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zrlzyhshbzj/2025-0004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9-30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四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农业和农村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促进红河州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建议》的第90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千方百计稳定农村劳动力就业规模”的建议
近年来,我州坚持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以农村劳动力转移“百日攻坚”行动、春暖农民工、春风行动等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将公共服务延伸至基层,目前全州建成就业“幸福里”社区3个,组织劳动者就业1.26万人次;建成零工市场及零工驿站等公共就业服务平台45个,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1.23万个/月。全州人社部门积极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与生产性企业加强季节性用工对接,着力探索契合本地产业布局、实现互利共赢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路径,形成了建水县“巧媳妇金剪刀”劳务品牌的灵活输送模式,以及云南磊成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涵盖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人力资源全流程代理与招聘服务的多元化拓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146.96万人,其中省外转移29.53万人,省内转移117.43万人,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关于“想方设法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建议
近年来,我州充分发挥中央就业补助资金、省级就业技能提升资金效用,大力实施各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持续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2025年以来,全州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007人次,拨付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746.71万元。为进一步推动我州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根据红河州实际和各县市意见建议,多次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反映取消对各州市的职业技能培训指标任务,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答复目前暂不考虑取消职业技能培训指标任务,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继续请示汇报,着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考核机制改革创新。此外,我州结合“一县一业”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打造劳务品牌带动就业,截至目前,全州打造培育劳务品牌15个,其中省级4个(蒙自过桥米线制作师、建水“金剪刀葡萄疏果工”、建水陶匠、泸西“葱向前”),县级11个。我州大力推进初中毕业生升学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高中入学率,不断提高青年受教育水平;整合县市、行业部门资源,发挥红河职教园区等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定向等形式,育训并举,持续提升育人质量和就业质量,2024年教育体育部门管理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86%。
三、关于“探索创新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我州积极打造创业孵化功能完善、吸纳就业效果良好的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为农村劳动力等创业者提供精准服务。目前全州共建成创业孵化平台16个,其中省级创业平台12个(省级创业园区4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校园创业平台5个),县市区孵化基地4个;在个旧、开远、蒙自、建水、弥勒等地打造创业街区、村落等平台6个,其中开远市南正街创业街区、蒙自市草坝镇富民村创业村落、弥勒市福城街道章保社区小河边创业村落获评省级创业载体。深入实施“马兰花”创业培训计划,对有意愿的返乡创业者因地制宜开展葡萄种植、陶瓷制作、文旅服务等特色培训,构建“培训+评价+就业+增收”的全链条工作体系,推动就地就近就业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2025年以来,全州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3566人,发放贷款8.29亿元,带动就业11277人;开展创业培训817人,其中SIYB培训完成151人。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培育、壮大专业化就业服务力量,2022年11月印发《红河州州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建和评估暂行办法》,鼓励各县市建设集公共服务、市场配置、产业集聚等功能于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目前蒙自、元阳已建成2家县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2024年底,全州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29家,其中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13家;充分发挥州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作用,自2023年11月协会成立以来,我州大力推动行业内企业集群化发展,截至目前,协会已吸纳会员单位42家,内部管理机制运转有序,业务覆盖范围持续拓展;加强跨境人力资源服务,指定证照齐全、诚信经营,具备较好服务能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越籍人员入境务工提供有关服务,目前全州共有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跨境人力资源中介服务。
感谢你们对我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