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22-03005
信息分类
政策解读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文号
红政办发〔2022〕60号
发布日期
2022-10-17
信息名称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红河州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于2022年9月13日印发,现将《规划》政策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把文化和旅游产业列入全力打造的5个千亿级产业之一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按照州委、州政府对规划编制的部署安排,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牵头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这是州文化和旅游局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于指导文旅深度融合和全州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高质量编制好《规划》,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标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和红河州第九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坚持上位要求与下位需求相衔接、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编制原则,科学确定全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实现目标和任务的实施路径,为推进全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政策保障。

  二、《规划》编制过程

  州文化和旅游局于2019年10月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组,制定了编制工作方案。2020年4月完成招标工作,确定广州中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规划》编制单位,中山大学教授参与规划编制。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编制团队完成了资料收集、实地踏勘、征求意见、专题汇报、中期论证、专家评审等程序。2022年3月21日通过了州政府合法性审核,2022年7月,经红河州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于2022年9月13日印发。

  《规划》编制过程中,州文化和旅游局对照国家和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及逐步出台的多个专项规划,以及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州第九次党代会对我州文化和旅游工作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反复研究修改,梳理完善,共开展了4次书面征求、2次座谈会、2次专家论证会,共计征求意见351条。

  三、《规划》主要内容

  (一)分析了发展现状、问题与机遇

  《规划》第一章梳理了红河州七大类文化旅游资源,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文旅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形势与问题,认为“十四五”期间全州文化旅游将遇到后疫情时代影响、旅游消费市场特征变化、高铁网络影响旅游空间选择、国家层面关于旅游和免税等方面利好政策、云南省内的政策导向和开发模式带来机遇、红河州文旅产业的重大突破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等重要机遇;与此同时,也将面临生态保护、疫情防控和文旅数字化、区域市场竞争等方面带来的挑战。

  (二)提出了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

  《规划》明确了红河州“十四五”文旅发展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和州委“13568”工作思路,按照“品牌整合、多维创新、全面提升、区域串联”发展思路,突出“文旅深度融合”、聚焦“健康生活目的地”、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三个发展方向,高标准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建设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

  提出了实现“基本建成文化强州、旅游强州”的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融入“一带一路”的国际文化走廊,形成以多元文化交融为特色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康养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十四五”发展任务。

  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红河州的文化和旅游“13456”的发展战略目标。

  “1”是“一个目标”,即文化旅游高质量方向,文旅总收入达到1400亿元,力争比2021年翻一番。到2025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超过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文旅总收入达到1400亿元,年均增长8%,其中,旅游总收入1172亿元,文化及相关产业产值221亿元,文旅产业增加值373亿元,占到全州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5%左右,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显著提升。

  “3”是构建三大核心品牌:国际知名的以哈尼梯田文化为特色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融入“一带一路”的国际文化走廊;以优质生态环境为基础,康养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

  “4”是形成“一心,五区,一带,两廊”的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州文化旅游发展进一步呈现出节点突出、线路清晰、区域联动和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5”是实现五项突出的建设成果,即全域旅游高端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在边疆繁荣发展的示范;云南旅游的新方向、新增长极和新增量;文旅深度融合的典型示范区;具备广泛影响力的旅游创富和乡村振兴标杆。

  “6”就是完成六个发展任务,通过五年奋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完善文旅产业支撑体系、搭建现代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品牌和市场营销、加强文旅保障体系建设。

  (三)突出了“1512”战略发展空间布局

  《规划》将“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在原有“五区一带”基础上深化为“一心五区,一带两廊”。一心为:蒙自旅游辐射和文化消费中心;五区为:滇南中心城市群旅游区、哈尼梯田遗产文化生态旅游区、最美乡愁之旅文化体验旅游区、弥泸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区、中越边境风情旅游区;一带为:滇南文化旅游经济带;两廊为:红河谷康养度假旅游走廊、“米轨时光”跨国精品体验旅游走廊。指出要加强和周边旅游圈的联系,做深整体空间格局,在突显各县市的文化旅游发展特色同时注重跨区域整合与合作。

  (四)丰富了文化产品服务供给

  规划实施五大文化类工程——红河文学艺术精品工程、红色文化精品工程、“红河故事”文化交流与展示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开发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工程,对接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和“云南文化精品工程”,积极推进我州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文化精品建设,提供更多元、更先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讲好“红河故事”,全面提升我州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注重了培育打造新产品新业态

  规划实施六项文旅融合工程——传统旅游产品提升工程、文旅融合新业态重点工程、科普研学旅游精品工程、康养旅游精品工程、乡村旅游产品重点工程和产业融合产品打造重点工程,着力提升观光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和跨境旅游等传统旅游产品,创新发展人文休闲旅游、民族民俗旅游和文创引领型商品的文旅融合新业态,有序规划和开发科普研学旅游产品,强化康养旅游产品品牌,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品潜力,提升红河州文旅产品质量,打造文旅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六)注重了强化产业要素和产业支撑体系建设

  规划实施四大项产业要素提升工程——旅游产业要素功能提升工程、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工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和高水平智慧文化旅游建设工程,切实构建“快旅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和“综合便捷”旅游集散服务体系,着力做大做强“酒店住宿业、特色餐饮业、旅行社业、运动康养业、休闲娱乐业、商品购物业”六大产业,全面推进红河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七)注重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为促进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要不断健全全州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积极引导乡村公共文艺生产、促进公共文化艺术与旅游融合、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推动区域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八)注重了市场拓展和提升营销质量

  以强化“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品牌形象、丰富“梦想红河”品牌内涵、凸显各县市旅游品牌营销主题为营销目标,以昆明为主的滇中城市群其他城市为基础市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沪昆高铁沿线城市群为重要市场,云南省其他地区和周边省份四川、贵州、广西客源市场为拓展市场,国内其他省份市场为机会市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事件营销、网络营销、广告营销、对外交流合作与营销等手段,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

  (九)注重了构建文旅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

  《规划》提出要加强组织建设、强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健全科学的利益分享机制、完善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等,不断改善市场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文旅融资水平、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用地保障、强化规划实施的过程监督,为《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十)建立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库

  为确保《规划》落地见效和有力实施,编制单位通过对全州各县市文化旅游资源总结,经过征集各县市文旅项目、组织专家研究、征求意见等程序,梳理出可以实施推进或通过努力能落地建设的“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8大类188个,估算总投资1600亿余元。同时,编制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文化旅游重点项目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文化和旅游交流推广营销策划》四个专题研究与其相衔接,确保了《规划》能够落地落细,推进全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