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河州专题专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动态

石屏县小水村提升人居环境 打响乡村振兴“当头炮”

文章来源:红河州扶贫办

发布日期:2020/08/04 10:44

浏览次数:

  小水村隶属石屏县异龙镇小水村委会,曾是异龙镇城郊接合部环境脏、乱、差、堵等问题突出的典型村之一。自今年3月6日正式启动拆临拆违大清理大整治攻坚行动以来,该村突出党建引领村庄规划,注重“清、治、建、管”统筹推进,建强了基层党组织、拆出了发展空间、建起了美丽家园、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文明乡风落地开花,为推进城郊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支部引领乡村规划,“划”出美丽乡村。一是以航拍图为底板,由镇规划、交通、项目等工作人员组成工作专班,负责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组织村理事会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充分讨论村庄建设发展规划,形成务实、管用、群众认可的乡村规划成果。广大村民成为村庄规划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实践者,成为村庄环境提升的明白人、带头人。二是遵循“田园风光是农村最美的风景,蔬菜林果是农村最好的绿化”思路,宜菜则菜,宜果则果,用最小的投入做好村庄绿化、美化,保持农村乡土气息,让人记得住乡愁。三是将“破旧废弃房屋”及“风貌不协调临时建筑物”纳入整治范围,以畅通村内主干道、打通“肠梗阻”为重点,疏通堵点,理清村庄脉络,还原村庄秀美肌肤。

  党群干群齐心协力,“清”出和谐乡村。一是党员“优先”。村“两委”干部划片包干,村党总支书记亲自带头抓,支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先走一步,想在前干在前,全面开展清理危旧房屋、临时建筑、不协调建筑、违章建筑“四清”行动,形成了“我是党员我先拆”的示范带动效应,树起了拆危拆临的标杆。老党员杨有才率先拆除挡路的3层钢筋混凝土房500多平方米,村民代表彭昌带头清理自己宅基地上的柴草杂物,并退让宅基地2米作为村庄道路。二是村民自主。成立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五老”人员组成的理事会,研讨本村的拆除方案,分组分片具体负责政策宣传、调解矛盾纠纷、协调拆除等工作,在“收好东西扫好地”基础上,组织群众开展治理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粪污乱排、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五治”行动,清理生活垃圾480余吨,埋设污水管道1360米,村庄“两污”实现有效收集治理。三是群众参与。村内各类代表、乡贤及村民主动参与拆建工作,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大清理大整治变成了群众的大比拼大比武,形成了你能拆我也能拆,你敢拆我更敢拆的良好氛围。

  完善村庄公共设施,“建”出宜居乡村。一方面明确整治方案。由镇、村、组工作人员组成专班,以打通村内道路死角,保障群众出行;以治理乱建乱堆,改善村庄环境;以拆除空心房,整合土地资源;以拆除危(旧)房,消除安全隐患等为重点制定本村具体整治方案。另一方面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推进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庭院、小广场,公共道路、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完善垃圾污水收治体系的“五小三公一体系”建设。目前,共拆除清理违章、不协调、老旧房屋431处21800多平方米,打通村内道路4.3公里,路面由1米左右扩宽到4.5米,修建停车场5200平方米,新建或改造卫生公厕3座,新建小花园、小果园、小庭院、小广场、小花园23处,改造完善了党支部活动室和村史馆等村民公共活动场所,村庄“颜值”和“内涵”明显提升。

  注重乡风文明,“育”出文明乡村。一是收集整理村庄发展历史脉络,梳理近代以来乡贤名人和红色据点故事,建成以村史馆、党支部为主的红色教育基地,定期不定期开展党史党性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二是组建了巾帼志愿服务队和“五老宣讲团”,组织开展“写家训、晒家风”、最美家庭、文明卫生户评选等活动,小手拉大手,联合小水小学开展“文明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生活、健康生活,实现村庄软、硬环境的双提升。三是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理事会牵头制定完善村规民约,严管私搭乱建、严控村庄整体风貌;收好东西扫好地,建立村级卫生公约,划分户责任区,实行门前“三包”,把人居环境整治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健全完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规范农户客事宴请,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阅读下一篇

全省“百名好支书”张雷让“老赖村”变“信用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