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zswj/2025-0002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商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9-30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商务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42号提案的答复
住河口县州政协委员活动组: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河口口岸物流通关效率的建议》第142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货场科学调度与措施便利化的推进情况
(一)推动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河口公路口岸扩大开放坝洒通道申报及项目建设。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已于2025年3月31日由中越双方同步举行开工仪式,同时加强与越方建设部门沟通协作,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为确保口岸监管区及配套设施与大桥同步建成投用,根据国家口岸办及省口岸办关于“十五五”口岸发展规划有关通知要求,州商务局会同河口县正全力开展河口公路口岸扩大开放坝洒通道申报工作,同步加快推进河口公路口岸扩大开放坝洒通道货检、旅检查验设施及场所建设项目建设。
(二)改造升级河口口岸北山国际货场查验、装卸设施。一是实施北山国际货场进口查验区升级改造项目、一站式车道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货运现场监管效能,实现对通关车辆及驾驶员信息的一次采集、分别处置、联合验放,提高通关效率。二是升级货场装卸设备,引入正面吊设备,保障集装箱吊柜模式的需求,将原本需要2—3小时的人力换装作业压缩至15分钟,大幅提升通关时效。
(三)完善货场科学调度机制和便利保障措施。一是完善智慧化调度机制,在河口口岸智慧化通关项目的基础上,开发出入境车辆预约通关小程序,程序上线后可提供跨境运输车辆提前预约通关排队业务,规范车辆通关秩序。二是完善货场便民保障措施,优化货场内插电打冷、燃油补给服务。结合冷链运输车打冷、燃油补给需求,进口监管区、集装箱区共配置25座插电打冷桩,提供燃油配送服务,有效保障冷链运输连续性。三是强化政策宣讲服务。7月3日,州商务局联合河口县人民政府、河口海关、滇越货场公司举行“外贸政策宣讲专题会”,重点就农产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服务措施进行宣介,现场解答企业反映问题,进一步增强企业开展外贸进出口信心。
二、关于深化跨境合作与智慧升级的推进情况
(一)推动中越跨境物流合作。一是深化跨境物流运输“一箱到底”试点改革,顺利完成(中国)昆明—河口—(越南)老街—安沛—富寿—永福—河内—北宁—海洋—海防跨境直达运输“一箱到底”“重进重出”往返试点,试验通行河口—越南—老挝—泰国跨境水果“一箱到底”集装箱运输线路,积极推动开行从越南胡志明市—河口—昆明对接中欧班列的直达货运班列,探索“中越国际联运+中欧班列”运输模式。二是深化跨境物流运输“一车到底”试点改革,采用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模式开展跨境直达运输,完成中国河口—越南河内公路跨境直达运输试运行测试,开通开远—河口口岸(中国)—老街口岸(越南)—河内—清化跨境直达运输,开通蒙自—河口—河内、浙江杭州—河口—越南老街公路跨境直达运输,实现河口口岸交通运输管理站首张GMS证书核验和中国籍驾驶员全程驾驶中国籍车辆顺利抵达越南内地并成功返回。完成中越公路跨境直达常态化运输发车仪式,首发昆明—河口—海防线路,通过“一单制”模式实现“一车到底”“一箱到底”运输。实现河口口岸“重进重出”运输范围从口岸货场扩大到中国红河州、越南老街省重点产业园区及中越双方约定的其他线路运输,运输种类从蔬菜扩大到所有匹配的跨境贸易货物。三是全面加强中越双方政企合作,与越南红河流域相关省、市行政单位、企业联合举办2025年红河流域中越经贸发展专题研修班座谈会和跨境招商推介活动,推动红河州跨境电商协会与红河流域越南境内8个省、市企业代表共同签署《红河流域中越商贸物流合作联盟备忘录》,进一步扩大中越跨境供应链联盟规模。
(二)推动跨境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支持具备条件、资质的企业完成跨境智慧物流平台开发,目前跨境智慧物流平台已完成越文版和英文版开发,境内外数据的监管与交换问题已解决,正在推进境外平台试点部署工作。
(三)积极与越方探索跨境智慧口岸建设。组建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智慧口岸建设工作专班,联合越方成立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智慧口岸建设研究推进联合工作组。2025年4月,中越相关单位及企业开展项目实地调研会商就跨境智慧口岸建设方案、技术模式及合作思路进行政策研究和交流探讨。目前,中越双方企业就无人驾驶跨境运输模式正在开展项目磋商。
三、关于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和旺季预警应对机制的推进情况
(一)加强集货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实施东盟特色商品加工产业园(一期)、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冷链物流产业园、坝洒监管区国际物流仓储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河口口岸货场周边、公路、铁路沿线集货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增强口岸集货能力。
(二)加大物流企业招引力度。成立跨境物流集货专班,解决红河州跨境物流改革集货难题。制定集装箱作业模式分段实施方案,推动口岸集装箱交换作业模式落地见效。完成跨境物流运输集装箱作业系统建设,投放标准集装箱300个,货物装卸时效由人工掏箱2—4小时提升至吊装10分钟以内,综合成本降低20%以上。招引物流企业建设货物集散中心,成立红河陆港国际有限公司,承接河北—河口—越南跨境直达运输。推动开行从越南胡志明市—河口—昆明对接中欧班列的直达货运班列,探索“中越国际联运+中欧班列”运输模式,常态化开行重庆—河口—老街摩托车配件运输。
(三)完善农产品进出口高峰期协同预警应对机制。强化部门间协同配合,做好农产品进出口高峰期通关保障工作。一是强化监测预警。每天安排专人统计口岸通关量,通过河口智慧口岸AR全景可视化平台对红河公路大桥、货场、查验区、出入卡口等关键区域进行常态化监测预警,每天对外公布口岸通关车辆情况、排队等待通关数量,及时发布客观、准确的口岸通关信息和政策和口岸通关预警,引导企业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化解口岸各种风险、矛盾。二是高效联动。充分发挥中国河口—越南老街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优势,根据口岸拥堵情况,采取增加人手、延长通关时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货物采取集中通关、预约通关、优化验放流程等多种通关措施,确保口岸鲜活农产品和车辆快速通关。三是探索“口岸+属地”协同监管。红河综保区农产品出口服务中心、蒙自新安所出口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海关监管模式由“分散式”转变为“集中式”,搭建“属地+口岸”联动机制,通过数据互通、执法互助,全流程畅通出口农产品绿色通道,农产品出口企业发货周期平均压缩近一半,大幅降低企业物流和运营成本。
(四)积极推动成立河口县报关协会。目前已有21家报关企业准备加入协会,进一步维护报关市场经营秩序,并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及时传递政策法规、反映行业诉求,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同步推动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平台上线运行后将实现预约通关、一次性缴费、集成化服务,全面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和通关效率。
四、关于加强口岸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推进情况
(一)提升海关实验室检测能力。根据河口口岸检测需求开展扩项评审,河口海关技术中心完成CMA+CNAS“扩项+复评+变更”二合一评审,实验室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争取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河口海关检验检疫能力提升项目,更新陈旧设备,大幅提升检测设备基础能力。
(二)优化进口中药材抽样检验措施。支持红河州检验检测院设置进口药材检验试验室,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增设允许药品进口口岸的原则和标准的通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海关总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增设药品进口口岸工作评估考核方案的通知》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关总署验收、审批同意后,将原指定的河口口岸中药材检验机构(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变更为红河州检验检测院,解决进口药材抽样、检验的本地化问题。根据现在河口口岸进口中药材量不断扩大的态势,优先做好经河口口岸进口中药材的抽样、检验,支持红河州中药材进口产业。省药监局同意支持红河州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辖区内技术力量,配合省级部门做好进口药材抽检及后续监管的技术支撑;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将加大对红河州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力度,积极探索进口药材抽检能力向中药材进口口岸延伸,优化口岸中药材抽检流程,服务产业发展需求。
(三)优化进口中药材检验审批流程。2025年4月成功将河口口岸进口食品用药食同源商品《不予受理进口备案申请告知书》的业务办理下放至河口县市场监管局,有效促进药食同源商品进口。积极争取在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增设“药食同源备案系统”审批板块,实现线上审批。2025年6月,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公共开放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新增药食同源进口备案系统,优化非药用药食同源商品通关流程,州商务局组织全州相关单位、企业参加首批上线系统用户操作培训会。
下一步,州商务局将有关单位持续推进河口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中越双边政策对接,优化通关服务流程,全力推动口岸物流效率提升,服务红河州沿边开放高质量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州口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