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516-74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11-16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8号建议的答复

普兴华代表:

  你在红河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建议》第178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州各职能部门按照“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对接、要素趋同、流转顺畅、城乡统一、待遇互认”一体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推动农业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一、以政策为引领,不断规范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

  我州20世纪80年代,农村就涌现出一批“贩运户”,他们就是农村经纪人的前身,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纪人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这支队伍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必然结果,但由于当时农村经纪人大多是自发形成,以单打独斗的个体经营为主,季节松散型、家庭单干型所占比例较大,合伙型、公司型等经纪人实体较少,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和交流,市场信息不够灵活,缺乏现代营销手段,缺乏自律管理及权益的自我保护机制,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规模小,经营信誉、经营资质、抗风险能力等都比较低。为强加农村经纪人的组织管理和职业资格认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于1995年10月26日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经纪人管理办法〉的意见》;2003年,人社部、农业部联合制定了《农产品经纪人国家职业标准》,但因我州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鉴定机构,加之没有农村经纪人职业鉴定的专项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2005年,经过全国供销总社及省供销社职业鉴定中心批准,红河州供销社建立了农产品经纪人职业技能鉴定点,正式开始引领和发展农村经纪人职业技能培训和认定工作,通过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引领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产业链收益。近年来,通过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村经纪人逐步由无序向有序、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特别是以农产品经纪人为主的农村经纪人几乎覆盖了农业生产与经营的方方面面,生产经营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为进一步规范农村经纪人等职业鉴定标准,目前,人社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有关工作的通知》,表示将分步取消水平评价技能人员资格76项,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接受市场和社会认可与检验,这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的一场革命,有利于破除对技能人才成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制约,促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12年以来,连续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总要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争取项目遴选培养了一大批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家庭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等为主体对象的新型经营主体。这支队伍发挥着农村经纪人的重要作用,他们文化层次高、见识广、信息灵通,品牌意识强,在自身合法经营,增收致富的同时,能够带动周边发展、搞活流通;他们不但走上了“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还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优化了农副产品与大市场大流通的合理配置,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向社会化大生产的快速发展。

  二、把握新要求,多措并举实施农村经纪人职业技能培训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首先要解决增收的途径问题,也就是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的问题。2005年以来,我州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精神,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认真组织开展了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开展了职业资格认定,形成了以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引导农村经纪市场规范发展的新格局。

  (一)实施农产品经纪人技能培训及资格认定。据调查统计,我州约有生产经营型从业人员11.2万人,专业技能型从业人员50.5万人,专业服务型从业人员2.7万人。为推动产业化发展,有效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村经纪人的综合素质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2005—2019年,州级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省、州培训项目支持,先后投入各类培训资金8672.75万元,开展农产品经营大户、农村种养殖大户、农业科技人员、乡村干部及供销社系统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加工等行业人员培训23.784万人,获得农产品经纪人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有1.197万人。其中,农业农村部门争取“中央阳光工程”项目资金8167万元,开展了农机手、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员、蔬菜、花卉、园艺、水果、橡胶工等10多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创业理论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经纪人职业规范、农业政策法规等,培训人数达21.6万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得初级农产品经纪人资证书的2530人;州供销社系统争取资金505.75万多元,先后举办农产品经纪人培训94期,人数达9440人,并取得农产品经纪人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县市供销联社共举办乡村流通实用人才培训班544期,培训21854人。多年来,这支队伍活跃于全州城乡接合部、农村的生产、流通、销售等多个领域,跻身于州内外各大市场,为发展我州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商品流通、解决农民买难卖难、助农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除了一大批像张跃伟、姜森跃、童锋、李玉华、白福、李家惠等致富带头人和领头雁。

  (二)培育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新型职业农民及高素质农民具备从事经纪活动的专业技能,他们在农产品生产、流通、运输等方面经验丰富,经营管理能力强、文化水平高、市场信息灵敏、带动作用明显,发挥着农村经纪人的替代作用。全州农业部门以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为导向,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操作、观摩交流等方式,把产品质量安全、市场营销、政策法规、经营管理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知识纳入培训内容,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于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经纪人队伍。2013—2019年,全州农业农村部门争取中央和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资金2770万元(中央2443万元、省级327万元),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1680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评审和资格认定的1万余人。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400人次、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5360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800人、专业技能职业型农民1840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1280人。通过教育培训、生产实践、参观学习、跟踪服务等全方位保育式的培育,实现了农村经纪人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迈进,从普通农民成长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2020年,全州计划培养高素质农民1500人。

  (三)多渠道开展职业技能素质提升培训。在农民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方面,我州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施贫困地区涉农技能扶贫培训。围绕扶贫攻坚产业发展规划,以4个深度贫困县为重点,把村组干部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到州内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现场培训,加快了脱贫步伐。2016—2019年,争取州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62万元,完成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涉农技能扶贫培训2783人。其中,2019年,争取州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0万元,重点选取金平、元阳两县村组干部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种植、养殖技能扶贫培训435人。2020年,争取州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65万元,计划在13县市开展种植、养殖技能扶贫培训650人。二是选送农村实用人才到省内外学习培训。2018年,选送了31名村党支部书记、返乡创业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分别赴上海市农广校、玉溪市大营街、河北省星光村参加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2019年,瞄准红河州2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选送165名村组干部及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参加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在广东平甫村、云南玉溪大营街等地举办的乡村发展与治理和创业富民培训。同时,还选送了3名种养殖大户参加省农广校举办的职业经理人培训,理论培训完成后,组织出国到新西兰参加了交流学习。2019年9月以来,组织遴选全州122名青年农场主报名参加中国慈善联合会举办的“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报名人数居全省第一。报名学员参加为期5个月的网上在线学习后,由校方推荐10名以上优秀学员到清华大学参加一周的教学培训。三是实施农村劳动力短期实用技术培训。2016—2018年,全州农业部门紧紧围绕“三大板块、六大产业”发展规划,利用冬春有利时机和农业重要时节,开展水稻、玉米、水果、蔬菜、茶叶、花卉、甘蔗、橡胶、中药材栽培管理以及畜禽饲养管理等实用技术培训20.76万人次。

  三、顺应新形势,健全完善农村经纪人管理制度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气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要与建立农民分享产业链利益机制相联系。红河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了《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人才培养方案》《红河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红河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文件精神、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制定了《红河州“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年)》《红河州供销合作发展规划(2016—2020年)》,并成立了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13县市先后成立了农产品经纪人协会36个,在红河州农产品信息网上建立4352人的农产品经纪人数据库,对优秀农产品经纪人进行跟踪问效。州农业农村部门建立了以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为主体,农业科研院校,农业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为补充的农民培育管理体系,指导13县市研究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评审认定,颁发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他们不仅是生产者,还是架设在农民、城市和市场之间的经济桥梁,更是活跃在农村经济、科技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四、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信用分类管控

  为更好地维护农村经纪人的合法权益,我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作为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切入点,各职能部门发挥积极引导、组织培训、政策宣传、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从加强“放管服”政策落实,从市场准入、证照办理、行业服务等方面提升了服务质量,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活动中,各级农业政策法律科室、农产品检测中心、农业植保植检站、农业环保工作站、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等单位从农产品生产、农产品产地与流通检疫、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督及农业纠纷协调等方面加强了信用分类管控。

  感谢你对我州乡村流通实用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年10月25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