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政红河>部门动态

红河州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的做法和启示

文章来源:红河州扶贫办

发布日期:2017/09/14 09:38

浏览次数:

  【编者按】今年6月13日以来开展的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以9月5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三方考评组进驻我州为标志,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经过为期3个月的艰苦细致工作,各地在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最高原则,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如何精准推进确保结果真实可靠,如何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如何改进干部工作作风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望各县市、各部门及时总结、报送一些小而实的经验做法和启示。

  这次大规模的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从6月13日开始,到9月1日基本告一段落,9月5日开始迎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三方考评,历时近3个月的时间。到9月5日最后锁定的数据,全州完成新纳入60333人,脱贫返贫31237人(其中2016年脱贫返贫纸质标注10985人),识别不精准剔除未脱贫人口22532人,标注重点帮扶对象85275人,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达568555人。工作中,各级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尺,坚持实事求是的最高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把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这项具有生命线地位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按照漏评率、错评率、错退率“三个指标归零”的要求抓落实,扣好脱贫攻坚第一粒“纽扣”,确保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次动态管理工作的推进,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改革,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启示。

  (一)坚持统筹推动,确保方向正确。这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组织保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基本原则,也是抓好脱贫攻坚的组织保证,并具体体现在党政一把手工作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扶贫、社会合力促攻坚”的工作格局中。这次动态管理的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州委、州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直接决定着我州能否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6月13日以来,州委、州政府树立问题导向,注重精准发力,在重要节点上把关定向,相对密集地组织调查研究,召开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办公会、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题会、视频调度会,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证了动态管理的正确方向。针对一些干部包括个别领导干部心中客观存在着消极厌战、松懈倦怠,盲目乐观、感觉良好,心存侥幸、消极应对等不良反应,州委、州政府从强化思想引导入手,并从州委常委做起、从州级领导做起、从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做起、从部门主要领导做起,深入一线调研,加强督促检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时刻保持冲刺状态。针对一些干部政策把握不准、办法措施不多的问题,从州到县市,抓好业务培训达2300余次7.35万人次,印发《政策要点》,实现培训全覆盖。在正向引导的同时,蒙自市、绿春县等地探索开展脱贫攻坚知识测试,反向倒逼各级干部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和把握。针对动态管理中一度出现的对漏评户和剔除户的识别不够精准、个别地方“六步法”执行不够到位等问题,州级先后3次派出驻县督查组,加强对基层一线的督促指导,力求把问题解决在一线。金平县的剔除户从8月1日的352人上升到8月15日的2105人、9月5日的2383人。及时纠正了个别地方简单将“五保户”全部剔除的问题。针对动态管理后期数据筛查比对任务繁重的实际,州委书记姚国华等领导到州扶贫办现场办公,及时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题会议,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研究解决了健全工作机构,增加事业编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力量配备,加强组织保障,推进信息共享等方面的问题,为确保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效果到位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政策引领。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思想方法。这次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各级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成为重要政策依据和标准规范。同时,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许多同志深刻感受到,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基层一线遇到的问题纷繁复杂,可以说“一百个家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问题”,各级关于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的方案,不可能是破解一切矛盾和问题的万能钥匙,脱贫攻坚也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重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最高原则,善于把握与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把握政策标准的本质内涵,确保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时间、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在执行“1+N”的识别标准中,针对收入范围徘徊在2952元上下的人群争议较大、识别起来相对困难的问题,注重综合研究,能答复的直接答复,不能解决的逐级上报,引导各级干部充分认识到人均收入的测算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工作中既要坚持年人均纯收入2952元这个硬性指标,但又不把它作为一个机械的数值界线,严肃认真地对待和处理好“1+N”、“10种情形”等不同的识别对象,用“两不愁、三保障”这把尺子一量到底,不搞繁琐哲学,不拘泥具体数据而生搬硬套、僵化教条,做到政策理解力、执行力和生命力的有机统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确保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蒙自市芷村镇探索的入户看电器、揭锅看荤素、里外看房屋、抬头看气色、面对看穿着、圈舍看猪牛、出门问邻舍“六看一问”的方法和经验,在全省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调度会上作了交流和推广。在执行“六步法”的识别程序中,制定贫情分析、实地调查、信息数据复核、提出初步方案、公开评议、逐级审定的《动态管理工作流程》,引导各级充分认识和把握等环节的本质和核心要求就是广泛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让群众来评判,并最大限度地尊重群众的意见,用程序的规范来严守不该进的进了是错评、该进的不进是漏评两条“红线”。各级从贫情分析这个首要环节开始,就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保证有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锁定重点对象。在实地调查时,也在群众之间开展相互的核查、比较与分析,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过好群众关,提升满意度。同时,在开展公开评议时,对有争议的对象进行重点评议,并充分尊重大多数村民的意见。这样,保证了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没有出现大的失误,特别是没有出现大比例漏评和错评,也有效地避免了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等问题的发生。对工作过程中发现新的漏评户、错退户和返贫户,仍然坚持“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的原则,勇于更正偏差,及时消除存疑。全州新识别纳入的漏评户从8月1日的79432人下降到8月15日的63264人、9月5日的60333人,脱贫返贫户由8月1日的17978人增加到8月15日的27303人、9月5日的31237人。同时,从原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新增户漏人等补录人口29834人。在执行动态管理“一户一档”的精准要求中,针对一些地方忽视工作痕迹和档案资料,或者弄虚作假、照抄照搬的问题,引导各级干部坚决防止形式主义、急躁情绪和浮躁作风,切实贯彻精准要求,把贫困底数摸清、把致贫原因找准,实行精准对接,坚决克服和纠正档案资料不全、信息数据缺漏、逻辑关系不清等问题,确保信息记录全、逻辑关系清,并严格落实谁调查、谁签字的要求,实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全覆盖。按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要求,建立信息录入日报制度,坚持信息数据、纸质档案、农户实情“三个一致”,在安排信息录入人员的同时,明确信息校对人员,高标准抓好数据核查、修改和补充、完善工作,确保实现存疑问题全面清零。同时,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及时调整充实挂联干部,发动挂联干部开展“遍访”工作,做好《精准帮扶手册》的发放使用工作,帮助群众记好日常帐,算好收支帐,明白帮扶帐,完整真实全面地反映工作的全过程。

  (三)坚持压实责任,注重末端落实。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是我党多年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决战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要求各种工作力量必须部署和下沉到工作第一线。为此,州委、州政府在州内确立了“州级统筹、县市主体、乡镇包干、合力攻坚”的工作机制,并从5月17日开始及时建立并落实州级领导挂钩县市责任清单、县市党政主要领导责任清单、乡镇包干责任清单、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责任清单、州级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清单“五个责任清单”,成为我州脱贫攻坚的重要制度设计。在州级统筹层面上,明确4条责任清单,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直插现场、直奔一线,与群众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以会议落实会议,不以文电落实文电,更不以材料、表格代替工作落实,引领各级干部把“四个意识”转化为脱贫攻坚具体行动,以脱贫攻坚实际成效检验各级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不断完善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机构,成立10个工作组,各工作组组长由州级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担任,并由组长牵头、副组长具体负责,组建相应工作班子,明确责任分工,有力保障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在县市主体层面上,形成8条问责情形的负面清单,严格执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明确要求县市委书记和县市长是第一责任人,县市委副书记的时间和精力主要也放在抓好脱贫攻坚上。对脱贫攻坚组织发动不力、说不清情况、报不清数据、抓不实措施的,严格实行问责。在乡镇包干层面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包建档立卡识别精准无误、包贫困退出真实可靠、包产业到户精准施策、包资金使用安全有效、包项目实施善始善终、包革除陋习具体实在、包工作队员考勤管理的“乡镇7包干”具体要求,将脱贫攻坚目标落实到具体人员,着力构建起全面覆盖、上下衔接、精准对接、条块结合、各负其责、各尽其职的脱贫攻坚网格化工作体系。在合力攻坚层面上,明确33家主要行业部门的职能职责,不断强化行业部门主业主抓、主责主担的职责意识,以县市为主体成立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行业部门责任,对动态管理做到全程参与、包干到位、签字负责。在重点节点实现行业部门相对集中办公室,以大数据平台为载体,不断完善行业扶贫联动机制,实现统筹谋划在部门、组织开展在部门、督查评估在部门、总结报告在部门、考核问责到部门。扶贫部门充分发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司令部、指挥部、参谋部职能,加强牵头协调和推动落实,并组成驻县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实行最严格的督查巡查,对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形成20多期督查报告反馈给县市党委、政府限期整改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对照“五个责任清单”清单跟踪问效,将脱贫攻坚问题线索移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瞪大眼睛、拉长耳朵,不断增强对乱作为、不作为和慢作为等不良行为的执纪问责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2017年来,全州累计纠正和查处问题128个,处理单位15个、责任人418人;州纪委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问题3批12起19人,县市纪委共通报曝光85人。组织、人社等部门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提拔和使用干部,研究制定了《红河州脱贫攻坚一线领导干部分析研判工作方案》《红河州关于容错免责激励干部大胆干事创业的意见》,并落实有扶贫任务的乡镇单设扶贫办,配备副科级扶贫办主任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基层一线的扶贫工作力量。各级以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为骨干力量形成动态管理工作队3392支37042人,以村委会为单元组建小分队,形成战斗队,划定包干范围,明确责任到户,严明考勤纪律,把群众工作做到一家一户,反复入户识别、入户核对、入户商量,扎实细致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甘于奉献,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云岭扶贫铁军,确保了各级责任在一线和末端的落地见效。

  (四)坚持群众路线,发挥主体作用。这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力量源泉。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发挥主体作用。如果不能充分发动贫困群众,扶贫就只是治标不治本,帮扶效果很难持久。这次动态管理,各级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工作载体,与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注重把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注重组织发动,及时向村民进行政策宣传,充分发动群众参与,让村民广泛知晓、广泛参与。绿春县以“双语”广播、发放双语广播光盘、编发《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印制知识宣传单等方式,开展动态管理相关政策宣传和释疑。各级在贫困群众当中开展好“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按月召开村民代表会、贫困群众见面会,引导贫困群众不争当贫困户,鼓励自主脱贫。元阳县在乡、村两级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将动态管理工作队名单、十类不准纳入建档立卡户的情形、建档立卡户纳入标准公开到村、组,不断畅通群众广泛参与渠道。金平县老勐镇等地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实际,扎实开展外出务工人员的贫情分析和沟通引导。石屏县龙武镇以村民小组为单元,成立84个工作小组,注重将52个村小组的61户意见户、上访户作为群众代表纳入到动态管理工作队,让其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坚持党建推动,注重加强基层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同步推进、同向发力,全面落实省委书记陈豪“在全省推广绿春县干部教育实践基地经验模式”的要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堡垒作用,绿春县被中组部列为党建扶贫双推进实践案例。全面落实村(社区)干部待遇提高要求,确保村干部待遇每月不少于1400元,社区干部不少于2000元。第一书记选派在实现贫困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做到了应派尽派、需派必派。强化典型带动,注重发现、总结和宣扬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大力宣扬绿春县养殖能手赵菲、刘梅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大力宣扬以泸西县新坝村委会主任芶云生等为代表的一批农村“明白人、带头人”,把群众紧紧团结在村委会周围的经验,收到良好效果。全面推进革除陋习促脱贫工作,积极倡导蒙自市西北勒乡“石头缝里刨小康”的精神,总结推广石屏县成功经验做法,通过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一起抓,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最大限度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充分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找到了动态管理工作的最大公约数。

  (撰稿  州扶贫办副主任  李熙)

  
阅读下一篇

州政府调研组到开远市检查调研

  近日,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李石松率州政府检查调研组到开远市检查调研,市级领导吴世雄、苏宏先陪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