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个旧市贾沙乡党建引领聚合力 荷田飘香绘“同心”

发布日期:2025-10-14 信息来源:红河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号:[ ]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群山环抱中,个旧市贾沙乡普洒河村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生动实践。这里,万亩荷田不仅是生态经济的金名片,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课堂;温泉氤氲间升腾的不仅是水雾,更是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从“党建+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到“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的暖心行动;从墙绘上跳动的民族符号,到议事亭里共商发展的热烈讨论,普洒河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五个认同”,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这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寨,正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文化联创,让“三个离不开”思想扎根沃土,用“党建红”守护“团结绿”,以“发展金”托举“幸福梦”,在红河大地上谱写着新时代“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壮美篇章。

党建引领,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引擎

普洒河村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凝聚民族团结共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村党总支及各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定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确保党的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组建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通过“集中+入户”宣讲的方式,深入宣讲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好用好村内习语步道、党建广场、学习亭等场地,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宣传力度。

产业振兴,激活共同富裕的源头活水

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标,全力打造“稻香荷田”品牌,促进群众增产增收。不断发展壮大莲藕、红桃、姜柄瓜等特色优势产业,2022年7月普洒河姜柄瓜成功认证为有机农产品,2023年普洒河姜柄瓜成功纳入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目录。成立个旧市贾沙乡时令新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总支+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形成果蔬种植、包装、销售的规模性农副产品经济链。2025年,姜柄瓜总产值达480余万元,小小姜柄瓜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小金瓜”。利用村庄秀丽风景、多彩墙绘、自然资源等,稻香禾田温泉已打造“温泉+景区”“温泉+康体”“温泉+文化”的“温泉+N”产业业态,既为游客提供泡温泉、品文化、享康养等多元休闲体验,又吸纳了周边群众就近务工增收。

治理创新,构建多元共治的和谐生态

以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着力提升村庄人居环境,拆除村庄及周边的乱搭乱盖、违法违章建筑、农村破旧危房等,累计完成危房拆除152.36平方米,屋面改造2300平方米,新建污水处理池1座、污水主管1000.78米、污水户管1900米。整合党员、村组干部、群众等多方力量,建立党员网格员骨干队伍,定期入户走访,及时掌握各族群众的需求和动态,妥善处理可能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问题。同时,充分发挥群众自治力量,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充分发挥村庄治理的主人翁精神,主动加入到村子的建设和管理中来。通过村民议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不断规范村组环境卫生、公共空间、垃圾处理等,形成“人人共管、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