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hhzgyhxxhj/2025-0001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10-30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8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红河州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链式发展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建议》第28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聚焦市场主体培育的建议,一是制定扶持政策。印发《红河州贯彻落实云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任务分工方案》(红政办发〔2023〕81号),草拟《红河州贯彻落实云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任务分工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各县市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计划分解任务,以工业“六基”、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网络强国建设等三个培育重点领域深挖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继续全面做大优质中小企业基本盘,形成一批专注细分领域、生产管理精益、掌握独门绝技、聚力科技创新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是加大奖补资金争取力度。2024年组织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申报新一轮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实施期初奖补,获得奖补资金338.2万元。今年以来,组织弥勒浩翔科技有限公司免申即享国家级重点称号奖补100万元;组织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惠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2025年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中央财政奖补;2023-2024年全州共开展优质中小企业贷款贴息4次,贴息企业221户,贴息金额3537.878566万元。2024年,为云南宏合193万吨低碳铝项目申报超长期国债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方向资金补助1.9亿元。三是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建水产业园区以润鑫骨干企业为依托,先后引进涌顺、马腾等配套企业;泸西产业园区以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193万吨低碳铝项目为龙头,吸引下游高端铝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全产业链打造绿色铝产业集群,预计年产值超1000亿元;开远依托小龙潭煤矿,以解化公司为链主企业,基本形成煤化工产业集聚和循环产业链。
二、关于深耕主导产业的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有色金属、化工、豆制品等产业是红河州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低空经济、紫陶产业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我州进一步明确各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引入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的优质企业,填补产业链的空白,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水平。有色金属产业方面,红河州基本形成了以蒙自经开区为核心,以蒙自、个旧、建水、泸西等产业园区为重点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化工产业方面,泸西以煤焦化工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大为焦化为领军企业,形成以焦炭、甲醇、粗苯、合成天然气、煤焦油等为重点产品的产业闭环系统;个旧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产业已建成以现有锡为基础,延伸锡—精细化工闭环产业链。豆制品产业方面,2025年1-6月,全州共有规模以上豆制品企业76户,实现产值19.56亿元,同比增长13.09%。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开远、石屏、弥勒、屏边等地,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低空经济产业方面,2025年1-6月全州低空制造业实现产值6418.6万元,同比增长60.3%,签订云雁“DL-2L”轻型运动飞机订单35架,销售17架,通用航空智能制造扩建项目竣工投产,产能从50架/年增至200架/年,同时,积极协助弥勒浩翔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紫陶产业方面,积极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工作,提高品牌附加值,2024年成功申报建水紫陶为第一批中国消费名品,2025年1—6月,全州有规模以上紫陶制造企业1户(建水崇文同创紫陶文化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191.77万元,同比增长2.58%。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招大引强。在州委创新发展委员会高位推动下,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烟草、有色、化工等传统产业不断优化提升,绿色铝、绿色硅、绿色食品等产业优势不断显现,电子信息、新能源电池、低空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向好,“链长制”助力工业转型升级。全州工业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投资总额走在全省前列,新开工建设魏桥、美科2个投资百亿元以上标志性项目。新设立4个省级产业园区,实现13个市县有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加速形成,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比达80.4%。三是加强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9个(国家级1个)、绿色工厂11户(国家级9户)。依托云锡集团和锡铟实验室,在我州建设锡铟新材料专业化中试平台,解决铟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和工艺瓶颈;深化与昆明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聚焦ITO靶材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推动与鼎邦科技深度合作,加快落地建设建水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个旧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
三、关于强化企业梯度培育的建议。扎实推进全州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对标《红河州贯彻落实云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任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州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55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户。今年以来,州工信局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培育工作走深走实。一是进行企业比对。主动与科技、知识产权、人社等部门沟通对接,整理《近三年内获得过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名单》《红河州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红河州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名单》《红河州拥有发明专利企业名单》,对基础条件好、有发展潜力、具备培育条件的企业作细致梳理和比对,指导县市对照名单对符合优质中小企业评定(认定)条件的企业进行动员和指导,做到应报尽报、应复尽复。通过对企业梳理比对,为下一步搭建优质中小企业各层级种子库做实基础工作。二是开展申报指导服务活动。邀请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家到红河州作2025年优质中小企业申报、复核专题辅导及政策解读,深入县市面对面辅导企业。开展2025年优质中小企业申报实地核查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指导工作,局领导带队赴个旧、弥勒等8个县市对34户企业进行实地核查,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评价标准(认定标准),对企业自评信息和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并围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对有申报意愿的企业进行申报指导。三是组织申报、复核工作。根据《关于组织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和复核工作的通知》(中小〔2025〕42号文件)要求,今年上半年,我局对十三县市工商信局进行统一安排,积极动员辖区企业应复尽复、应报尽报。通过认真筛选,经企业申报、县级初审和州级复审,拟推荐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106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拟推荐复核创新型中小企业38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定认定工作已结束,近期将公布认定名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9月份公布认定名单。
四、关于开展链式精准招商的建议。一是“一把手”精准招商。州委、州政府出台并持续优化“1+N”招商政策,着力破解“招什么”“拿什么招”“怎么招”“谁来招”等问题,构建“大招商”工作机制。成立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组建由24名州级领导担任链长、副链长的12条重点产业链和专班,高位推进“一把手”招商、“链长制”招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骏马奖”、招商引资“比学赶超”等考核奖惩激励机制,树立起“大干大支持、真干真支持、不干不支持”的鲜明导向。二是精准开展招商。坚持高位统筹,紧紧围绕“四大经济”,推动“一把手”招商谋大局、谋项目、谋突破。围绕拟签约、在谈、目标企业“三张清单”精准招商,常态化上门拜访对接,动态化更新项目推进情况,避免“满山遍野盲目乱跑”的情况。与越南老街省、海防市组建联合招商小分队,先后赴国内珠三角、长三角开展招商邀商3次,赴越南胡志明市、老街省开展招商邀商2次。截至目前,全州“一把手”外出招商活动52次,拜访企业约222家,促成项目签约49个,投资额共58.93亿元,促成项目落地16个。今年1至5月,全州共引进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133.17亿元,同比增长1.99%,新签约投资500万元以上产业招商项目99个,协议资金95.60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及以上项目22个,协议资金74.68亿元;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3个,协议资金35.60亿元。预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450万美元,完成省级年度目标的32.14%。三是构建招商“网络”。优化招商专班,围绕建设沿边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出台《河口沿边产业园精准招商攻坚行动工作方案》,按照“专责、专注、专业”的要求,组建8个招商专班,梳理448家目标企业开展“敲门招商”“精准招商”;强化市场化招商,出台并完善市场化招商奖励办法,发展招商代理机构8家、聘任招商大使23人;拓展商协会招商渠道,不断深化与商协会的招商联动,积极推动与省级异地商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红河州驻(外省)招商联络处“挂牌”工作,着力构建覆盖全国的招商网络。
五、关于解决链上企业难题的建议。一是深化重大产业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州发展改革委通过“两上四服务”工作机制,以上门对接企业需求、向上争取政策资源为抓手,通过主动服务靠前谋划、精准服务靶向施策、高效服务提速增效,构建起“政策解读—申报指导—跟踪服务”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聚焦企业诉求,匹配服务资源,强化全要素保障,形成政策供给、申报指导、过程跟踪、要素支撑的一体化服务矩阵,为项目建设与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高质量服务保障。二是构建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围绕“日、周、月、季、年”全方位服务模式,州工信局全力打造“红企互动、红企驿站、红企沙龙、红企讲堂、红企联盟”等五个服务品牌。截至目前,“红企家园”平台累计收到企业诉求38个,累计办结诉求36个,评价满意度100%,未收到低星评价;共收集各科室、各事业单位“红企沙龙”活动计划17个,6月、7月已开展“红企沙龙”活动2场、“红企讲堂”1场。共收到十三县市工商信局围绕企业服务品牌打造情况工作总结13份、简报5期、召开座谈会13次、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46个、已解决16个(其他问题尚在解决中)、收集企业反馈的意见及建议42个。
感谢你们对红河州中小企业集群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