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河州专题专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

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征文摘编

文章来源:红河州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21/06/30 14:52

浏览次数:

  【按】2021年5月7日,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征文活动的函》,要求在2021年7月15日前组织开展2021年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征文活动。近2个月来,州级相关部门和全州乡村振兴系统,集中组织报送了一批征文,部分征文的主题较为集中,联系实际紧密,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操作性。现将拟上报的部分征文摘编如下,供学习参考。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必须在“巩固——拓展——衔接”这三个关键词上下功夫。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注重线下与线上结合、监测与帮扶结合,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要拓展脱贫攻坚成效,正确处理“四个同步”,即产业帮扶与就业帮扶同步发力,群众内生动力与人的全面发展同步实施,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与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同步推进,低收入人口帮扶与欠发达地区城乡融合同步突破,从而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促进共同富裕。三要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特别是抓好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帮扶政策、工作方法和攻坚精神的衔接,全面开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州乡村振兴局 李熙)

  乘势而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重心的转变是关键。一要注重政策机制过渡,继续用好扶贫政策,继续选派好驻村工作队,加强乡土人才建设,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二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抓住“关键少数”,注重培养提高,严管厚爱并举,为治理有效提供保证。三要纵深推进产业发展,因地制宜谋划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产业兴旺夯实基础。四要持续培养村民意识,唤起群众对文化的认同感,为乡风文明注入源头活水。五要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科学制定乡村振兴规划,补齐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为生态宜居提供正确方向。(蒙自市草坝镇政府 刘怡阅)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推乡村振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一要坚持规划引领,分层分类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建设规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美丽乡村创建规划等“多规合一”,提升规划的实用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层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避免“一刀切”带来的弊端。二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硬件基础。目前,泸西县已建垃圾终端处理发电厂,弥勒市应合理利用这个优势资源,在重点乡镇建设大型垃圾中转站。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督促加快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三是聚焦重点任务,补齐人居环境短板。聚焦厕所革命,加大改厕技术培训力度,力争实现行政村卫生公厕覆盖率、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均达100%。聚焦村容村貌提升,探索建立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机制。聚焦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分步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等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四是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宣传人居环境提升的先进典型,打造党员“先锋队”和老干部监督劝导队,制定考核评价机制,营造共建共享氛围。(弥勒市政协委员联络委员会 任晓庆)

  不断挖掘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 推动乡村振兴,需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一要选拔驻村工作队。合理设置权责边界,优化第一书记、工作队与帮扶村的匹配度。完善乡村治理结构,为驻村工作队发挥作用提供保障。二要组建乡村振兴专干组,根据村情实际精准选择更切实可行、更高优先级的工作,避免出现全线铺开、粗放推进的大开大合式乡村振兴。三要引导农村人才回流,以农村改革红利吸引返乡人员创新创业,拓展乡村人才事业发展空间,提高乡村基础教育水平。四要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石屏县审计局 李玉龙)

  党建引领建设“四个品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屏边县湾塘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努力探索实践,打造苗岭山寨党建品牌、苗岭山寨经济品牌、苗岭山寨文化品牌、苗岭山寨乡村旅游品牌,促进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一是党组织把关定向打造苗岭山寨党建品牌。“头羊”引领脱贫攻坚,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骨干负责、群众参与”的服务治理模式。二是培植特色产业打造苗岭山寨经济品牌。发展主导产业,扶持传统产业,培植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加强思想引导打造苗岭山寨文化品牌。创建评选“最美村庄”“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最美媳妇”,推进乡村文明。重视文化宣传,创作优美动听的《湾塘恋歌》,助推美丽湾塘建设。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发展“苗岭山寨”乡村旅游夯实文化基础。四是发挥资源优势打造苗岭山寨乡村旅游品牌。(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饶培辉)

阅读下一篇

习近平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