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水,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出门就上班

发布时间: 2024-01-09 16:55 字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建水县紧扣为民办事解难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针对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完善措施、分类服务,主动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打好“组合拳”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一、劳务“结对”促就业

  眼下,正值葡萄田间管护的关键时期。在建水县南庄镇羊街村委会的葡萄种植基地里,数十名工人正抢抓农时,拿着长钩和剪刀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修剪枝芽。

  张丽芬就是其中的一员,通过当地合作社的岗前培训,她练就了一手葡萄修枝打杈、疏果的好技术,每年除了在当地务工外,还可依托农时差到外地务工,家庭收入增加了很多。

  除了技术培训,南庄镇在充分调研,了解务工群体需求后,和合作社牵头搭建“乡土人才超市”,组织技术能手做好劳务信息收集、岗前技术培训、权益保障等,累计培养蔬果劳务“领头人”100余名,每名“领头人”联系30-50名务工人员,有序做好劳务对接,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2万余名群众端上“手艺碗”、吃上“技术饭”。

  在建水县岔科镇,大棚蔬菜、水果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为最大化方便务工群众,利用原有的“劳务用工之家”,盘活5个村闲置旧楼,与18家企业签订了劳务派遣订单式协议,保证全年能稳定提供4000个就业岗位。

  二、电商培育促就业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建水县结合本地特色,针对新兴群体就业需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用好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训,促进多渠道就业。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建水县坚持数字化赋能,在做好传统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通过政企合作,与企业共建电商人才“孵化”平台,建成集创业孵化、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建水县青年电商创业园(青创园)是红河青创公司下属园区,是一个为青年搭建一站式数字场景实训的园区,可同时容纳50个创业者或团队,提供200个就业岗位,让创业青年得到更专业的帮助。

  园区内,学员电商培训、孵化企业直播正同时进行。“老师教得比较具体,他会教你拍摄、剪辑、运营、直播等,比较全面地教学。每个人都尝试当主播做运营,进行不同的体验。”学员李玲告诉记者,通过小班制理论教学+小组式实操训练,她取得了“电子商务师”技能等级证书,并基本掌握了直播带货要领。

  建水县通过举办“青创10万+”、乡村振兴“青学堂”公益培训,开展“电商培训下乡”等活动,培育掌握专业化生产、数字化经营技术的“新农人”。建水佳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为农户提供业务指导、场地帮扶,助力当地佛手瓜销售60%以上,让群众乘上“电商快车”发家致富。

  三、品牌打造促就业

  建水拥有葡萄、红薯、酸甜石榴等丰富的高原特色水果,还拥有“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古城”两张千年文化品牌,让建水的特色产品走出去,让千年文化品牌吸引人一直是建水县委县政府矢志不渝的目标。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建水县对政府推动、政策扶持、服务跟进、权益保障、培训带动等促就业措施进行了优化完善,务工群体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形成“建水金剪刀葡萄疏果队”“建水陶匠”等劳务品牌,带动周边县市季节性劳动力就业500余万人次。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特色产品品牌价值,进一步巩固“建山见水”区域公共品牌在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7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发布的成果,建水县通过举办区域公共品牌推介会、招商推介会、媒体联动宣传等方式,持续加大“建山见水”区域公共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将建水的紫陶、葡萄、石榴、蓝莓、洋葱等土特产品“借网畅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广大群众提供新的交易空间,把“小买卖”做成“大产业”。

  据统计,2023年1月至10月实现电商交易总额31.67亿元,同比增长8.83%,培育具有数字化业务的相关企业1000余家、网店30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