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河州专题专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动态

红河弥勒:探索发展“庭院+”模式助农增收

文章来源:红河州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23/04/12 11:18

浏览次数: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立足当地实际,突出乡土气息,积极引导农户通过整合房前屋后空余土地,盘活村内闲置庭院,采取“庭院+种植”“庭院+租赁”“庭院+农旅”的方式发展庭院经济,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助农增收路。目前,庭院经济已推广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内容涵盖种植养殖、生活服务、手工作坊、休闲旅游等行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庭院+种植”让“方寸地”变“增收园”

  因地制宜编制村庄发展规划。依托“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把发展庭院经济的理念融入村庄规划编制全过程。采取组建一个编制组、发出一份倡议书、送上一封邀请函、召开一次座谈会、开展一轮实地调研等方式,充分调动回乡干部、乡贤能人、党员群众参与到村庄规划编制中来,为规划家乡、美化家园建言献策。组建“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专班,强化事前培训、事中指导、事后审定,确保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为下一步发展庭院经济打下基础。

  因村施策选准主导产业。在科学规划村庄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地自然资源、发展定位和特色文化,因村施策选准主导产业,发展一批有基础、有潜力、有市场的“土特产”作物,把房前屋后变成村民“菜篮子”和“增收园”。西三镇戈西村委会210户农户利用闲置“方寸地”种植蔬菜“铁头白”,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因户施策激发内生动力。坚持“一户一策”合理发展,调动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等力量,进村入户梳理户情,分析研判“谁家适合发展庭院经济”“要种植什么”等问题,确保有条件、有意愿发展庭院经济的脱贫户100%能发展,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朋普镇矣厦村鲁琼英户,全家共3口人,户主鲁琼英患有长期慢性病,出行不便,两个孙女均为在校学生,整户无劳动力,收入来源主要靠低保金、养老金等转移性收入。镇村干部立足户情实际,了解到鲁琼英喜爱栽种多肉后,为该户量身定做“庭院+多肉”的帮扶措施,2022年鲁琼英实现增收6700元。

  “庭院+租赁”让“村老屋”变“聚宝盆”

  依托优势资源推动。依托弥勒市得天独厚的气候、温泉资源及生态园景区优势,着力打造乡村庭院经济旅游示范点。在乡村旅游发展较成熟且集中的弥阳街道小太平村、梅花温泉社区,西三镇可邑村等村寨,由村组干部牵头,将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农户的闲置庭院转租给农户或企业进行保留原生态乡土特点的翻新改造,并引入住宿、餐饮、娱乐等业态,让“沉睡老屋”焕发新活力。目前,可邑村每户闲置老宅实现户均资产增收2至4万元,50%以上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强化人才支撑带动。大力开展“人才回引”行动,鼓励企业家、农业科技工作者、致富能手、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在大理从事民宿经营多年的乡土人才田静回乡后,在法依哨村购买老屋1户3栋,租赁闲置老屋2户6栋,租赁闲置“方寸地”20 余亩,融入艺术文化将老屋改造成“有风的小院”,示范带动该村民宿、餐饮起步发展。小太平村柳向军带头租借民房发展了第一家民宿,如今已带动全村发展民宿、特色餐饮11家,年营业额户均达40余万元,带动本村6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万元。

  引进龙头企业驱动。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将闲置土地、资产“打包”租赁给有实力、成规模的龙头企业进行开发,让“小庭院”融入产业“大集群”,增强经济效益,村集体、企业、农户“三赢”。竹园镇赵林村采用这一模式发展庭院经济,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7.5万元提升到21.5万元,实现户均增收8000余元。

  “庭院+农旅”让“小业态”变“大产业”

  一体化发展庭院旅游带。以全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契机,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托境内4大特色小镇及旅游景区等景点优势资源,以“庭院+休闲”“庭院+民宿”“庭院+餐饮”“庭院+采摘”等模式,打造乡风乡韵与乡情乡愁相交融的“沉浸式”乡村体验游,带动旅游景点周边农户利用闲置庭院、闲置房屋、闲置空地发展民宿、农家乐、烧烤、小超市、小吃店等促增收,“一院一业”庭院经济业态逐步凸显。

  多元化延伸庭院产业链。成立供应链产业链专班,强化统一规划布局,通过多元素结合、跨业态融合,积极延伸一、二、三产业链条,不断丰富发展业态,推动庭院经济由单一种养、旅游等模式向龙头企业引领、庭院加工等多元化融合发展转型。福城街道小河边小组依托该村发展较成熟的玫瑰种植产业,发展“浪漫乡村旅游”后,又引领带动80余户农户购买烘干机,以“家庭作坊”模式自己烘焙花茶,通过各大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解决了鲜食玫瑰不宜储存等后顾之忧后,小河边鲜花价格由5元/公斤提升到了10元/公斤,亩均产值达2万元/亩,年人均收入突破6万元。

  常态化宣传庭院好风景。通过投放广告、拍摄小视频、制作宣传画等方式,常态化宣传弥勒市的人文美景,让稻浪、麦田、桃花等过去习以为常的田园景观,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让庭院深处也有好风景成为共识,以前单纯的农作物也变身为旅游看点,农户既“卖产品”又“卖风景”。

阅读下一篇

聚焦“五个精准”!开远市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