、第三位,综合产值排名全省第一、第一、第四位,农业规模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值优势。二是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塑造不足。全州累计制定农业地方标准97项,主要为品种、产品、种养技术、分等分级等标准,还未建立完善主导产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的接轨国际的标准体系。认证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数量在2020年底均排在全省第十位,三分之二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未开展认证。2018年至2020年,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有9个,虽然入选产品数量、品类逐年增多,但入选产品总量排名全省第六,与第一名昆明38个、第二名玉溪19个相比差距较大。州内农产品注册商标数量仅占全州商标注册总数的7.8%,真正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或企业“老字号”较少。三是新型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农业产业“小、散、弱”特征突出,新型经营主体市场营销不畅和品牌意识不强,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和提质增效难度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和带动。

  立项依据: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州委建设云南绿色发展增长极的部署,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提升红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质量、品牌、影响力,2021年3月州委、州政府印发《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红办通〔2021〕7号),明确建立奖补机制,对2021年至2023年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进行奖补。一是建立绿色有机认证奖补机制。新认证绿色食品州级财政一次性补助2万元,证书到期续展绿色食品州级财政每个补助1万元。新认证有机农产品州级财政一次性补助4万元,每年持续认证有机农产品每个补助1万元。二是建立名牌名品创建奖补机制。首次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报主体,州级财政一次性奖励200万元。获得云南省绿色食品牌“10大名品”的企业,州级财政第一名至第三名分别奖励60万元,第四名至第十名分别奖励50万元;获得云南省绿色食品牌“10强企业”的,州级财政一次性奖励100万元;获得云南省绿色食品牌“20佳创新企业”的,州级财政一次性奖励50万元。三是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奖补机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州级财政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州级农业龙头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州级财政一次性奖励50万元。同一企业获得名牌名品创建、龙头企业培育多项奖补政策的,州级财政按最高标准只给予一次奖补。鼓励各县市结合实际制定奖补政策,加大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财政支持力度。四是给予配套扶持。积极参与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打造特色品牌、地理标志品牌的企业、合作社等主体,以及绿色有机示范建设基地,在相关项目安排、贷款担保、融资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为规范全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财政奖补资金的申报兑付,2021年5月红河州农业农村局、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红河州财政局联合印发《红河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财政奖补资金申报指南》(红农联发〔2021〕10号),对奖补对象、奖补方式、奖补范围及标准、申报时间、申报程序、申报材料等奖补资金申报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全州申报工作进行跟踪管理。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在红河州辖区范围内符合《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奖补政策的主体和单位。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3,150.00万元,全部用于对认定为2021年度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2022年新认证、持续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的主体和单位进行奖补。

  2.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管护州级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2018年机构改革,将发展改革委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原国土资源部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列入农业农村部职能。红河州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农田管理科,履行农田建设管理职责,承担耕地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参与开展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改变过去农田建设“五牛下田”、分散管理的局面,由农业农村部门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9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到2020年,全国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修编完成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全州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25年)草案计划到2025年全州新增建设150万亩高标准农田,与全省同步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一是围绕我州粮食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50万亩;二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完成2020-2021年38.4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及绩效评价。1、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完成项目选址,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及专家评审。2、2022年5月1日至5月30日。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修改,州级下达批复意见;县市完成农田建设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编制并上报州农业农村局汇总报省农业农村厅批复。3、2022年6月1日至7月20日。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及依法确定工程监理单位,进入开工准备;完成2021-2022年(非脱贫县)项目验收及绩效评价购买服务采购工作。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预算安排资金384万元,实际使用123.70万元,预算执行率32.21%,主要原因一是县级财政资金困难,无库款拨付资金;二是部分项目正在建设中,待竣工验收后拨付。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奖补项目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3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亲自点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推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使浙江省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和领跑者,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先进经验。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1年9月10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进一步明确了村庄规划、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提升等六项重点任务,对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具体要求,2021年10月27日召开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视频调度会,提出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从厕所革命、“两污”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做起,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对工作突出、年度考核排名全省前10名的县市给予适当奖补,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田园美、村整洁、人精神”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让每一个村庄都成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围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完善等重点任务实施。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资金安排250万元,全部使用完毕,预算执行率100%,主要用于补助县级工作经费。

  4.动物检疫申报点规范化建设项目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31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站点建设管理的通知》(云农办牧〔2021〕58号)等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州动物检疫工作,提升工作能力,严格落实动物检疫申报制度,提高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率,把好动物检疫质量关,扎实有效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牧产业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推进全州动物检疫申报点标准化建设,规范开展动物检疫工作。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100万元,实际使用完毕,预算执行率100%。资金用于建设10个动物检疫申报点,每个点补助10万元。

  5.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根据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农业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农医发〔2016〕35号)、《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7〕35号)、《财政部关于拨付2016年动物防疫补助经费的通知》(财农〔2016〕58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云农牧2018〕84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农牧发〔2020〕6号)等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原则,对无害处理病死猪给予80元/头补助,其中:中央财政补助60元/头,省级财政补助10元/头,州、县财政各补助5元/头。国家对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予以补助,对病害猪损失货主补贴800元/头对病害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补贴80元/头。中央对云南省补贴60%,40%由地方财政承担,省级财政承担20%,州、县各承担10%。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加快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体系建设统一收集及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加强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监管,按月审核确认无害处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数量。在 12 月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兑付到位。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92万元,实际使用89.36万元,预算执行率97.13%。2022年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猪单位)22.73万头。统一收集处理的病死生猪(含折算)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100%兑付到位,没有发生大规模抛弃病死畜禽事件。兑付2021年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害猪13.84万头,兑付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补贴2000头。

  6.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及屠宰性能测定项目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农种发〔2021〕1号)等要求,明确指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属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中央财政将对本级工作给予必要支持,各地要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地方同级财政资金。为加快摸清家底和畜禽种质资源发展变化趋势开展抢救性收集保存,发掘一批优异新资源,为提升畜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种质基础,实施 2022 年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及屠宰性能测定补助项目符合国家种业发展政策及普查工作要求。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制定2022年度性能测定、新发现资源特征特性专业调查计划;举办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推进、信息录入、性能测定等培训;完成畜禽和蜂遗传资源基本信息登记和性能测定等工作,普查相关数据由工作承担单位录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 协助省级完成新发现遗传资源的初步鉴定。完成一批新资源申报鉴定工作。 完成国家、省基因库畜禽遗传材料的采集任务。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资金年初预算安排26万元,全部使用完毕,预算执行率100%,主要用于培训及遗传资源性能测定补助。

  7.农业综合执法建设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8〕61号)、《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五个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办发〔2019〕29号)、《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文化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等四个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办发2019〕57号)文件精神,2021年,红河州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已基本组建完成,依法履行农业农村领域执法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能。为深化我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建设,结合红河州实际,实施农业综合执法建设项目,打造一支政治信念坚定、业务技能娴熟、执法行为规范、人民群众满意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实现农业执法机构设置规范、执法职能集中行使、执法人员严格管理、执法条件充分,权责明晰、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红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开展春耕备耕期间农资市场、农业投入品、农业农村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及专项整治,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农民权益、加大违法案件的执法查处力度,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用药、用肥安全;2022年3月—11月,结合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开展农产品生产主体执法检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组织对抽检不合格产品案件查处,切实提升红河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22年3月—11月,开展异龙湖流域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开展农资经营门店、农产品生产主体执法监管,试点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规范农资门店经营秩序,规范农产品生产主体生产记录台账;开展涉农法律法规和《异龙湖保护管理条例》等宣传;2022年3月—7月,组织2022年度农业综合执法大练兵现场实战活动,在石屏、蒙自、弥勒、红河4县市组织4期实战演练,每期5天,实训执法人员27人(其中本县执法人员15人,外县市、州级执法人员12人);2022年8月—10月,组织州级执法人员参加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及州级组织的执法监管能力提升培训;2022年9月-11月,组织开展全州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及“以案释法”培训,总结全年执法监管工作,制定明年计划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预算安排资金60万元,全部使用完毕,预算执行率100%,主要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抽查、案卷评查暨以案释法培训、实战大练兵执法培训及执法检查。

  8.生态胶园和特色热作示范园建设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生态胶园和特色热作示范园建设项目是推动“绿色食品牌”基地创建,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具体举措,同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欠发达农场建设的具体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等文件和政策,积极部署各地加快推进数字农业的发展和应用,为生态胶园和特色热作示范园的数字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一是建设50亩水果核心示范区,实施数字果园一期工程建设,完成物联网监测、可视化视频监测、病虫害监测系统和数据展示平台建设,记录并展示气象、环境、土壤、病虫害信息。推广水肥一体化灌溉,完成果园的首部系统和灌溉系统建设,实现精准灌溉并节约用水量。开展绿色生产示范,增施有机肥,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实现果园化肥和农药使用减量。二是开展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相关技术和政策培训2期150人次。三是落实项目咨询、评审、采购、监管、评估、验收等工作。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预算安排资金60万元,全部使用完毕,预算执行率100%。主要用于1个水果核心示范区(柚子菠萝蜜)建设、“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培训等工作。

  9.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州级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根据《中共红河州委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红发〔2018〕12号)《转发关于扎实做好当前重点工作如期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文件的通知》(云农办通〔2021〕12号)文件精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向农户和村集体收取任何费用,改革所需工作经费由各级政府按事权纳入财政预算。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按照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10部委联发的《转发关于扎实做好当前重点工作如期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文件的通知》(中农发〔2021〕9号),2022年围绕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紧紧抓住保障农民财产权益这个关键,持续深化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一是部署开展“回头看”工作。指导各县市查缺补漏,调整完善,巩固提升前期改革成果,纵深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二是加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督促集体经济组织及时将与产权制度改革密切相关的文字、图表、音像、实物、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档案收集齐全,确保改革文件、清产核资结果、成员名册、资产份额(股份)登记簿、登记赋码等重要资料完整归档、有效利用。三是积极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报表扬。选树一批改革先进典型,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对在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份制改革、发展集体经济等改革关键环节作出突出贡献的地区、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资金50万元,资金全部使用,预算执行率100%,主要用于全国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等相关业务培训,改革经验推广的宣传视频制作、资料印制等。

  10.2022年美丽乡村奖补项目(下级)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为了响应中央、省委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号召,满足各族群众对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的强烈愿望。2013年5月,红河州启动了“美丽家园行动计划”;2019年,省级首次开展美丽乡村评定工作;2020年3月,红河州出台《红河州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2020-2023年4年的创建目标,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通过持续创建工作,选树一批示范村庄,助力美丽云南建设。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2022年,州级对2021年获省评州市级和州评州级美丽村庄的100个村,其中,30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进行奖补。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全部使用完毕,预算执行率100%,主要用于业务培训及补助县市工作经费。

  11.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

  项目背景:产业链建设是应对经济逆全球化浪潮冲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全面实施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链长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提升科技创新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集群、绿色品牌领先,一群多链、聚链成群,构建规模大、效益高、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红河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红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实际使用49.99万元,预算执行率99.99%,资金主要用于支付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专班外出招商引资等业务工作产生的费用。

  12.农作物重大病虫预警监测与统防统治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病虫害发生面积、发生种类和发生程度不断增加、扩大,自“十三五”以来全州每年农作物发生病虫害面积超过1000万亩次,其中 2017年全年发生病虫害面积1048.35万亩次,2018年全州发生病虫害面积1088.8万亩次,根据气象条件及专家分析,2019年全州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1100万亩次,2020年全州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突破1200万亩次。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监测与统防统治是有效提升农药防治效率、减少农药施用量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的重要推手,并且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是促进全州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在全州设立病虫害监测点60个,开展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警监测,发布各种病虫预报、情况、警报60期,准确率达85%以上;建立植物疫情防控试验示范点2个200亩;大力推广太阳能测报与杀虫灯、生物农药、性诱剂、无人机防治等新型药械,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示范2万亩次,带动全州综合防控面积60万亩次以上;开展培训2期80人次,带动全州科技培训5期300人次。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全部使用完毕,预算执行率100%,资金主要用于设立病虫害监测点,开展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警监测,发布各种病虫预报、情况、警报;建立植物疫情防控试验示范点及相关培训。

  13.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也是一切农作物产业链的起点。种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州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的农业大州,因低温、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种子生产基地和大田农作物受灾,州级储备适量的救灾备荒种子,是加强种子余缺调剂,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性措施。根据《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红河州农作物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管理暂行办法》(红政办发〔2007〕34号)规定及九届州人民政府第三十一次常务会议纪要,州级建立种子储备制度,每年安排50万元的储备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的生产需求和余缺调剂,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2022年开展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选择师单8号和金粒151两个广适、高抗、优质的品种作为州级主要储备品种。储备杂交玉米种子1.85万公斤,改种或补种受灾面积0.925万亩,按每亩挽回粮食350公斤计,共可挽回粮食323.75万公斤,按每公斤3元计,可挽回经济971.25万元,储备支出50万元,共可产生经济效益921.25万元。受益对象为受灾农民群众。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实际到位50.14万元(含年初结转结余0.14万元),使用资金为46.63万元,预算执行率达93%,主要用于购置专用材料费、维修(护)费及水电费。

  14.香蕉抗性品种繁育示范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红河州地处高海拔低纬度高原季风活动区,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北回归线贯穿中部地区,境内分布红河、藤条江、李仙江、南盘江、南溪河等水系。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形成得天独厚、国内特有的热带气候资源,具有优越的光、热、水、气、土、终年无霜等生态条件。无台风侵袭,香蕉生长条件优越,品质好,一年四季可生产销售。生产稳定,利于产业化开发。

  在红河州,其气候特点虽然适宜全年种植香蕉。但是近年来,黄叶病严重威胁到香蕉产区的健康发展。良种是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香蕉也同其它作物一样,优良品种并不是永远优良,有一定的时限性,必须不断地开展优良抗性品种的研究、筛选、贮备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快抗性品种的引进与繁育,并在栽培技术上加大攻关力度。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积极探索香蕉抗性品种引进及种苗组培繁育技术研究,繁育组培香蕉良种,引进香蕉抗性品种1个,繁育香蕉抗性品种组培苗100万株;建设香蕉抗性品种二级苗驯化基地1个;建立香蕉百亩核心示范区1个;开展香蕉种植技术培训200人次。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全部使用完毕,预算执行率100%,主要用于引进香蕉抗性品种、繁育香蕉抗性品种组培苗、建设香蕉抗性品种二级苗驯化基地和香蕉百亩核心示范区,开展香蕉种植技术培训等工作。

  15.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高素质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带头人,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领头雁和助推乡村振兴的奠基石。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对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给,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和补上“三农”短板两大硬任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尤为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高素质农民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带动小农户增收致富、完善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要求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培训机构作用,加强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红河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红河州农广校作为农业部门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机构,负责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并直接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提升培训对象的生产组织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质量标准和示范带动水平。2022年1-3月,完成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内容需求调研,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进一步拟定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教学计划和任务分工等;4-10月,聚焦工作重点,遴选培训对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精准培训,推动项目实施。11-12月,完成对项目检查验收,开展绩效评价并上报全年项目实施工作情况。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实际使用45.41万元,预算执行率90.82%,主要用于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外出需求调研等工作。

  16.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我州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2022年,完成重点企业和蔬菜、水果种植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250样;完成重点企业和蔬菜、水果种植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250个样;完成重点企业和蔬菜、水果种植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250个样;完成重点企业和蔬菜、水果种植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250个样。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全部使用完毕,预算执行率100%,主要用于对蔬菜、水果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17.魔芋组培苗良种繁育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中国魔芋产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南部和湖北西部,以四川盆地周围山区的魔芋资源最为丰富,其经济器官为球茎,富含葡甘聚糖,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好的膳食纤维之一。魔芋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经济植物资源,因葡甘聚糖加工、结构、性能、功效、改性等方面一系列新功能、新用途不断被发掘,尤其是胶溶性、凝胶性、成膜性及其他植物胶的优良复配性等优点在食品、医疗、化工、石油、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作用,加上魔芋种植条件(土壤、气候、光照、水分、温度、肥力等)极其苛刻、产地局限,且繁殖系数极低,病害难以控制,使魔芋产品市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随着近年来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魔芋用种量激增,魔芋种芋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加之魔芋体积大,皮薄,水分多,采用传统的繁殖方法(如块茎和根状茎作种),由于种植上长期采用取大留小、无性繁殖的自然留种方式,易受创伤和病害感染,导致魔芋种性退化严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采用魔芋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开展魔芋种苗组培繁育技术研究,繁育魔芋组培苗100万株;继续开展魔芋二级苗驯化试验示范;加快魔芋组培良种示范推广,在元阳县新街镇长安村委会和团结村委会建设魔芋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40亩;开展种植技术培训100人次。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实际使用44万元,预算执行率97.78%,主要用于开展繁殖魔芋组培苗、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等工作。

  18.稻鱼鸭种养模式技术推广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个世界遗产。这是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科学保护好人类的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延续其丰富价值,合理利用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丰富资源,推动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共红河州委关于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红发〔2020〕1号)文件提出:实施梯田产值提升行动,复制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深度开发梯田红米、稻花鱼等特色生态农产品,从2020年起保持“稻鱼鸭”综合种养面积不低于20万亩。州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共同用活用好哈尼梯田世界级品牌,按照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特色定位要求,结合打造高端稻谷基地,加大推广稻鱼鸭等综合种养力度,提升种养品质,增加综合效益。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1-3月,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发展稻鱼鸭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稻田面积20万亩,其中稻鱼鸭面积2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8万亩。4-5月,开展稻鱼鸭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技术培训工作,对参与项目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编写、印发稻鱼鸭、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资料;指导建设稻鱼鸭养殖模式需要建设的工程(如开挖鱼沟、鱼凼、加高加固田埂、建盖鸭棚),调运鱼种并指导投放鱼种。6-7月,投放鸭苗,每亩投放20-25只20日龄左右的鸭苗。指导农户科学进行田间管理、投喂。8-10月对正季稻鱼鸭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进行验收、总结等工作;开展冬水田养鱼(鸭)模式技术培训工作,组织协调、调运鱼种并指导科学合理地投放鱼种,成鸭继续养殖。11-12月,检查、指导冬水田养鱼(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直到第二年插秧前总结、验收。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40万元,实际支出39.76万元,预算执行率99.40%,主要用于购买材料费、差旅费等。

  19.“两杂”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保障粮食安全,种子是要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工作,提出要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当前,农作物品种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产业升级展示评价品种,解决农民选种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种业工作的重大任务,同时也成为打赢种业翻身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新种子法实施以来,进入市场品种数量迅猛增加。2021年,在红河州辖区内备案销售的“两杂”品种共计707个,其中杂交水稻195个、杂交玉米512个。面对“两杂”品种井喷新形势,迫切需要创新工作方法,构建一个区域代表性强、技术权威性高的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平台,对入市品种进行客观评价。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关于组织开展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的通知》(农技种〔2020〕32号)要求,红河州整合全州种子管理事业工作体系资源,形成点次密度高、覆盖区域广、辐射带动强的田间种植展示示范和跟踪评价工作体系,对入市品种开展科学评价、风险警示和宣传推介,实现品种信息公开、评价结果共享,服务农民“种地选种”和“看禾选种”,提高优良品种入户率、主导品种覆盖率和良种对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服务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产业发展需要。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引进近年通过审定的“两杂”新品种30个(含CK),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各15个,共安排全州16个示范点(水稻7个、玉米9个)进行品种展示示范评价,筛选出5-7个抗逆性、抗病性强、丰产性好,比当地主推品种亩增5%以上的优质高产品种。通过展示示范评价带动,争取全州“两杂”品种更新面积达30万亩(杂交水稻8万亩,杂交玉米22万亩),“两杂”品种更新率达20%以上,每亩增产3%以上。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40万元,实际支出30.43万元,预算执行率76.07%,主要用于“两杂”新品种展示评价产生的土地租用费、化肥、农药等费用。

  20.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比较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兽药残留问题是提高动物源性食品质量、保障其安全的关键环节,而解决兽药残留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进行兽药残留监控。因此,开展畜禽产品风险监测十分必要。

  通过畜禽产品风险监测项目的开展,我们可根据监测结果得出各类药物在不同动物组织中的残留情况,为动物源食品的食用安全提供数据参考,为进一步完善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2022年计划完成州内13个县市800批次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任务的制样及定量检测工作。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40万元,实际支出28万元,预算执行率70%,主要用于畜禽产品、兽药、饲料、生鲜乳等的抽样检查。

  21.畜牧科技推广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国家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有关规定,州畜牧技术推广部门紧紧围绕全省畜禽养殖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验示范、科技培训和技术创新,推广现代科学养殖技术和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从而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实现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畜禽养殖新技术的引进、技术指导、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进一步完善高原特色畜牧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工作;畜禽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推广和改良工作;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畜禽联合育种、畜禽良种登记和种畜禽性能测定工作;畜禽地方优良品种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饲草饲料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农作物秸秆开发和种草养畜、优质牧草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畜牧业发展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畜牧实用技术培训。完成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下生猪生物安全防护试验;红河州高原特色畜牧业信息化报务平台优化;臂形草-莫拉特2号新品种北部试验示范点建设;茶花鸡2号新品种北部试验、示范点建设。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40万元,实际支出39.98万元,预算执行率99.95%,主要用于牛冻精改良、猪杂交改良、推广青贮饲料、氨化饲料、推广种植优质牧草及相关业务培训等工作。

  22.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蔗糖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促进蔗农脱贫增收,推动我州蔗糖业高质量发展,借助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这一利好政策,2022-2024年在个旧、蒙自、建水、石屏、红河、元阳、绿春、金平8个县市开展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工作。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按照农作物种植时令,2022年秋、冬季逐步开展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工作,推广糖料甘蔗脱毒、健康种苗5.3万亩,机械化深翻开沟3.97万亩,机械化无人机统防统治0.3万亩,机械化中耕培土2.2万亩,蔗叶机械粉碎2.7万亩。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36.47 万元,实际使用资金27.25万元,预算执行率74.72%,主要用于推广糖料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等相关工作。

  23.“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州级固定观测点项目州级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按照《云南省统计局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关于印发云南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暂行办法的通知》(云统发〔2019〕73号)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关于印发云南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办法(试行)的通知》(云农绿〔2020〕3号)精神,对省级确定的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咖啡、茶叶、坚果(核桃、澳洲坚果)、肉牛、生猪等“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包括生产、加工、销售所涉及的相关统计内容进行统计监测,监测方法采取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结合、上下条块结合及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简易抽样调查等多种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文件明确,由农业农村等部门,根据产业实际酌情配套设立固定观测点进行合理测算,固定观测点监测指标分为一产、二产、三产方面和产销数据。为做好“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抽样统计监测工作,确保产业观测工作顺利开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组织各州市绿办推荐和筛选,围绕8大重点产业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327个固定观测点,并下达工作经费专用于补助各观测点工作和各州市观测工作组织、数据汇总审核等。2021年,省级新增了粮食产业“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调整为10个。按照《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固定观测点工作经费的通知》(云农绿〔2019〕13号)精神,红河州进入省级固定观测点名单共有24个,获工作经费共5.9万元,其中州级工作经费1.1万元,监测点工作经费4.8万元(每个监测点2000元)。然而,我州目前已发展龙头企业424家,仅24家省级观测点对于监测全州各重点产业而言覆盖面较小,既无法覆盖全州所有县市,也无法覆盖所有省、州级确定的重点产业,所以,参照省级做法设立州级固定观测点并给予工作经费补助支持,成为做好我州的“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的重要保障。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围绕省级确定的“绿色食品牌”十大重点产业和州级确定的六大重点产业,在全州13个县市共设立150个固定观测点给予工作经费补助支持,固定观测点选定覆盖所有县市和所有产业。要求每个观测点每年报送1季度、2季度、3季度和全年年报数据共4次,每次报送数据内容包括:所属产业、主要种养品种、用工人数、规模、产量、农业产值、加工量、加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共9个指标数据。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3650万元,实际使用资金33.60万元,预算执行率96%,主要用于补助150个州级固定观测点及开展相关业务培训。

  24.畜牧防疫体系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红河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连曲靖市,北接昆明市,西北靠玉溪市,西南与普洱市接壤,南与越南共和国毗邻,国境线长达848公里,是云南省第四大经济体,也是中国走向东盟的陆路通道和桥头堡。红河州地理环境资源非常适宜畜禽生长繁殖,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发展基础,红河州畜禽饲养量较大。目前,我州已发展成为云南省畜牧业生产大州,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业经济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州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健全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动物防疫监管工作,有力保障了全州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全年抓好养殖、屠宰、经营、无害化处理等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督工作;抓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工作;协助主管部门做好畜禽屠宰监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以及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动物诊疗活动监管等兽医行政管理工作。1月30日前,开展畜禽屠宰厂(场)、规模养殖场的监督检查。3月30日前,开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动物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升级版推广应用工作检查。4月30日前,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督导。5—6月,举办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技术培训和检疫大比武活动。8—9月,开展畜禽屠宰厂(场)、规模养殖场的监督检查、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动物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升级版推广应用工作检查。10—11月,开展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督导。12月,项目工作完成后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组织开展项目绩效评价。

  资金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35万元,资金全部使用完毕,预算执行率100%。主要用于检疫监管、屠宰监管、兽药饲料抽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等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25.高原特色农业展会及招商引资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为完成州政府每年下达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推进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本项目。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聚集水果、蔬菜、花卉、梯田红米、规模养殖、中药材六大主导产业,盯住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搭建农产品展销推介、农业招商引资等平台,通过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展销会,加大产销对接力度,提升红河州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展会招商、外出招商工作力度,完成州政府每年下达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推进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30万元,实际使用29.29万元,预算执行率97.63%。主要用于支付高原特色展会发生的展会场地费、展会装修费等。

  26.异龙湖流域内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物联网监督管理项目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根据《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湖泊革命”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云发【2021】22号)《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报告整改方案>和<红河州关于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投诉举报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精神,要求切实加强异龙湖流域内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监督,最大限度减少畜禽养殖对异龙湖的污染。为实现便捷、可视化、动态监管,对异龙湖流域内全部畜禽规模养殖场实现物联网监督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对确保异龙湖流域内畜禽规模养殖场不对异龙湖造成面源污染意义重大。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计划购买、安装摄像头等硬件并在畜牧业平台接入及开发,拟在红河州异龙湖流域内54个规模养殖场安装400万像素高清网络摄像机108个,在红河州畜牧业平台进行物联网摄像头接入及调试,开发异龙湖流域接入规模养殖场动态监管平台。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30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资金未使用。该项目已按合同执行完毕,相关设备也已采购,但因石屏县财政资金紧张,截至2022年年底资金尚未拨付。

  27.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水葫芦、红火蚁、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等已经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外来物种入侵事关国家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为全面掌握我省外来入侵物种状况和发生趋势,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昆明海关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红农科〔2021〕6号)文件精神,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摸清我省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构建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数据库,分析外来入侵物种对我省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影响,研判外来入侵物种扩散趋势,为科学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全面开展普查工作。开展普查培训工作,提升基层人员物种识别、信息采集等专业技术能力。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普查单元,开展农田、渔业水域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面上调查;配合上级部门对集中暴发区、新发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系统调查监测,持续开展主要入境口岸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开展数据审核、质量核查等工作,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30万元,实际使用13.57万元,预算执行率45.23%,受疫情影响仅开展业务培训2次,故预算执行率不高。资金主要用于开展普查培训工作。

  28.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经费

  项目背景: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乡村延伸,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2022年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调研,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拟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等;依据实施方案聚焦工作重点,遂选培训对象,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推动项目实施;进行项目检查验收,开展绩效评价总结上报全年项目实施工作情况。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30万元,实际使用25.32万元,预算执行率84.40%。主要支付开展劳动力培训发生的相关费用。

  29.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和奖补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充分发挥合作优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广大农民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的能力。

  为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2020年8月11日《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农办通〔2020〕8号),明确到2022年我州至少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97个以上,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34个以上,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44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水平大幅提高,服务能力和带动效应显著增强。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开展≥1次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及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相关业务培训。开展≥1次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及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相关业务调研。对2021-2022年符合条件并成功申报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省级示范社、州级示范社进行奖补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26万元,实际使用19万元,预算执行率73.08%。主要用于对2021-2022年符合条件并成功申报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省级示范社、州级示范社进行奖补。

  30.“一部手机云企贷”推广培训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根据《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一部手机云企贷”推广工作的通知》设立本项目,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让更多农户享受普惠金融红利,加快“一部手机云企贷”推广覆盖面,全力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1)做好“云企贷”系统上线准备工作。各县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一部手机云企贷”推广工作,及时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和建行县市支行(建行服务团队)研究“云企贷”上线准备工作事宜,授权许可建行部门通过云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平台查询农户土地承包具体数据信息。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确定县域内客观、精准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价格,制定《县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指导意见》,以便完成农户信用赋能,帮助农户获得测额授信数据支持。(2)制定县级推广实施方案。各县(市)农业农村局牵头配合建行县市支行(建行服务团队),共同研究制定县级推广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将个人(农户)会员注册和测额授信任务细化分解至各乡镇(街道)、村委会、村小组,明确乡、村两级工作负责人。县级各职能部门要积极提供辖区内涉农企业信息,优先推荐发展前景好、管理规范的涉农企业开展会员注册和测额授信推广,协助建行做好信贷支持,解决农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3)开展农户会员注册测额授信。抓好重点个人会员注册培训。县市农业农村局要积极配合建行县市支行(建行服务团队),对接乡镇和行政村,组织乡镇农服中心、行政村班子、行政村村医(享受卫健委津贴)、各村民小组组长等重点人员开展推广培训。抓好农户会员注册整村推进。建设银行要点对点建立行政村挂钩服务联系制度,紧紧依靠行政村班子成员和村民小组长,主动入村集中为农户办理会员注册及测额授信。(4)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县市农业农村局要配合建行县市支行(建行服务团队)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宣传工作,推进企业会员注册和授信,提高获贷率。有条件的县市,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推广应用“经营权流转管理系统”,有效扩大农村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切实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农村信贷方式创新。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25万元,资金全部使用完毕,预算执行率100%。主要用于各县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协同建设银行开展培训。

  31.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试验示范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日益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更加迫切。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关精神,提出了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深入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重点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节本降耗、循环利用技术模式;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继续开展地膜清洁生产试点示范,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

  项目区自然气候条件良好,适宜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项目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6.4℃,最冷月(1月):10.1℃,最热月(7月):20.5℃,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积温较高。水资源丰富,无污染源,年降雨量1200-1600mm。降雨充沛,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有利于马铃薯生长。

  项目区农业条件良好,资源丰富。项目区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森林覆盖率46%。土壤均匀,为砖红壤,土壤风化度深,土层深厚,有机质的分解和积累较快,大部分土壤质地疏松,肥力较高,表层土有机质6.5-2.96%;酸碱度4.5-6.5;全氮3.19-0.1234%;碱解氮285-131ppm;磷0.252-0.065%;速效磷19-0PPm;全钾4.0-0.19%;速效钾54.5-8PPm,最适宜发展马铃薯等作物。

  实施该项目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基地为平台,通过实施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试验示范种植,建设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辐射带动我州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生产试验示范所需脱毒马铃薯组培种苗20万株;引进马铃薯优良品种5个,收集保护地方特色品种2-3个;建立脱毒种薯试验示范基地。建立脱毒种薯试验示范生产基地10亩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25万元,实际使用22.71万元,预算执行率90.84%。主要用于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繁育脱毒马铃薯组培种苗、引进马铃薯优良品种和收集保护地方特色品种。

  32.强化拖拉机牌证管理和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推动下全州农业机械发展迅速拖拉机和微耕机数量超过12万台分布在广大农村,有75%的从事农田作业,25%的从事运输业。由于农业机械量大,农机安全监管点多、面、广,战线较长,加之部分农机安全意识不强,使用操作中存在违规行为,农作机业运行条件差,农机安全事故隐患大,农机安全监管任务日益繁重而艰巨。为强化我州拖拉机牌证管理和安全技术检验工作,成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设立本项目。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通过宣传和发放宣传资料,使拖拉机驾驶员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通过培训,统一全州强化拖拉机牌证管理和安全技术检验标准;通过开展农机事故处置应急演练培训,提升农机事故处理人员处置事故能力;拖拉机持证率、上牌率、检验率达到80%以上;通过进一步加强牌证管理和安全技术检验,确保全州农机安全。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5万元,资金全部使用完毕,预算执行率100%,资金主要用于制作宣传资料、开展农机事故处置应急演练培训等工作。

  3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项目补助经费及对下补助

  项目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仲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同时,根据2020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农业农村部对我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考评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为每年省、州对各级农业部门考评的重要项目,仲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保障情况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到2022年12月底,全州培训纠纷调解仲裁员500人次,调处纠纷600起。

  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2022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9万元,实际使用13.96万元,预算执行率73.47%,资金主要用于开展全州调解仲裁员培训等工作。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奖补项目专项资金

  绩效目标:对2021年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申报项目进行奖补,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影响力。

  2.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管护州级补助资金

  总体目标:到2024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改造提升50万亩。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耕地质量提升0.06个等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持续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年度目标:新增高标准农田35.91万亩。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耕地质量0.02个等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进一步增强。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奖补项目补助资金

  总体目标: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年度目标: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围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完善等重点任务实施。

  4.动物检疫申报点规范化建设项目补助资金

  总体目标:通过3年建设,全州30个动物检疫申报点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检疫申报点有实质性改变,面貌焕然一新。动物检疫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年度目标:完成10个动物检疫申报点规范化建设,动物及产品申报检疫受理检疫率达100%。

  5.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

  总体目标:全州基本建成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基本建立科学完备、运转高效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实现病死畜禽及时处理、清洁环保、合理利用的目标,2022—2024年无害化处理养殖环节病死猪60万头、屠宰环节病害猪0.9万头,确保不发生大规模抛弃病死猪事件,不发生由病死畜禽引起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疫病传播等公共卫生事件。

  年度目标:统一收集处理的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100%兑付到位,发生大规模抛弃病死猪事件0次。

  6.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及屠宰性能测定项目补助资金

  总体目标:通过2年项目的实施,对全州行政区域内畜禽遗传资源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普查,摸清全州畜禽遗传资源的数量、分布、特性等情况,发掘鉴定一批新资源,保护好珍贵稀有濒危资源,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年度目标:完成数量发生重大变化的畜禽遗传资源现场核查,完成大围山微型鸡、建水黄褐鸭、弥勒红骨山羊等已有遗传资源和新发现资源的性能测定、特征特性专业调查,申报鉴定一批新资源,协助完成国家、省基因库部分畜禽遗传材料的采集任务。

  7.农业综合执法建设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果,全面整合农业执法职能,按照《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基本装备配备指导标准》配备执法装备,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能力提升培训,提升农业综合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构建权责明晰、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通过开展农资市场、农业投入品、农业农村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及专项整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经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化解农村矛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好地服务红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年度目标:(1)开展农资市场、农业投入品、农业农村领域专项执法检查12次以上,农资经营秩序逐步规范;(2)完成省、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任务,范围覆盖红河州大部分农产品(种植业、畜禽产品)种类;组织对市场检查发现、投诉举报、上级交办等涉农违法案件查处,案件查处率100%。(3)完成全州农业综合执法大练兵现场实战活动4期,每期27人;州级执法人员参加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州级相关部门组织的执法监管能力提升培训10人次;(4)完成全州农业综合执法能力提升(执法技能大比武)培训1期80人;完成全州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及“以案释法”培训1期50人。

  8.生态胶园和特色热作示范园建设项目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建成1个水果园(柚子菠萝蜜)核心示范区,实现50亩果园的设施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提升。完成“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培训6期450人次。

  年度目标:(1)建设50亩水果园(柚子菠萝蜜)核心示范区,实施数字果园一期工程建设,完成物联网监测、可视化视频监测、病虫害监测系统和数据展示平台建设,记录并展示气象、环境、土壤、病虫害信息。推广水肥一体化灌溉,完成果园的首部系统和灌溉系统建设,实现精准灌溉并节约用水量。开展绿色生产示范,增施有机肥,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实现果园化肥和农药使用减量。(2)开展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相关技术和政策培训2期150人次。(3)落实项目咨询、评审、采购、监管、评估、验收等工作。

  9.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州级补助资金

  总体目标: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紧紧抓住保障农民财产权益这个关键,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持续深化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年度目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查缺补漏,调整完善,巩固提升前期改革成果;加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确保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真实、完整、系统和安全;通报表扬一批改革先进典型。

  10.美丽乡村奖补项目(下级)补助资金

  总体目标:州级每年创建500个以上美丽乡村,通过4年的持续推进,到2023年力争创建2000个以上美丽乡村。分配原则为个旧、开远、蒙自、建水、石屏、弥勒、泸西、河口8县市按照行政村和400人以上自然村个数的60%,其它县按照40%的比例开展创建。

  年度目标:完成对2021年评定为州级美丽乡村的82个村庄进行奖补。

  11.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

  总体目标:全面实施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链长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提升科技创新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集群、绿色品牌领先,一群多链、聚链成群,构建规模大、效益高、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红河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红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力争到2025年,全州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产值(营业收入)突破 1100 亿元,其中农林牧渔总产值850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含纳规企业)250亿元。

  年度目标:提升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全产业链素质整体提升,紧扣“延链、补链、强链”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做大存量、做强增量、做精特色、做优效益,强力推进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向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2022年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营业总收入795亿元,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90亿元,产业链规上企业税收3500万元。

  12.农作物重大病虫预警监测与统防统治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到2024年,在全州设立病虫害监测点180个次,开展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警监测,发布各种病虫预报、情况、警报180期,有效遏制主要病虫害暴发流行成灾;建立植物疫情防控试验示范点6个600亩;大力推广太阳能杀虫灯、生物农药、性诱剂、无人机防治等新型药械,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示范6万亩次,带动全州综合防控面积180万亩次以上;开展培训6期240人次,带动全州科技培训15期900人次;化学农药使用量增长率≤0℅。

  年度目标:提升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全产业链素质整体提升,紧扣“延链、补链、强链”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做大存量、做强增量、做精特色、做优效益,强力推进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向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2022年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营业总收入795亿元,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90亿元,产业链规上企业税收3500万元。

  13.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项目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1.产出指标。数量指标,三年共储备杂交玉米种子5.55万公斤;质量指标,每年储备种子质量合格率达100%;时效指标,2022年1月开始,2024年12月完成;成本指标,购买种子价格不超过23元/公斤,种子储备管理经费(含水费、电费、仓库及附属设施维护修理费、质量检测费等)不超过3.8元/公斤。

  2.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共可挽回粮食971.25万公斤;社会效益指标,可改种或补种受灾面积2.775万亩;生态效益指标,可挽回经济损失2913.75万元;可持续影响指标,减少农药用量10%。

  3.满意度指标。受灾农户或贫困户满意度达95%以上

  年度目标:产出指标:数量指标,储备杂交玉米种子1.85万公斤;质量指标,储备种子质量合格率达100%;时效指标,2022年1月开始12月完成;成本指标,购买种子价格不超过23元/公斤,种子储备管理经费(含水费、电费、仓库及附属设施维护修理费、质量检测费等)不超过3.8元/公斤。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可挽回粮食323.75万公斤;社会效益指标,可改种或补种受灾面积0.925万亩;生态效益指标,可挽回经济损失971.25万元;可持续影响指标,减少农药用量10%。满意度指标:受灾农户或贫困户满意度达95%以上。

  14.香蕉抗性品种繁育示范项目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积极探索香蕉抗性品种引进及种苗组培繁育技术研究,繁育香蕉良种,引进香蕉抗性品种1-2个,每年繁育香蕉抗性品种组培苗100万株,3年共繁育300万株;建设香蕉抗性品种二级苗驯化基地1个;建设香蕉百亩核心示范区1个;每年开展香蕉种植技术培训100人次,三年共培训300人次。通过香蕉抗性品种种苗组培繁育、规范种植示范带动、种植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措施,不断提升我州香蕉种植技术水平,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

  年度目标:2022年,引进香蕉抗性品种1个,繁育香蕉抗性品种组培苗100万株;建设香蕉抗性品种二级苗驯化基地1个;建立香蕉百亩核心示范区1个;开展香蕉种植技术培训100人次。

  15.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2022-2024年,累计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1200人,每期培训时间不低于5天,培训合格率≥95%,培训对象满意度≥90%,受训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5%,人均带动转移就业≥10人,参训人员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率≥90%,持续主动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意向率≥90%。累计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就业12000人以上。

  年度目标:(1)产出指标。数量指标:培育高素质农民400人,辐射带动转移就业4000人。质量指标:培训合格率达≥95%。实效指标:项目从2022年1月实施,12月结束。成本指标:高素质农民培育每人每天人均标准220元,培训5天,人均培训费≤220元/天。

  (2)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掌握2项以上实用技术,受训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5%。社会效益指标:受训人员人均辐射带动转移就业≥10人。生态效益指标: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生态环保意识,参训人员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率≥90%。可持续影响指标: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持续主动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意向率≥90%。

  (3)满意度指标。培训满意度≥90%。

  16.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检测范围覆盖红河州大部分农产品种类。检测参数达到四大类37项的检测能力。检测人员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

  年度目标:检测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1000个样品的检测工作,检测参数37项。检测范围覆盖州域内主要蔬菜、水果品种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范围覆盖州域内主要蔬菜、水果品种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17.魔芋组培苗良种繁育项目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积极探索魔芋种苗组培繁育技术和魔芋栽培管理技术,每年繁育魔芋组培苗100万株,3年共繁育300万株;建设魔芋二级苗驯化基地1个;每年在全州建设魔芋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不少于20亩,3年开展80亩;每年开展魔芋种植技术培训100人次,三年共培训300人次。通过魔芋种苗组培繁育、规范种植示范带动、种植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措施,不断提升我州魔芋种植技术水平,促进农户的经济收入增加,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年度目标:繁育魔芋组培苗100万株;建设魔芋二级苗驯化基地1个;加快魔芋组培良种示范推广,在无阳县新街镇建设魔芋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40亩;开展魔芋种植技术培训100人次。

  18.稻鱼鸭种养模式技术推广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发展稻鱼鸭养殖模式22万亩,其中:元阳7.8万亩、红河7.8万亩、绿春3.2万亩、金平3.2万亩。示范区稻谷亩产达到430公斤,稻田养鱼亩产45公斤,每亩产鸭蛋2200枚;带动辐射区稻谷亩产达到300公斤,稻田养鱼亩产30公斤,每亩产鸭蛋1600枚。实现稻鱼鸭合计总产值7.54亿元。其中:稻谷产值3.27亿元、渔业产值3.57亿元、鸭蛋产值0.7亿元。带动发展稻鱼鸭养殖模式农户数≥44000户。单位面积产量提高3%。化肥、农药使用量0增长;畜禽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高10%。农户或经营主体满意度90%。

  年度目标:发展稻鱼鸭种养模式20万亩,其中:元阳7万亩、红河7万亩、绿春3万亩、金平3万亩。示范区稻谷亩产达到430公斤,稻田养鱼亩产45公斤,每亩产鸭蛋2200枚;带动辐射区稻谷亩产达到300公斤,稻田养鱼亩产30公斤,每亩产鸭蛋1600枚。实现稻鱼鸭合计总产值7亿元。其中:稻谷产值3亿元、渔业产值3.3亿元、鸭蛋产值0.7亿元。带动发展稻鱼鸭养殖模式农户数≥40000户。单位面积产量提高3%、化肥、农药使用量0增长。畜禽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高10%。农户或经营主体满意度90%。

  19.“两杂”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项目专项资金指标

  数量指标,一是引进近年通过审定的“两杂”新品种90个(含CK),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各45个;质量指标,共筛选出15-21个抗逆性、抗病性强、丰产性好,比当地主推品种亩增5%以上的优质高产品种;时效指标,2022年1月开始,2024年12月完成;成本指标,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经费每年2万元/示范点。

  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增加农民收入3240万元;社会效益指标,亩增收粮食12公斤;生态效益指标,示范推广区减少化肥施用量10%;可持续影响指标,品种更新率达60%。

  满意度指标。农户满意度达95%以上。

  20.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该项目拟通过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为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性建议。

  年度目标:完成州内13个县市800批次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任务的制样及定量检测工作,其中包括猪肉300批次,鸡肉300批次,鸡蛋200批次。降低畜禽产品安全事故发生,力保区域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确保全州畜牧业快速发展。

  21.畜牧科技推广项目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项目通过三年的实施建设,全州实现畜牧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备,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养殖综合效益不断好转,助农增收更加有力,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畜牧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到2025年,实现畜牧业综合产值1000亿元以上,打造成云南省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千亿级优质畜禽供给基地,全面实现全州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畜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年度绩效目标。一是全面完成基础推广任务。完成牛冻精改良12万头,猪杂交改良50万胎,推广青贮饲料70万吨,氨化饲料25万吨,推广种植优质牧草26万亩,畜牧科技培训2期260人次;二是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明显,出成果、出专利,完成科技成果奖申报工作。三是数字畜牧建设任务,逐步实现畜牧业信息化管理。聚力构建红河州畜牧业内循环发展体系,全面推动新时代全州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向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优质畜禽供给基地目标迈出了新步伐,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22.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补助资金

  总体目标:2022年-2024年,我州将推广糖料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总面积18万亩,机械化深翻开沟12.47万亩,机械化无人机统防统治1.1万亩,机械化中耕培土7.4亩,蔗叶机械粉碎8.2万亩。

  年度目标:推广糖料甘蔗脱毒、健康种苗5.3万亩,机械化深翻开沟3.97万亩,机械化无人机统防统治0.3万亩,机械化中耕培土2.2万亩,蔗叶机械粉碎2.7万亩。

  23.“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州级固定观测点项目州级补助资金

  总体目标:围绕省级确定的“绿色食品牌”十大重点产业和州级确定的六大重点产业,在全州13个县市共设立120个固定观测点给予工作经费补助支持,每个观测点每年报送1季度、2季度、3季度和全年年报数据共4次,每年举办品牌打造专题解读培训、“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培训各1次。为做好我州的“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来源保障。

  年度目标:产出指标:设立州级“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固定观测点120个;每个固定观测点每年度报送数据4次;举办品牌打造专题解读培训、“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培训各1次,达70人/次。州级“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固定观测点上报数据完成率达到100%。项目从2022年1月实施,12月结束。补助每个固定观测点每年工作经费≦1500元;补助每个县市每年开展重点产业固定观测点统计监测指导工作经费≦1万元;品牌打造专题解读培训、“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培训每天人均成本≦220元/次。效益指标:项目辐射带动固定观测点企业销售收入增长5%。辐射带动就业人数增加5%。固定观测点企业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8%。固定观测点企业每季度连续报送数据率到100%。满意度指标:固定观测点企业满意度达到95%。

  24.畜牧防疫体系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到2024年,全州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疫病综合防治能力。生猪定点屠宰场和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年不发生大规模随意抛弃病死猪事件或造成环境污染情况,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

  年度绩效目标。2022年项目实施期12个月,养殖场户满意度≥95%,全年产地检疫申报受理率100%,定点屠宰厂屠宰检疫率100%,生猪定点屠宰场和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率100%,产地检疫畜禽5500万(头、只、羽),屠宰检疫畜禽900万(头、只、羽)。全年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不发生大规模随意抛弃病死猪事件或造成环境污染情况,有力保障全州畜牧业快速发展。

  25.高原特色农业展会及招商引资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一是计划组织农业企业参加次数≥6次;参展企业总数量≥60家;参展产品化肥、农药施用量增长率≤0%。二是外出招商次数≥6次。三是农产品展会实现意向洽谈合作金额≥300万元。四是提升红河农产品知名度次数≥6次。五是参加各类农产品推介会企业对各项展会组织服务满意度≥85%。六是2022年继续参展的企业占比≥70%。

  年度绩效目标:一是发展会展经济。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展会计划积极组织农业企业按时参加各类农产品宣传、推介会,参加次数≥2场;年内参展企业数量≥20家;参展产品化肥、农药施用量增长率≤0%。二是外出招商次数≥2次。三是农产品展会实现意向洽谈合作金额≥100万元。四是提升红河农产品知名度次数≥2次。五是参加各类农产品推介会企业对各项展会组织服务满意度≥85%。六是2022年继续参展的企业占比≥70%。

  26.异龙湖流域内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物联网监督管理项目补助资金

  项目目标:通过项目建设,完成异龙湖流域内51个规模养殖场物联网接入任务,实现粪污处理动态监管,减少监管人力物力,增强监管效果,最大限度减少对异龙湖的污染,纳入监管的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7%以上。

  27.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项目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开展农业外来入侵植物、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和外来入侵水生动物普查,摸清我州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配合省级构建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数据库,分析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州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影响,研判外来入侵物种扩散趋势,为科学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年度目标:全面开展普查工作。开展普查培训工作,提升基层人员物种识别、信息采集等专业技术能力。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普查单元,开展农田、渔业水域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面上调查;配合上级部门对集中暴发区、新发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系统调查监测,持续开展主要入境口岸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开展数据审核、质量核查等工作,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28.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经费

  总体目标:2022-2024年,三年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110人,每期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培训合格率≥90%,培训对象满意度≥90%,受训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0%,人均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人,累计带动转移就业5550人。

  年度目标:(1)产出指标。数量指标:培训农村劳动力370人,辐射带动转移就业1850人。质量指标:培训合格率达≥90%。实效指标:项目从2022年1月实施,12月结束。成本指标:按照州级机关培训补助规定,人均培训费≥220元/天、每期培训3天。

  (2)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受训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0%。社会效益指标:受训人员人均辐射带动转移就业5人。生态效益指标:参训人员对生态知识知晓率≥80%。可持续影响指标:持续主动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意向率≥80%。

  (3)满意度指标。培训满意度≥95%。

  29.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和奖补补助资金

  总体目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与合作,加强示范引领。逐步发展一批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省级示范社、州级示范社。2022-2024年新增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7个以上,新增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7个以上,新增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以上。

  年度目标:开展1次及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及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相关业务培训;开展1次及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相关业务调研;对2021-2022年符合条件并成功申报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省级示范社、州级示范社进行奖补。到2022年新增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3个以上,新增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个以上。

  30.“一部手机云企贷”推广培训补助资金

  绩效目标:由各县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协同建设银行开展培训,培训1200人次,通过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业务规则,完成红河州辖内“一部手机云企贷”APP企业会员达到2000户,个人(农户)会员达到40万户任务。

  31.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试验示范项目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红河州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试验示范项目,通过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引进马铃薯优良品种,收集保护地方特色品种,建立脱毒马铃薯繁育体系,推广种植马铃薯栽培技术,辐射带动高寒山区农民的马铃薯种植积极性,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

  年度目标:建立10亩试验示范基地1个;繁育脱毒马铃薯组培种苗20万株;引进马铃薯优良品种5个,收集保护地方特色品种2-3个。

  32.强化拖拉机牌证管理和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目标:通过宣传和发放宣传资料,使拖拉机驾驶员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通过培训,统一全州强化拖拉机牌证管理和安全技术检验标准。通过开展农机事故处置应急演练培训,提升农机事故处理人员处置事故能力。拖拉机持证率、上牌率、检验率达到80%以上。通过进一步加强牌证管理和安全技术检验,确保全州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

  3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项目补助经费及对下补助

  总体目标:2022年至2024年,全州培训仲裁员1500人次,调处纠纷1800起。

  年度目标:到2022年12月底,全州培训仲裁员500人次,调处纠纷600起。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组织实施。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11号)和《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红财发〔2020〕27号)精神,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州农业农村局印发《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关于成立州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财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科长为成员的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绩效意识,全面领导农业农村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制度建设。建章立制,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基础。为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提升州农业农村局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州农业农村局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红河州农业农村局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印发红河州农业农村局项目申报及资金分配管理制度(试行)和红河州农业农村局政府采购及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红河州农业农村局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红河州农业农村局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暂行办法(试行)》等,形成指导和规范全州农业农村部门管理和使用过预算资金的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农业农村部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

  为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州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各科室、局直属单位开展绩效自评工作。通过对项目立项、项目实施、资金拨付、项目监控等各环节进行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政策引导等方面的措施与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绩效评价对象

  本次项目自评的对象州农业农村局2022年州级预算项目。

  3.绩效评价范围

  ①项目范围:部门资金的实施与监管情况、项目资金投入的运行情况、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绩效情况。

  ②资金范围:涵盖州农业农村局2022年州级支持的项目资金。

  ③时间范围: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注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合理确定绩效目标和评价内容,运用简便、实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进行评价。

  (2)公正公开原则。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做到依据合法、标准统一、资料可靠、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并接受监督。

  (3)分级分类原则。本次绩效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特点分类组织实施,发现问题提出明确整改措施和要求,并及时整改落实。

  (4)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2.绩效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8修正);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

  (3)《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

  (4)《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11号);

  (5)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

  (6)《云南省财政厅印发<云南省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绩〔2020〕11号);

  (7)《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2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2〕2号)。

  (8)《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红政办发〔2015〕171号);

  (9)《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红河州州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红财预〔2015〕97号);

  (10)《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27号);

  (11)其他相关依据文件。

  3.评价指标体系

  按产出和效果的逻辑模型,设定产出、效益、满意度等一级指标三个,一级指标下各设定了若干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及其分值。详见附件1。

  4.评价方法

  根据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20〕10号)的规定,本次绩效评价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审阅自评相结合,对收集的基础资料、数据,在归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资料审阅法、分析比较法、实地评价法、公众评判法等方法,系统、科学地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①资料审阅法

  通过与相关项目具体实施部门沟通,取得项目相关预算、管理、绩效目标、政策文件等,了解项目政策背景、实施要求、审批程序和资金使用情况,详细查看各类评分依据材料进行对比分析。

  ②分析比较法

  依据财政下达的项目预算,对照项目实际完成内容,评价实际实施内容与预算批复的完成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评价项目是否按照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执行;依据项目资金下达经费的函和凭证,评价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将项目绩效目标与实施结果对比分析,判断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项目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对比分析,结合问卷调查,评价项目预期效益实现程度。

  ③实地评价法

  通过现场实地抽样,对照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查阅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检查资金到位情况资金、拨付支出情况、相关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现场抽取项目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对照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标准进行实地评价。

  ④公众评判法

  通过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方式,对财政支出的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针对不同群体发放调查问卷,在发放过程中保证人群的随机性和广泛性,最后汇总分析调查问卷,得出调查结果。

  5.绩效评价标准:

  本次绩效自评总分一般设置为100分,等级一般划分为四档: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6.绩效评价抽样

  本次项目实施单位为红河州农业农村局,项目资金支出由红河州农业农村局统一负责。本次业务为全覆盖自评。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下发通知,及时组织相关直属单位开展绩效自评。

  2.组织实施。整理资料,细化项目绩效目标,了解项目实施情况。

  3.分析评价。分析项目管理情况和资金支出情况,根据结果进行综合自评并提出建议。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州农业农村局2022年年度计划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良好。2022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37个项目中(有三个项目分别为取消或未拨付资金),自评分在90分以上评价等级为“优”的有33个项目。具体详见附件1: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表1:州农业农村局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汇总表 

序号

预算项目名称 

责任科室/部门 

自评分 

等级 

备注 

1 

红河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 

畜牧兽医科 

95.22  

 

  

2 

高原特色农业展会及招商引资补助资金 

市场信息与对外交流合作科 

99.76  

 

  

3 

“一部手机云企贷”推广培训补助资金 

乡村产业发展科 

99 

 

  

4 

红河州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管护补助资金 

农田建设管理科 

93.22  

 

  

5 

红河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和奖补补助资金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 

94.31  

 

  

6 

红河州“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州级固定观测点补助资金 

绿色食品科 

99.6 

 

  

7 

州级农业生产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项资金 

政策改革与社会事业科 

96.97  

 

  

8 

红河州2021年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补助资金 

发展规划科 

93.47  

 

  

9 

红河州动物检疫申报点规范化建设项目补助资金 

畜牧兽医科 

100 

 

  

10 

红河州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及屠宰性能测定项目补助资金 

畜牧兽医科 

95.22  

 

  

11 

红河州异龙湖流域内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物联网监督管理项目补助资金 

畜牧兽医科 

90 

 

  

12 

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奖补项目专项资金 

农办秘书科 

100 

 

  

13 

2022年美丽乡村奖补项目(下级)补助资金 

政策改革与社会事业科 

98.8 

 

  

14 

2022年州级农业生产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奖补专项资金 

科教与环境资源科 

100 

 

  

15 

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项目专项资金 

科教与环境资源科 

87.86  

 

  

16 

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 

产业链专班 

93.19  

 

  

17 

红河州农机安全监理所2021至2023年强化拖拉机牌证管理和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专项资金 

红河州农机安全监理所 

97.00  

 

  

1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补助经费 

红河州农村经营管理站 

98.60  

 

  

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项目补助经费(对下) 

红河州农村经营管理站 

96.77  

 

  

20 

202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预警监测与统防统治专项资金 

红河州植检植保站 

100 

 

  

21 

稻鱼鸭种养模式技术推广专项资金 

红河州渔业管理站 

99.94  

 

  

22 

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项目专项资金 

云南省红河州种子管理站 

99.30  

 

  

23 

2022至2024年“两杂”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项目专项资金 

云南省红河州种子管理站 

97.61  

 

  

24 

2021年魔芋组培苗良种繁育项目专项资金 

红河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99.78  

 

  

25 

2021年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试验示范项目专项资金 

红河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97.08  

 

  

26 

香蕉抗性品种繁育示范项目专项资金 

红河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100 

 

  

27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经费 

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红河州分校 

98.44 

 

  

28 

红河州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项资金 

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红河州分校 

95.68  

 

  

29 

农业综合执法建设专项资金 

红河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97.93 

 

  

30 

红河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专项资金 

红河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100 

 

  

31 

红河州2021年畜牧防疫体系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资金 

红河州动物卫生监督所 

100 

 

  

32 

红河州2022年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专项资金 

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93 

 

  

33 

畜牧科技推广项目专项资金 

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 

93.71  

 

  

34 

生态胶园和特色热作示范园建设项目专项资金 

红河州农垦局 

94 

 

  

35 

高原特色农业“绿色食品牌”示范区打造“五个基地”规划编制项目专项资金 

发展规划科 

 

 

项目取消 

36 

红河州主要粮食作物与农机装备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补助资金 

种植业与农药管理科 

 

 

37 

红河州优质粮食作物(玉米)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专项资金 

种植业与农药管理科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1.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奖补项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新认证绿色食品111个、有机农产品161个,到期绿色食品28个、有机农产品持续认证86个。积极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一批绿色食品牌“10大名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新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力争新入选“10大名品”4个、“20佳创新企业”1个。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州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培育国家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30个。

  2.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管护州级补助资金

  新增高标准农田44.92万亩。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耕地质量0.05个等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进一步增强。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奖补项目补助资金

  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围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完善等重点任务实施,2022年改造建设42025座户厕,改造建设325座公厕,改厕设施合格率达到100%,全州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

  4.动物检疫申报点规范化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完成10个动物检疫申报点规范化建设,动物检疫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动物及产品申报检疫受理检疫率达100%,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5.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全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了统一收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2022年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猪单位)22.73万头。统一收集处理的病死生猪(含折算)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100%兑付到位,没有发生大规模抛弃病死畜禽事件。兑付2021年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害猪13.84万头,兑付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补贴2000头。

  6.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及屠宰性能测定项目补助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已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性能测定、特征特性等专业系统调查、重点区域现场核查,确定畜禽地方品种濒危等级标准,协助国家、省采集制作遗传材料。

  7.农业综合执法建设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1)全州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215人次 ,开展巡查检查2576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9371个次,查处农资违法案件295件,处罚没款222.36万元,移送司法机关5件。有效阻击假劣农资流入农业生产领域,消除安全隐患。(2)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抽查1259批次,其中:蔬菜465批次,水果417批次、畜禽产品341批次,水产品36批次。抽检不合格39批次,对抽检不合格农产品追根溯源,依法严格查处。组织全州立案调查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50件。(3)在弥勒、石屏、建水、蒙自组织实战大练兵执法培训4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50人次,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培训、农业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种子监管等培训。营造“学本领、练技能、当标兵、树典型”的浓厚氛围,打造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铁军。(4)组织案卷评查暨以案释法培训,培训执法人员90人,对州县(市)农业农村局选送的36个案件进行评查,评查采取县市交叉互评,集中讨论互评、专家点评、以案释法方式进行,评出优秀案件18件,选送8件参与全省农业执法案卷评查。

  8.生态胶园和特色热作示范园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1)建成1个水果核心示范区(柚子菠萝蜜),实现50亩果园的设施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提升,完成“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水果核心示范区水肥一体灌溉实现用水节约30%,绿色生产技术实现化肥农药减量使用20%,完成数字果园监测系统和数据展示平台建设。(2)因疫情原因,完成“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培训1期30人次。(3)完成当年度项目咨询、评审、采购、监管、评估、验收等工作

  9.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巩固提升前期改革成果;加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制定印发《红河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推进州级产改档案管理试点,全州获评1个产改全国先进个人和1个先进集体。

  10.美丽乡村奖补项目(下级)补助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创建美丽乡村数528个。

  11.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2年,产业链规限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目标任务90亿元,实际完成123.69亿元,完成率137%。产业链新增企业地方税收总额目标任务5000万元,实际新增5043.86万元,超额完成43.86万元,完成率100.87%。

  12.农作物重大病虫预警监测与统防统治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切实抓好病虫监测预警,及时准确发布病虫预报。今年以来,在全州设立病虫害监测点62个,发布各种病虫预报、情况、警报65期;在个旧、蒙自等县市建立红火蚁疫情防控试验示范点3个260亩,带动全州开展防控18.99万亩次;大力推广太阳能杀虫灯、生物农药、性诱剂、无人机防治等新型药械;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示范2.1万亩次,带动全州综合防控面积65万亩次;针对农药经营者、农户、种植大户等开展各类病虫害防控技术和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2期124人次,带动全州科技培训8期500人次。

  13.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项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2年储备杂交玉米种子2.15万公斤,储备种子质量合格率100%,购买种子价格每公斤20元,种子储备管理经费每公斤1.62元,可改种或补种受灾面积1.075万亩,按每亩挽回粮食350公斤计,共可挽回粮食376.25万公斤,按每公斤3元计,可挽回经济1128.75万元。受灾农户和贫困户满意度98%。

  14.香蕉抗性品种繁育示范项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2年,引进香蕉抗性品种1个,繁育香蕉抗性品种组培苗100万株;建设香蕉抗性品种二级苗驯化基地1个;建设香蕉百亩核心示范区1个;开展香蕉种植技术培训100人次。

  15.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2年培育高素质农民404人,培训合格率达98%,高素质农民培育每人每天人均费用217.07元,培训5天,受训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0%,受训人员人均辐射带动转移就业10人,参训人员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率95%,持续主动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意向率95%,培训满意度95%。

  16.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1)完成2022年全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抽取泸西、石屏、建水、红河、元阳等县市共计1124批次。(2)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3)检测人员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4)提高群众对农产品检测的认知度。

  17.魔芋组培苗良种繁育项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繁育魔芋组培苗100万株;开展魔芋二级苗驯化;在元阳县新街镇建设魔芋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40亩;开展魔芋种植技术培训100人次。

  18.稻鱼鸭种养模式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完成稻鱼鸭等综合种养面积26.66万亩(元阳县9.8万亩、红河县7.5万亩、金平县2.26万亩、绿春县7.1万亩),其中:示范面积4.97万亩,辐射带动21.69万亩。质量指标:示范区稻谷亩产达到430公斤,稻田养鱼亩产45公斤,每亩产鸭蛋2200枚;带动辐射区稻谷亩产达到300公斤,稻田养鱼亩产30公斤,每亩产鸭蛋1600枚。实现稻鱼鸭合计总产值9.2亿元。其中:稻谷产值4.1亿元、渔业产值4.4亿元、鸭蛋产值0.7亿元。带动发展稻鱼鸭等综合种养模式农户数120368户。化肥、农药使用量0增长;畜禽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高10%。农户或经营主体满意度≥90%。

  19.“两杂”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项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2年引进通过审定的“两杂”新品种31个(含CK),其中杂交水稻15个、杂交玉米16个。筛选出7个抗逆性和抗病性强、丰产性好,比当地主推品种亩增5%以上的优质高产品种。带动全州“两杂”品种更新面积达32.634万亩,其中;水稻8.096万亩,玉米24.531万亩。 “两杂”品种更新率达27.4%以上,每亩增产3%(12公斤)。

  20.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该项目完成了60批次兽药、50批次饲料的检测,144批次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抽样,8个生鲜乳收购站及8辆生鲜乳运输车的监管,15批次生鲜乳的抽样。通过项目的开展,及时排查风险隐患,确保区域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1.畜牧科技推广项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2年度实际完成绩效目标:一是全面完成基础推广任务。完成牛冻精改良121633头,猪杂交改良511438头,推广青贮饲料40.69万吨,氨化饲料4万吨,培训1期130人次;二是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明显,出成果、出专利,完成科技成果奖申报工作。三是数字畜牧建设任务,逐步实现畜牧业信息化管理。聚力构建红河州畜牧业内循环发展体系,全面推动新时代全州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向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优质畜禽供给基地目标迈出了新步伐,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作用更加凸显。

  22.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补助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推广糖料甘蔗脱毒、健康种苗4.44万亩,机械化深翻开沟4.25万亩,机械化无人机统防统治1.17万亩,机械化中耕培土0.01万亩,蔗叶机械粉碎0.02万亩。

  23.“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州级固定观测点业务补助项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设立州级“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固定观测点120个;每个固定观测点每年度报送数据4次;举办品牌打造专题解读培训、“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培训各1次,达70人次。州级“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固定观测点上报数据完成率达到100%。项目从2022年1月实施,12月结束。补助每个固定观测点每年工作经费≦1500元;补助每个县市每年开展重点产业固定观测点统计监测指导工作经费≦1万元;品牌打造专题解读培训、“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统计监测培训每天人均成本≦220元/次。项目辐射带动固定观测点企业销售收入增长5%。辐射带动就业人数增加5%。固定观测点企业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8%。固定观测点企业每季度连续报送数据率到100%。固定观测点企业满意度达到95%。

  24.畜牧防疫体系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全年规模养殖场(小区)产地检疫率100%,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率100%,生猪定点屠宰场和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率100%,产地检疫畜禽5502.61万头(只、羽),屠宰检疫畜禽1262.14 万头(只、羽)。未发生大规模随意抛弃病死猪事件,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特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

  25.高原特色农业展会及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一是发展会展经济。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展会计划积极组织农业企业按时参加各类农产品宣传、推介会,参加7次;年内参展企业72家;参展产品化肥、农药施用量0增长;二是外出招商7次;三是农产品展会实现意向洽谈合作金额1280万元;四是提升红河农产品知名度次数7次;五是参加各类农产品推介会企业对各项展会组织服务满意度100%;六是2023年继续参展的企业占比100%。

  26.异龙湖流域内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物联网监督管理项目补助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已完成异龙湖流域内51个规模养殖场物联网接入任务,实现粪污处理动态监管,减少监管人力物力,增强监管效果,最大限度减少对异龙湖的污染,纳入监管的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7%以上。

  27.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项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全面开展普查工作。开展普查培训工作,提升基层人员物种识别、信息采集等专业技术能力。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普查单元,开展农田、渔业水域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面上调查;配合上级部门对集中暴发区、新发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系统调查监测,持续开展主要入境口岸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开展数据审核、质量核查等工作,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28.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经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2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87人,培训合格率达9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人每天人均费用211.42元、每期培训3天,受训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达10%,受训人员人均辐射带动转移就业5人,参训人员对生态知识知晓率达90%,持续主动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意向率达90%,培训满意度达90%。

  29.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和奖补补助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开展2次及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及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相关业务培训;开展5次及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相关业务调研;对2021-2022年符合条件并成功申报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省级示范社、州级示范社进行奖补。到2022年新增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4个,新增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0个。

  30.“一部手机云企贷”推广培训补助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由各县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协同建设银行开展培训,培训1200人次,通过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业务规则,完成红河州辖内“一部手机云企贷”APP企业会员达到2359户,个人(农户)会员达到50421户任务。

  31.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试验示范项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已经建立10亩试验示范基地1个;繁育脱毒马铃薯组培种苗20万株;引进马铃薯优良品种5个,收集保护地方特色品种2-3个。

  32.强化拖拉机牌证管理和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1)通过宣传和发放宣传资料,使拖拉机驾驶员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2)通过培训,统一全州强化拖拉机牌证管理和安全技术检验标准。(3)通过开展农机事故处置应急演练培训,提升农机事故处理人员处置事故能力。(4)拖拉机持证率、上牌率、检验率达到80%以上。(5)通过进一步加强牌证管理和安全技术检验,确保全州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

  3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项目补助经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全州培训仲裁员1559人次;调处纠纷856件。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立项程序规范。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与州农业农村局职责密切相关。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项目资金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州农业农村局对项目实施进行指导,并对项目进行督导监管,对督导监管中发现的问题、项目实施缓慢或未按政策规定实施的项目单位、督促及时整改。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州农业农村局项目产出在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四个方面设置指标,根据项目情况,设置符合项目特点的三级产出指标,用于指导和跟踪项目工作开展。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州农业农村局2022年开展项目产生了较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满意度达到预期目标。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等关键环节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努力提高项目资金配置效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制度》等相关政策法规,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科学

  单位业务人员对资金项目情况和预算绩效目标编制方法不熟悉,提不出与资金量相匹配的项目可量化的“绩”与“效”,在编制预算绩效目标时存在绩效指标设置粗放,目标值设置偏低等问题,不利于提高财政支出的绩效。

  (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科学系统性和专业性特点,作为从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人性、员,既要熟悉国家宏观政策和财政专业知识,又要精通部门项目管理,还要擅长信息处理。从实践来看,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难以适应绩效管理工作的更高要求。

  七、有关建议

  一是深化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绩效目标管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制度建立上,应根据农业项目的特点与要求,在上级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规定框架下制定本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将绩效目标管理的目的、范围、程序、要求、目标设置等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素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包括对参加财政部门、第三方机构等相关人员开展的专业培训与资格认证,利用部门预算部署会,同时对绩效目标管理工作领会要领,抓好工作。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红河州农业农村局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2023年3月8日

阅读下一篇

红河州机关事务局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