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hhzgxhzslhs/2025-0000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9-1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对州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12号提案的答复
住红河县州政协委员活动组:
你们在红河州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林菌”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第212号提案),已转交我社牵头研究办理。经对接、协商州农业农村局和州林业和草原局,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全州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对推动全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推动林菌产业发展”建议
红河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把食用菌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通过建设林下食用菌种植试点和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激发当地群众的种植热情。屏边县发展榆黄菇、北风菌、虎掌菌等林下食用菌产业基地4个,种植面积100余亩。红河县大力支持农户利用林下、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庭院等场地,在阿扎河、乐育等7个乡镇发动200余户村民种植小香菌、榆黄菇、羊肚菌等常年保持在300亩以上。金平县勐拉乡橡胶林下种植黑皮鸡枞40个大棚,金平县诺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社员林下种植黑木耳等菌菇近100亩。石屏县龙武镇峨爽村林下种植羊肚菌200余亩。开远市中和营镇利用闲置烤烟房成功种植羊肚菌及红托竹荪。全州食用菌产业带动长期或季节性务工人数,据不完全统计近万人次,覆盖农村留守妇女、中老年劳动力、返乡农民工以及部分轻度残疾人。切实增加了群众“家门口”就业机会,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与科研、高等院校等机构的协作,加强教育培训,推动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不断增加群众收入。
二、关于“进一步推动林菌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结合州域内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培育和引进了红河家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元阳县逢耳农业科技开发农场、红河乐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具有一定规模、示范带动明显的食用菌市场经营主体20余个。累计领办创办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带动农户近1000户。州级财政在十分困难条件下,安排食用菌产业发展财政资金70万元,带动投资1600万元。其中安排红河县30万元,实施项目3个,实际总投资102万元。2025年组织相关企业申报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政策扶持资金项目11个,共计投资2541万元,申报省级财政奖补资金530万元。目前,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2个项目已完成专家评审;食用菌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类(有机产品)6个34项,170万元资金已补助到位。
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十分关键。红河县委、县政府近年来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近千万元,初步建成集菌种研发、菌棒生产、基地种植、采摘分拣、初加工、冷链物流、休闲观光等食用菌产业链,为红河县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全州作出了示范带动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培育市场主体,强化食用菌项目建设,促进“两类基地”建设,持续推动全州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提升科技水平,推动林菌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你们提出的这个建议,对推动全州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努力采取产教融合、建立专家组等方式,做好食用菌产业的指导服务工作。2023年成立红河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组和食用菌产业发展专家组,涵盖食用菌种植企业负责人、高等院校副教授和讲师等专业人才。先后组织参加省级、州级食用菌产业业务培训6批次。食用菌产业发展专家组成员为群众累计开展培训和服务2000人次。加强与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衔接协调,为食用菌企业(合作社)或种植户在选种、育种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业务咨询。邀请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红河学院专家深入种植基地一线指导服务,红河学院派出专家组常驻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025年,在建水甸尾乡建成“普莉姐野生菌科普基地”,教培室2间,为中小学生、农户等提供野生食用菌科普教育。近年来通过努力,石屏县发展林菌复合经营14.2万亩,实现年产量1885吨,发展包山育菌户1200户,培育野生菌初加工企业5户,实现林产品采集加工产值11025万元。红河县乐育镇探索出“613”联农带农新模式,种植小香菌、羊肚菌等30万棒,产值达360万元,覆盖350余农户(其中脱贫户220户),户均增收2500元。
以上赘述与委员们的期望相比差距甚大。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各方教培资源,加强科技赋能,对菌农进行范围更广的培训,培育专业化食用菌种植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
四、关于“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林菌产业成为红河州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的建议
该建议对于提升我州野生食用菌产品附加值,拓展食用菌产品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近年来,我们积极鼓励和引导食用菌企业开展精深加工业务。一是强化产品研发。我州相关食用菌企业不断提升走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路子的意识,相继开发出“干巴菌油乳腐”“山珍麦子酱”“鸡枞酱”“鸡枞油”“干巴菌油辣椒”“干巴菌腌韭菜花”“云南普莉姐菌汤包”“亿鸣油鸡枞”等系列产品,有效提升了食用菌产品的附加值。二是培育“红菌”品牌。树牢食用菌品牌意识,丰富品牌内涵,推动食用菌产品转化为美食产品、旅游商品,大力推进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我州“青头菌”“干巴菌”“鸡枞”“牛肝菌”等品种连续三年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注册了“普莉姐”“南滇山珍”等商标。指导申报“个旧老厂野生菌”“石屏龙朋干巴菌”等地理标志商标,通过“地理标志+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提升品牌辨识度和市场溢价能力。近年来,我们累计争取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政策项目扶持资金250万元,对全州50项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食用菌品种进行了奖补。三是强化宣传推广。先后组织相关食用菌企业(合作社)参加了南博会、第四届中国新疆特色产品博览会(广州市)、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2023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云南省“餐博会”“三物融合、三产协同”引领云南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不断强化红河州食用菌品牌的营运推介,讲好食用菌品牌故事。四是推动文旅融合。深挖菌旅融合潜力,以野生菌文化节为载体,推动农文旅消费升级,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文旅消费升级,将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石屏县龙朋镇连续10年举办野生菌文化节,石屏县龙韵养生谷开设野生菌采摘体验地,打造农旅融合特色品牌,促进食用菌产业经济良性发展。个旧市亿鸣供应链有限公司建成集采摘体验、产品开发销售、科普为一体的黑皮鸡枞产业基地,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不遗余力推动、引导食用菌企业提升精深加工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品牌建设。因地制宜融入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不断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为群众家门口就业和增收致富创造更多机会。
再次感谢你们对全州食用菌产业发展以及对州供销联社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