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绿春县团结奋进“团山村” 同心绘就“同心圆”

发布日期:2025-07-17 信息来源:红河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号:[ ]

走进团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屋舍和洁净的街巷。这个由33户人家组成的村落,汉族、哈尼族、彝族比邻而居、和谐共处。近年来,绿春县大水沟乡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乡村全面振兴同频共振。

共育团结产业,同奔富裕之路。绿春县团山村以产业兴旺为基石,积极探索产业多元化,为民族团结铺就致富路。团山村除了传统种植的澳洲坚果、八角、胡椒外,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新路子,发展野生果蔬驯化,环村实施梯田果蔬套种,种植羊角果、三丫果、甜菜、臭菜等特色作物。为羊角果量身打造“党支部 + 农户 + 市场”的种植营销链,为三丫果适配“果商 + 农户”的包产包销农旅融合模式,将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全村共发展野生果蔬种植86余亩,2024年带动村民户均增收4600元。各族群众在经济融合中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情谊,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劳动,共享发展成果,真正实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共融民族文化,凝聚团结之心。团山村33户村民都能熟练运用汉语、哈尼语、彝语交流,3个民族虽然有不同的风俗,但是大家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遇到问题则通过院坝会、火塘会共同商议、共同解决。春节期间,大家一起贴春联、走亲访友,不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每年“二月二”,全村不分彼此,共同祭庙神,实现民俗深度互通;祭龙时节,3个民族互赠象征幸福安康的“龙蛋”、香甜的糯米粑粑等,搭建起理解与共融的暖心平台;每逢节庆,各民族欢聚一堂,同跳非遗舞蹈同尼尼,“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大家庭氛围日益浓厚。

共建美好家园,树立文明新风。团山村各族村民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将革除陋习、美化环境写入村规民约,以家家户户的“小美”汇聚成村庄集体的“大美”。村民们自发栽花种树、见缝插绿,独具匠心地利用废弃木墩改造成花盆,栽种花草、培育果苗,让村庄充满韵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卫生整治 + 收家治家”行动,引领村民每周定期开展全村大扫除,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蔚然成风。在共建家园的过程中,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提升了村庄的颜值,树立起团结奋进、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在绿春县团山村,33户不同民族的村民共同奋斗、共享文化、共建家园,生动诠释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