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hhhnttsjwhycglj/2025-00007
  • 发布机构: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10-0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6号提案的答复

绿春县州政协委员活动组: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成立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和产业开发联盟的建议》第206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坚持保护与发展一起抓,激活产业助农增收。一是成立了红河州哈尼梯田红米产业联合会,打造哈尼梯田农产品品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各方沟通与协调联动,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红米产业为抓手,推动哈尼梯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力量;联合科研机构,开展红米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精深加工等技术攻关,整合资源,打造“红河红米”品牌,提升红米的市场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红米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梯田红米、爱上梯田红米,让梯田红米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一张亮丽名片;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建设红米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确保红米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技术、拓宽销售渠道,让红米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二是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规范有序地授予27家符合条件的企业使用遗产标识,增强梯田农产品品牌打造力度。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推动梯田相关产品规范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三是因地制宜探索绿色生态“稻+N”产业模式,扶持金平家美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3万元、金平县融谷蝶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5万元、红河县俄垤村委会经济联合社3.6万元发展“稻+鳝”种养殖产业。其中,金平家美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每年稻田鳝鱼产量8000余公斤,年产值约96万元。扶持绿春县三猛乡桐株村委会经济联合社5万元开展“稻+鸭”种养殖产业。扶持元阳县云上乐作稻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万元在元阳攀枝花、黄茅岭等地探索梯田耕种服务和无人机运输,助力保护区种粮群众提升生产效率。

二、坚持绿色发展,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一是严格落实惠民政策确保粮食安全。在遗产区年均发放各项补贴1300余万元,惠及群众22124人。出台《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稻作农业补贴办法(试行)》,在现有的国家政策性补助的基础上,对元阳遗产区哈尼梯田按200元/年·亩给予生态补助。建立“赶沟人”补助机制,在遗产区聘请“赶沟人”180人,按照每人每月给予800元的补助。确保“哈尼梯田首先是稻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二是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使传统农业单一的水稻收益转变为水稻(红米)、梯田鱼、梯田鸭及鸭蛋等综合收益。目前已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19.58万亩,受益农户50446户,每亩平均综合收益达5590元,比单种水稻每亩增收2800元,真正实现“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稻鱼鸭综合种养技术规程》成为我国首个稻鱼鸭综合种养领域的国家行业标准获批立项。三是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活化利用,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2024年,阿者科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为“最佳旅游乡村”。此外,积极开展传统农耕文化“开秧门”“长街宴”“农民丰收节”以及“村长有请”等活动,增强农耕文化沉浸式体验。2024年11月以来,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开展“长街宴”“十月年”等传统节庆活动50余场次;扶持红河县龙玛村发展乡村旅游,自2024年11月以来,红河县龙玛悠然旅游专业合作社共举办“村长有请”各类主题活动10期,共接待各地游客3200余人,旅游收入达64万余元。

下一步,哈尼梯田管理局始终把保护好利用好哈尼梯田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全力以赴守住哈尼梯田的良田沃土、绿水青山。一是提高站位抓统筹促保护。加强统筹协调,督促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4县的县委、县政府切实履行梯田保护主体责任,形成信息互通、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严格推进依法保护,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占用梯田的惩罚力度,坚决防止梯田“非粮化”。推动《进一步加强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十条措施》《红河哈尼梯田元阳遗产区稻作农业补贴办法(试行)》等政策措施落实见效。二是突出重点抓遗产要素保护。加大梯田全要素保护修复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实施森林生态保护提升、旱化梯田修复、生产道路修建、灌溉沟渠修缮、传统民居保护、农耕文化传承等项目,确保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三是聚焦农民增收抓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发展模式,持续深耕“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在遗产区景观区以外探索“稻+N”等错季循环产业,推动红米产业深加工,大力发展梯田红米酒等高附加值产品。四是守正创新抓传统文化传承。加大民族传统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力度,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利用新途径。贯彻落实《红河哈尼梯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补贴办法(试行)》,加大对非遗传承展演展示活动及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研究保护。鼓励引导当地居民开展以《哈尼古歌》为“重头戏”的歌舞、农耕技艺等文化传承展演活动,推进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进村寨、进集镇、进社区、进校园”,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枝繁叶茂、薪火相传。

感谢你们对哈尼梯田保护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5年7月30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