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之窗》杂志发表中共红河州委书记赵瑞君署名文章《凝心聚力绘制红河高质量发展实景图》,本网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凝心聚力绘制红河高质量发展实景图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将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紧紧围绕“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开创发展新局面”这个总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红河发展新局面。
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红河州作为后发展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重心放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以产业振兴积蓄发展动能。我们将立足资源禀赋,紧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赛道,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六项行动”,把路衍经济、流域经济、低空经济、旅居经济打造成动力源,构建具有红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全产业链思维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王牌。强化种业端,持续巩固好鲜切花、红米、蓝莓等种业培育方面的优势,力争在更多品种、品类上取得新突破。抓实种养端,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动中药材、高端水果、畜禽等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开拓市场端,引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农产品供给,提升市场竞争力。培育加工端,推动肉牛、生猪、蔬菜、咖啡、水果等向产业链后端延伸,扩大增值空间。提升品牌端,坚持市场化方向,持续打响“红河九红”、红河蓝莓等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发挥好有色金属储量、产能等方面的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绿电+先进制造业”,做精以锡、铜、铅、锌、铟等为基础的高端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不断提升重点资源型产业能级。依托泸西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端铝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开展跨境产能合作,推动硅光伏产业提质升级。夯实黄磷产业基础,加速磷化工产品更新迭代。建好弥勒低空经济产业园,以“应用牵引制造”,全产业链发展通用航空装备制造,打造全省低空经济样板。
以新业态释放文旅消费动能。用好文旅资源纵深广、底蕴厚、元素多等比较优势,加快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培育“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全龄游”新业态,构建差异化、独特化体验场景,推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红河具象化。系统推进建水西庄镇、元阳阿者科村等一批旅居名村建设,擦亮“旅居红河”品牌。深化与周边国家跨境旅游合作,打造便利化高品质入境游路线,促进入境游扩量提质。深度打造建水紫陶里、河口异域风情街等一批特色街区、网红打卡点,增强旅游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以优质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健全政企常态化交流机制,持续用好“政企面对面”联动“局长坐诊接诉”“上门巡诊问诊”等沟通机制,主动靠前服务、助企纾困,打造“贴心服务、真心办事、放心投资”的红河营商品牌,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确保民间投资占比保持在55%以上、产业投资占比保持在60%以上。
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红河州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对外开放是最突出的发展优势。我们将立足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点、线、面协同发力,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文章,不断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点”上激发口岸活力。加快智慧口岸建设,推动“运抵直通”、“一次性缴费”等通关便利化改革,提升口岸承载能力和辐射力。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释放各类平台政策叠加效应,推动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与沿边产业园区等平台协调联动,巩固拓展沿边产业园区“一园三片区”口岸腹地一体化发展成果。
“线”上拓宽流域经济合作渠道。加快推进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中越标准轨铁路建设,着力构建内联外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综合网络,深化跨境物流运输“两到底一平台”模式改革试点等成果运用,深度融入中老经济走廊、昆河经济走廊联动发展。积极推进中越红河流域“7+8”合作平台和机制建设,优化跨境投资等制度改革,助推红河流域中越经贸发展。
“面”上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深化央地协同、东西协作、内外联动,推进“研发在东部、生产在红河、市场在东盟”或“研发在东部、资源在东盟、生产在红河、市场在国内”的双向产业链条,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红河州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我们将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低碳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持续推动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生态系统保护,造就更多马鞍底蝴蝶谷等生物多样性典范。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进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打造更多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坚决守护好绿美红河秀美山川。
坚守污染治理底线。抓实中央及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善滇南中心城市大气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大固体废物和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加强重点湖泊、河流保护治理,确保异龙湖水质如期脱劣。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造元阳哈尼梯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高质量推进省级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企业节能改造和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创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红河州民族众多、边境线长,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责任重大。我们将把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边疆治理的底线要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三话六学”等主题实践,用好长街宴、乐作舞等增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载体,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打造49个边境幸福村升级版,提高沿边地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广蒙自蓝莓“622”、弥勒小河边村三产融合等利益联结模式,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抓好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全面筑牢边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体系,全面提升稳边固边能力。巩固拓展“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红河模式”,健全完善“十户一格、五网一体、三级联调”基层治理机制,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叫应、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等机制,抓实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运用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在深度谋、科学统、扎实落上下功夫,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红河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