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政红河>部门动态

杨国椿一行到扶贫挂钩点开展调研

文章来源:红河州市场监管局

发布日期:2019/11/08 14:32

浏览次数:

  根据《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方案》的统一安排部署,10月17日—20日,红河州市场监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主持工作)杨国椿带领调研组,紧紧围绕“精准施策补齐脱贫攻坚短板”这一调研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河口县、元阳县和绿春县扶贫挂钩点开展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州市场监管局挂钩扶贫的河口县莲花滩乡、元阳县黄茅岭乡、绿春县牛孔镇6个村委会开展蹲点调研,分别与县、乡镇、村委会、村小组干部交流座谈,进村入户了解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红河州市场监管局挂钩帮扶绿春、元阳、河口3个县6个村委会共1053户4649人,派出驻村干部27名,挂联干部206人。截至2018年末,已脱贫795户,未脱贫258户(2019年预脱贫231户)。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挂钩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第一,包保扶贫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三是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四是产业帮扶初具规模。第二,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得到解决。一是无尚未解决吃穿问题农户。二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以及饮水安全都有了保障。

  在扶贫工作中,州市场监管局一是选准用好驻村队员,发挥脱贫攻坚尖兵作用。二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紧盯住房、收入补齐短板。三是立足产业发展帮扶,增强贫困村寨造血功能。四是压实挂联干部责任,确保决战冲刺圆满收官。

  经过调研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集体经济薄弱,二是收入渠道单一,三是贫困人口素质偏低,扶志、扶智任重道远。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

  第一,抓好班子建设,以党建促扶贫。一是帮助挂包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紧盯基层党建薄弱环节与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牢牢把握党建“主业”与脱贫攻坚“主责”互推互促、相辅相成的原则,指导抓好贫困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特别是指导贫困村党组织发挥好政治功能、落实好党内基本制度、找准党支部建设规范化的着力点,并指导挂包村加强乡村基层治理。二是帮助提升村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指导提高理解、宣传和落实政策抓发展的能力,以及掌握村情民情、集体公益事业、矛盾纠纷化解、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建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骨干队伍。三是选派能力强、素质高、熟悉基层工作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着力解决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两委”班子弱化等问题,帮助挂包村理清发展思路,指导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四是指导帮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集体增收渠道,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扶持挂包村走出一条适合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提高村级服务功能,增强村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夯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物质基础。

  第二,抓活产业发展,以增收促脱贫。一是要坚持规划引领,在原有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挂包村不同条件和种植养殖传统进一步细化发展项目,按照“一村一品”规模化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壮大茶叶、畜牧、中药材等现有主导产业,抓主体、建基地,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增强脱贫带动力。二是要因户施策,根据贫困户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意愿发展扶贫产业,在产业选择上要因户施策,因势利导,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工则工,暂不具备发展产业基础的贫困户不勉为其难上马项目,需要兜底保障的贫困问题不能扔给产业扶贫。三是积极探索“奖补式”扶贫办法,对贫困户新增产业和扩大产业规模、注重管理达到效益最佳化的经营主体进行奖补,引导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关联体,推动“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根据企业带动贫困户数量和成效给予奖补,激励发展动能,激发各主体增收示范带动作用。四是积极推广订单帮扶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和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共同开拓市场,依法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购销合作协议,避免散种散养、单打独斗等落后生产方式,切实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打造品牌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五是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产销对接、销售渠道建设、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打造品牌化产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充分用好市场监管领域关于小微企业、有机产品认证,标准制定、质量提升等政策措施,助力挂包村中药材、精品水果、茶叶等产业发展。

  第三,抓实技能培训,以就业促扶贫。一是将技能培训与产业、就业、旅游业相结合,对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做到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其能够掌握一技之长,拥有长效的就业脱贫途径。积极开展农村产业发展急需的种植养殖、电子商务、餐饮厨艺等实用技术培训,按需开展建筑装修、家政服务等定向输出的订单培训,提高贫困群众就业技能,确保建档立卡户中有输出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应转尽转。二是要把培训课堂下延到乡镇、村委会,结合实际培训群众适宜发展项目技能,通过集中培训、农户院坝培训、田间地头培训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培训效果,并根据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需求,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提高就业脱贫覆盖面。三是积极扩大本地就业,充分利用好本地资源优势,让贫困户到本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集体经济组织就近务工,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引导贫困户进入公益性岗位,尽力解决无法外出务工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帮助提高家庭收入。四是加强就业政策宣传,让每一位贫困劳动力知晓红河州就业创业扶贫政策、补贴标准和申领程序,促进务工人员懂政策、用政策,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开业指导、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法律援助和后续扶持相结合的创业服务。

  第四,抓牢宣传引导,以扶志促扶贫。一是要积极发挥“村规民约”在脱贫攻坚中教化功能,帮助挂包村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全面封堵陋习致贫漏洞,坚持把扶贫、扶志、扶智有机结合,督促村“两委”班子带头执行和落实制度,积极主动作为,摒弃“等、靠、要”思想,形成“我脱贫、我光荣”的良好舆论导向,引导村民自立自强,真正实现“脱真贫、真脱贫”。二是要加强对挂联干部的宣传教育,帮助挂联干部改变扶贫理念,结穷亲真心换真情,使挂联干部能沉下心来真走真访,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制定接地气、能执行、有效果的帮扶计划,切实解决贫困家庭生产生活困难,让贫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把帮扶工作做到位、做细致、做扎实。三是要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和扶志相结合,切实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革除农村铺张浪费、好逸恶劳、酗酒赌博、不讲卫生等陈规陋习,广泛宣扬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引导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强自立、感恩思进,杜绝“保姆式”扶贫和政策“养懒汉”。四是要加强舆论引导,立标杆、树榜样,先富带后富,后富学先富,加强农村群众自强意识、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加大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和扶持力度,发展适合对路的脱贫项目,通过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为典型成长创造条件,加大致富先进典型宣传。

阅读下一篇

红河州民族宗教委为扶贫联系点白马河村购买卫生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