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县:广辟就业渠道 促进农民增收

发布时间: 2023-11-22 16:21 字体:[]

  近年来,屏边县人社部门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坚持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并重,不断创新机制、思路和模式,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多举措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扶智与增收双赢的目标。今年以来,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5万人,转移就业率达70.92%,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4万人。

  摸排规划,敞开技能提升“培训门”。依托乡镇、培训机构开展培训需求摸底调查,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意愿,科学合理设置培训科目及课程。以引导性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专项能力培训为骨架,制定培训方案,做到培训一批,引导就业一批。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入职、转岗员工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023年以来,全县举办各类培训129期,参训人数15850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9310人次,涉及电工、家政服务员、家畜饲养员、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等10余个工种。

  供需对接,开启劳务转移“直通车”。建立县、乡镇、村委会、村组、当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五级联动”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人岗匹配、稳岗转岗、跟踪服务、维权保障等工作。打造以东西部协作为主的劳务协作阵地,与上海徐汇、浙江台州等地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落实系列奖补政策,通过一次性务工交通补助等政策,激励劳动力外出务工。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打造“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全程“一站式”服务,改变群众“不敢外出、不愿外出、不会外出”思想,2023年以来,组织劳务输出6批次,累计输送务工人员459人。

  精准帮扶,铺就困难群众“钱路子”。开发增设乡村公益性岗位,对无业可扶、无法外出的脱贫劳动力做到应安尽安,不漏一人,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致贫。探索“工厂下乡、车间到村、岗位到人”工作模式,引导建设一批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等就业帮扶车间,实施就业帮扶车间奖补政策,通过“企业+就业帮扶车间+脱贫劳动力”模式,满足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致富需求。2023年以来,全县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650个,发放岗位补贴830.74万元;认定就业帮扶车间9个,吸纳劳动力就业62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11人),发放补贴48.16万元。

  宣传组织,架起增收致富“金桥梁”。紧抓务工人员返乡黄金期,强化劳务经纪人宣传优势,组织劳务经纪人进村入户、进家见人,通过“面对面”交流方式及“亲传亲、友传友”等口碑模式动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广东务工多年的村民普荣、刘朝珍成为劳务经纪人后,每年带动600余人次外出务工,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了转移就业增收一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