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
《红河州“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11月28日
(本文有删减)
红河州“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概述
(一)规划背景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促进全州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国家相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发展战略,现代物流业在国家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都承担着重要角色。红河州地处“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面向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重要前沿,根据省委、省政府以及州委、州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州正努力建成全省面向东盟开放的重要交通枢纽以及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节点。随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国(红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建设,红河州的发展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有助于促进全州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释放。为全面落实好州委“13568”工作思路,加快构建独具红河特色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推动全州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有必要编制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全域,包括4市9县,分别为: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市、泸西县、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屏边县、金平县、河口县。
(三)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2021—2025年。
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1. 区位条件逐渐凸显
红河州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是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以及中国—东盟两大市场的结合部,滇越铁路、泛亚铁路东线、南昆铁路客运专线3条铁路穿境而过,通过泛亚铁路东线,可直连中欧线和中亚线,已逐步形成向国际、国内拓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同时,红河蒙自机场、元阳民用机场、弥勒至蒙自铁路和元阳至绿春、金平至金水河、河口至马关等沿边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将全面形成云南省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国际通道。
2. 经济态势平稳上升
“十三五”时期,全州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经济总量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三位。2020年达2417.48亿元,跃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位,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5.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2.3%)2.9个百分点、全省(4.0%)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4.78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940.45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132.25亿元,增长4.4%。总体来看,全州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结构逐步优化,第三产业显著提升,为现代物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物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如图2-1所示。
图2-1 2015-2020年红河州地区生产总值
3. 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十三五”以来,全州产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20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4.4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5.9%;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持续推进,工业增加值603.09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9.7%。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州物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物流市场的迅速壮大。同时,全州积极发挥区位优势,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着力推进各产业协调发展,通过构建“一核、一带、两廊”的产业空间布局,充分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极大促进了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集聚效应的提升。
(二)发展成效
1. 物流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十三五”以来,全州现代物流业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如图2-2、2-3、2-4所示。
图2-2 2015-2020年红河州物流业增加值
图2-3 2015-2020年红河州公路货运量
图2-4 2015-2020年红河州公路货物周转量
2020年,全州物流业增加值为145.18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72.55%,“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长11.1%;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6404万吨,货物周转量2100282万吨公里,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51.1%、72.4%,“十三五”以来年均分别增长11.7%、14.4%。
同时,全州邮政行业及对外贸易发展迅猛,2020年,邮政行业完成业务总量(含各类快递业务)8.69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302.3%,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8.7亿美元,较“十二五”末增长357.9%。
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突出
“十三五”以来,红河州物流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公路方面,高速公路跨过红河南岸、新增通车里程近500公里、总通车里程达1045公里,实现了全州所有县市100%通高等级公路、乡镇100%通畅、建制村100%通畅以及12个县市政府驻地至蒙自“三小时经济圈”、蒙自至昆明2.5小时到达的目标;铁路方面,境内电气化铁路通车里程达317公里,玉蒙、蒙河铁路、南昆客专已通车运营,建水、个旧、蒙自、屏边、河口等5个县市通过电气化铁路连接,弥蒙高铁即将建成通车;航空方面,弥勒通用机场建成通航,红河蒙自机场历经21年终获批复并开工建设,元阳民用机场预可研报告通过评审;水运方面,全州境内共有水域四级航道91.2公里,六级航道39公里,等外航道338.88公里,渡口56道。
3. 物流园区建设运营成效初显
“十三五”以来,红河州物流枢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其中,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速推进,红河陆港型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前期工作稳步开展;红河综合保税区建成投运,并入选首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统筹规划建设辐射滇南地区的蒙自大物流园片区云南新亚太物流港,逐步形成集电子商务、物流运输、冷冻冷藏、劳动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物流园区。云南能投物流与越南合作海外仓挂牌运营。建成红河州(蒙自)智慧物流产业园,顺丰、京东等多家知名物流企业入驻,形成集仓储配送、信息服务、平台交易等为一体的物流产业基地。
4. 物流企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截至“十三五”末,红河州拥有A级物流企业8家,较“十二五”末增加6家。其中,4A级6家,2A级2家,红河州顺通物流有限公司完成3A到4A的升级。同时,已有京东汽车商城、百世汇通、顺丰速递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入驻红河。总体来看,红河州物流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
5. 物流产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全州智慧供应链、跨境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物流新业态发展迅速。其中,云南高特智配仓储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新仓储、冷链服务、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第三方智慧仓储公司,已成为仓储物流一站式服务的新型智慧仓储;开远市高端花卉采后处理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等项目的开工建设,为全州冷链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元阳、弥勒等11个县市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项目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正式营运,入驻企业145户,实现销售额6.68亿元,极大地提升了红河州跨境物流、电商物流的服务水平。
(三)存在问题
1. 物流基础设施缺乏统筹,规划引领作用尚未有效体现
红河州区位优势突出,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高位统筹规划,全州集疏运体系尚未形成,物流园区尚未形成规模化运营,仍呈现“小、散、弱”的发展特征,突出体现为政府规划引领的作用未能有效体现,重点物流项目推进缓慢,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运营方式较为粗放、运输方式间衔接不畅等问题。
2. 物流产业发展支撑不足,可持续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全州对现代物流业的财政扶持、用地保障、行政审批、招商引资等配套政策跟进缓慢,带动性和支撑性强的重大物流项目落地较少。物流资源相对集中在蒙自、个旧、河口等物流能力较强的地区,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导致资源利用率整体偏低,甚至出现恶性竞争;而绿春、屏边、红河等地区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物流规模偏低,缺乏流通对接能力,区域间协作困难,物流业发展水平与蒙自、个旧、河口等地区差距明显,全州物流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
3. 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不足,物流人才引进机制有待完善
红河州物流市场缺乏大型龙头物流企业引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企业偏少,大部分物流企业是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而来,资本构成比较单一,仓储设施陈旧零散,资源整合能力较弱,网络化、系统化的经营模式尚未形成,专业服务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在全州大力发展的电子商务领域,引领行业发展的主力军仍然是中小型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同时,红河州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供给总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四)面临形势
1. 多重战略叠加为全州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面向环印度洋地区开放、滇中城市群一体化、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加快建设以及国家级、省级物流枢纽加速布局,为红河州深化与东南亚及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扩大沿边开发开放规模、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我国西南开放的前沿,促进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2. 优势产业培育为全州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将现代物流业打造成万亿级支柱产业,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全省物流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十三五”以来,红河州着力谋划构建先进制造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文化业、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级产业,绿色能源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烟草产业、房地产业、节能环保产业6个百亿级产业的“5+6”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物流业作为红河州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红河州主抓的重点产业。在此背景下,红河州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已形成以烟草、有色、化工、电力等传统行业为支柱,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新材料等行业为新增长点的产业发展态势,并建成万亩以上规模产业带25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67个,将为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优质的物流资源和充足的货源,并切实有效提高全州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而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重点产业引进对全州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物流业将进入以质量和效益双重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要坚持效率改进、质量提升和创新驱动,提高物流供给质量。红河州依托资源优势,坚持把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建设上,按照省委省政府为红河州指明的建设“三张牌”示范区、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围绕全省水电铝材发展战略布局,以水电铝材精深加工为招商导向,引入发展战略多元、导入性强、附加值高的全产业链企业,加快水电铝材一体化及其配套加工等绿色清洁载能产业在红河州布局生产。特别是,随着魏桥创业集团193万吨绿色水电铝项目落地泸西县,以及有关配套产业的加快引进,全州现代物流业应立足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属性,为水电铝生产力布局配套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提供高效物流服务。
4. 区域竞争加剧为全州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省级层面: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缅甸后,中缅通道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中老铁路2021年底建成通车后,中老泰通道的竞争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广西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凭祥中越通道建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总体来看,在“十四五”期间昆明—河口铁路跨境运输通道的优势将被削弱,全州的跨境物流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
在州级层面:《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各州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红河要高标准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加快建设高水平滇南中心城市,做强个旧、开远、蒙自中心城市,推动弥勒泸西一体化、建水石屏一体化发展。《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做强“中心”、做大“两翼”、做活“前沿”、做靓“名片”、做美城乡、做优“四带”,促进北部县市协同发展,健全完善联动南北的制度机制,开创区域协调、南北联动、差异化协同发展新局面。城市发展格局的提升必将促进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保障、社会事业等方面建设,为红河州物流资源合理配置带来新挑战。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统筹全局、突出优势、重点发展”的思路,以促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核心目标,构建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为维护边疆安全稳定、保障民族团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物流贡献。
(二)主要原则
1.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市场在物流资源、要素配置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融资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氛围,提升物流服务能力,着力构建独具红河特色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2. 集约整合,融合发展。有效整合存量物流资源,提升现有存量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物流与制造业、工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联动融合,实现行业资源集聚。推动干线运输、区域分拨、跨境物流等物流服务资源集聚,加快红河州物流网络高效运行。
3. 辐射周边,合作开放。依托中国陆路通往东盟重要通道的区位优势,立足滇南,衔接滇中,对接越南,完善内联外通纽带功能,深化红河州物流枢纽与周边地区及国家合作,构建陆海联动、内外互济、开放共享的物流发展格局。
4. 创新驱动,技术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物流企业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装备在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推广应用,持续推动物流“新基建”,优化物流运作流程,引领打造“两型三化”的现代物流业。
(三)发展定位
立足红河州面临的新环境及新机遇,充分考虑红河州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进物流基础设施与全州现代交通设施网络、现代产业体系融合发展,将我州建设成为滇南区域物流枢纽、西南地区重要物流枢纽城市、中国面向东盟的跨境物流组织中心。
1. 滇南区域物流枢纽。加快全州物流枢纽与多式联运物流网建设,形成“内畅外通、网络完善、运行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与物流运营服务网络,将红河州打造成为带动滇中、引领沿边地区的滇南区域物流枢纽。
2. 西南地区重要物流枢纽城市。利用通达南北、联动东西的综合交通网络资源,深入挖掘红河州发展潜力,将红河州打造成为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主要城市群及东南亚主要国家的西南地区重要物流枢纽城市。
3. 中国面向东盟的跨境物流组织中心。依托中越国际通道、中老泰国际通道、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国(红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建设,提升国际物流服务水平,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服务中心,将红河州打造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跨境物流组织中心。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红河州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实现建成现代化物流强州的战略目标,在全省物流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物流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到2025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物流成为支撑引领红河州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全州现代物流业总收入达800亿元。物流枢纽及通道等设施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公铁货物运输总量和货物周转总量年均增长10%以上,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年均增长率稳定在22.5%左右,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率达18%以上,货物运输总量实现大幅上升。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到2025年,全面建成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红河陆港型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红河(泸西)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红河空港型省级培育物流枢纽启动建设,基本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在加快红河州现有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基础上,建成4个左右省级物流枢纽(示范物流园区),为红河州物流通道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物流企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红河州物流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5A级物流企业1家,4A级物流企业9家,3A级物流企业5家,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物流市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至“十四五”末的具体发展目标如表3-1所示。
表3-1 “十四五”期间红河州物流业发展具体指标
序号 |
发展指标 |
现状(2020年) |
2025年 |
指标属性 |
1 |
现代物流业总收入(亿元) |
/ |
800 |
预期性 |
2 |
公路货运量(亿吨) |
1.64 |
2.50 |
预期性 |
3 |
公路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
210.03 |
361 |
预期性 |
4 |
邮政行业业务总量(亿元) |
8.69 |
20 |
预期性 |
5 |
快递业务量(万件) |
2253 |
5130 |
预期性 |
6 |
4A级以上物流企业数量(户) |
6 |
9 |
预期性 |
7 |
建成省级物流枢纽(示范物流园区)(个) |
2 |
4 |
预期性 |
四、空间布局
(一)物流通道布局
立足红河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依托州内主要交通干支道,对接蒙昆通道、蒙贵通道、蒙文通道等国内物流通道,衔接中越通道、中老泰通道等国际物流通道,深入推进“北融滇中、南接越南、东进两广、西通缅老”物流通道的建设,促进红河与国内其他地区及南亚东南亚国家之间物资双向流动,构建“衔接区域、接轨国际”物流通道体系。
1. 衔接区域的物流通道
(1)蒙昆通道:依托广昆高速(G80)、开河高速(G8011)、鸡石高速、通建高速、石红高速、G323国道、G326国道、G245国道、S212省道、玉蒙铁路、弥蒙铁路、红河蒙自机场、昆河米轨等交通干线,向昆明方向主动对接昭通、自贡、楚雄、攀枝花等节点城市,构建红河州面向滇中地区,辐射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蒙昆国内物流通道。
Ø 具体线路:
①蒙自/个旧—开远—弥勒—昆明—昭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②蒙自/个旧—建水—石屏—玉溪—昆明—楚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③蒙自/个旧—建水—玉溪—昆明—楚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2)蒙贵通道:依托开河高速(G8011)、弥泸高速、曲靖—开远铁路(规划)、G357国道、G248国道等交通干线,向曲靖方向主动对接师宗、安顺、贵阳等节点城市,构建红河州辐射至长三角地区的蒙贵国内物流通道。
Ø 具体线路:
蒙自—开远—弥勒—泸西—曲靖(师宗)—贵州(贵阳)
(3)蒙文通道:依托蒙文砚高速(G5615)、广昆高速(G80)、砚文高速(G8013)、文山至蒙自铁路、G323国道、G672国道等交通干线,向文山方向主动对接富宁港、南宁等节点,构建红河州辐射至珠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蒙文国内物流通道。
Ø 具体线路:
蒙自—文山—砚山—富宁港—广西(南宁)
(4)蒙普通道:依托建(个)元、元绿、元蔓、勐江绿、元阳民用机场、G553国道、G219国道等交通干线,向普洱方向主动对接西双版纳、临沧等节点,构建红河州辐射滇西地区的蒙普国内物流通道。
Ø 具体线路:
蒙自—个旧—元阳—红河—滇西地区
2. 接轨国际的物流通道
(1)蒙越通道
依托开河高速(G8011)、蒙河铁路、G326国道、G219国道、蔓金高速、金金高速等交通干线,联通蒙自、屏边、河口、金平等州内节点城市,并主动衔接中越通道,构建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蒙越国际物流通道。
Ø 具体线路:
①蒙自—屏边—河口—越南(老街、海防)
②蒙自—金平—金水河—越南(西庄口岸)—老挝(邦货国际口岸)
(2)蒙老泰通道
依托建(个)元、元绿、勐江绿高速和沿边铁路(规划蒙自—普洱段)、G219国道等交通干线,联通蒙自、个旧、元阳、绿春等州内节点城市,并主动衔接中老泰通道,构建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蒙老泰国际物流通道。
Ø 具体线路:
蒙自—个旧—元阳—绿春—普洱—西双版纳(景洪)—老挝、泰国
(二)物流节点布局
按照“统筹全局、突出优势、重点发展”的思路,充分衔接上位规划,依据存量物流资源丰富、发展水平高、物流辐射范围广等原则布局核心物流节点,依托交通区位、物流设施资源、产业优势等布局次级物流节点,以服务县域物流需求及经济发展为目标布局支撑物流节点,构建“核心节点+次级节点+支撑节点”的“137”三级物流节点体系。
1. 核心物流节点(1个):滇南中心城市(蒙自、个旧、开远)。
2. 次级物流节点(3个):河口、泸西、建水。
3. 支撑物流节点(7个):元阳、石屏、弥勒、红河、绿春、金平、屏边。
(三)物流产业布局
结合红河州产业特色、交通区位条件、区域规划等发展实际,以物流通道为骨架,强化各物流节点间相互联系和合作,规划形成“一中心、一门户、两翼、四带”物流产业总体布局,为全州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南部振兴、沿边开放、廊带联动的发展布局提供强力支撑。
1. 一中心:物流产业发展中心——滇南中心城市
覆盖范围: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
发展定位:主要依托铁路货运站、机场等形成物流产业发展集聚区,打造全州物流产业发展中心,重点发展多式联运、保税物流、商贸物流、大宗物流、冷链物流和快递集散。
2. 一门户:物流产业开放门户——中国西部地区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区域性物流门户
覆盖范围:金平县、河口县
发展定位:主要依托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形成沿边物流产业发展集聚区,打造物流产业开放门户,重点发展口岸物流、商贸物流、国际贸易等。
3. 两翼:物流产业发展翼
(1)泸西—弥勒物流产业发展翼
覆盖范围:弥勒市、泸西县
发展定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形成滇南中心城市物流产业发展翼,重点提供面向水电铝材加工一体化产业链的物流服务,建设具有全省影响力的绿色铝工业基地,扎实推动弥勒泸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建水—石屏物流产业发展翼
覆盖范围:建水县、石屏县
发展定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形成滇南中心城市物流产业发展翼,重点提供支撑“绿色能源牌”和“绿色食品牌”打造的物流服务,助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动建水石屏“一湖两城”高质量发展。
4. 四带:物流产业发展带
(1)昆河物流产业发展带
覆盖范围:昆河经济走廊发展带沿线
发展定位:立足蒙昆通道及蒙越国际物流通道,以泸西县、弥勒市、开远市、蒙自市、屏边县、河口县为核心,依托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红河陆港型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红河(泸西)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等物流设施功能优势,加快发展绿色能源、高原特色农业、轻纺、电子信息、出口加工以及其他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产业。
(2)沿边物流产业发展带
覆盖范围:沿边经济开发开放带沿线
发展定位:立足G219国道、省道S212、开河高速等交通干线,以河口县为支撑,联动屏边县、金平县、绿春县,依托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屏边县农特产品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金水河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物流设施功能优势,重点发展跨境冷链物流、边民互市、国际会展、跨境电商、跨境农产品物流及国际多式联运。
(3)红河谷物流产业发展带
覆盖范围: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沿线
发展定位:立足既有的开河高速、蒙屏高速、元蔓高速、建(个)元高速、元绿高速、蒙河铁路、昆河米轨等交通基础网络,主要服务高原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并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巩固拓展红河谷沿岸地区脱贫攻坚成效。
(4)弥建元绿物流产业发展带
覆盖范围:滇南文化旅游经济带沿线
发展定位:立足建(个)元高速、元绿高速以及拟建元阳民用机场等交通基础网络,以弥勒市、建水县、元阳县、绿春县为核心,依托弥勒农产品仓储物流交易综合中心、红河州建水县柑橘冷链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物流设施功能优势,重点发展服务高原特色农业的冷链物流以及服务文化旅游业的旅游物流。
五、主要任务
(一)加快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物流基础设施一张网
加快构建内连滇中、两广、大西南,外接越南、老挝的综合交通体系,推进物流通道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和配套的物流基础网络,尽快形成对内便捷、对外畅通、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物流大通道。完善河口、金水河口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施口岸联检楼、查验货场、联检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快融入中老铁路周边产业布局。推进铁路与企业、公路运输接驳对接。重点推进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三级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基础设施一张网。
(二)强化全州跨境物流体系建设,培育物流产业发展新动能
重点以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为依托,引导物流要素和产业集聚发展,扩大贸易规模,推动跨境物流发展。支持发展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农村物流等物流新业态,打造区域性电子商务物流和跨境物流联动发展示范园区,加快电子商务物流与跨境物流联动发展。依托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加大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支持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要农产品流通节点加大冷链设施投入,加强与河口等口岸的合作力度,发展跨境冷链物流。
专栏1 跨境物流体系建设重点任务 |
1.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物流 以红河州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推动外贸企业与国内国际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销售,促进产销对接,扩大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直邮、保税备货、B2B直接出口、出口海外仓等跨境电商业务。依托中越国际通道、中老泰国际通道班列开行基础,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国际联运”新模式。 2.加强跨境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 抢抓河口口岸列入云南智慧口岸第一批试点契机,推进口岸货场升级改造,持续优化监管作业流程,强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及公铁口岸数据对接,加快河口口岸、金水河口岸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提升系统运用水平,提高通关效率。加强越南跨区域物流便利化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直达河内、海防港等重点城市联运跨境物流建设,推动跨境直达运输试点取得突破。依托中老铁路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加快建立物流、仓储、冷链、配送一体化服务平台,推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国(红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更多产品、商品等依托元蔓、鸡石、通建等快速通道与中老铁路便捷高效“双向流动”。 |
以矿石、钢铁、化工产品、有色金属等大宗工业产品为重点,引导工业企业大宗物资更多转向铁路运输。通过政策扶持、铁路运价优惠等措施,加快培育具有跨运输方式并能承担“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结算”全程服务的工业物流龙头企业。基于中亚班列开行基础,推进中亚班列快速规模化发展,与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实现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云南省国际货运班列品牌体系,并推进实现与中欧班列网络的有效对接。组织开展多式联运试点示范工程,完善海陆集疏运体系,创造公水联运合作机会,重点建设河口北和综合保税区的转运设施,进一步发展中越国际贸易集装箱海铁联运。完善多式联运设施标准化建设,重点推动石屏、弥勒、泸西建设公铁联运无轨站,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减少空载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四)培育壮大龙头物流企业规模,完善物流运营服务一张网
加大对物流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对基础条件好、具备发展潜力,且形成一定规模的A级以上物流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尽快形成有实力的龙头物流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引导“小、散、弱”的物流企业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等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物流管理体制,提高组织化程度,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支持龙头物流企业以兼并联合、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多种融资渠道,尽快壮大规模,形成物流企业集团。在建材、生物、医药、食品、农产品等行业中发展一批专业物流骨干企业,提升物流产业发展规模,带动全州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强州内物流企业同国际、国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推动物流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
专栏2 壮大龙头物流企业规模重点任务 |
1.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龙头骨干跨境物流企业 按照“一中心、一门户、两翼、四带”物流产业布局,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国(红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和重要产业基地等为重点,依托内外物流通道和物流枢纽,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龙头骨干跨境物流企业,支持企业在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心城市、枢纽节点和重要港口布局建设海外仓,引导企业在展示销售、转运加工、售后服务等领域延伸拓展海外仓功能,为中老铁路货物集散提供海外支点。 2.强化现代物流业链精准招商 按照现代物流业全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原则,加快实施物流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引进一批国内外具备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物流企业落户红河州。抢抓中老铁路建设通车机遇,立足现有基础条件,加快融入中老铁路开发建设步伐,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融入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建设物流市场主体的重要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发活力“招大引强”。重点立足中老铁路沿线等特色产业及红河州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壮大一批服务铁路经济发展的物流市场主体,为融入中老国际货运班列常态运行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全流程服务。 |
(五)构建城乡高效配送双向通道,助力美丽县城和乡村振兴
建立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城乡高效配送体系,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在农村物流中的主体作用和布点广、覆盖率高的优势,有效整合红河州现有物流资源,推广城乡高效配送“统仓共配”“双向互漏”模式,大力发展城乡高效物流配送,加快打通农村货物运输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有效解决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瓶颈制约,着力构建“州级创平台、县级做园区、乡级建站库、村级布网点”的电商体系,努力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进一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节约物流资源、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创新城市配送模式,开展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多种形式的集约化配送。
(六)大力发展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
依托物流枢纽培育枢纽经济集聚区,推动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构建双循环枢纽经济产业体系。通过物流枢纽和服务的辐射、集聚、增值功能,加速要素流通、扩大循环总量、提升附加值水平、提高流通韧性,吸引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带动全州产业发展。推动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硬件设施短板,推动干支配运输、公共仓储、即时配送、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服务资源在物流枢纽内集聚,提升物流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承载能力。推动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与自贸区、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联动融合,集聚跨境物流企业,促进物流企业向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推动跨境物流创新发展。
专栏3 发展国家物流枢纽经济重点任务 |
1.加快发展枢纽经济 推动滇南中心城市群依托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发挥高效便捷的物流基础设施及网络优势,吸引包括原材料、劳动力、新技术、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完善枢纽聚焦、辐射和增值功能,积极发展具有物流、产业双规模效应的物流枢纽经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服务好内陆省区走向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周边经济圈,探索与中老铁路沿线地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对接合作机制,推进跨区域“总部经济”“共享经济”模式共建物流枢纽。重点依托中老铁路,进一步推动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与西双版纳(磨憨)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昆明国家物流枢纽等中老铁路沿线关键物流枢纽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引领带动全州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2.大力培育通道经济 结合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战略,鼓励各县市依托内外物流通道和物流枢纽,配套推进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服务场站建设,培育服务通道经济发展的供应链组织系统。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区域的合作,优化面向国内的物流通道的产业布局和联动,加速经济要素的高效流动。立足中老铁路通道基础,加大通道资源整合力度,引导适铁产业沿铁路通道集群布局,不断延伸中老铁路物流辐射范围,推动红河州全面融入中老铁路物流产业网络体系,形成工业、农业、商贸、旅游等产业全面发展的通道经济走廊。 |
(七)谋划全州智慧物流发展路径,引领物流产业发展新阶段
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顺应现代物流业自动化、实时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着力加快“数字红河”建设,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与物流活动的深度融合,推动“平台+”物流交易、供应链、跨境电商等合作模式,鼓励“物联网+供应链管理”“互联网+城乡配送”等业态创新发展。积极打造智慧供应链信息平台、跨境物流信息平台等综合信息平台,加快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鼓励跨区域、跨行业物流平台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推进自动识别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及物流平台云服务技术等在重点物流园区中广泛应用。
(八)建立健全应急物流运作体系,提升应急物流保障与服务
充分挖掘全州既有交通线路网络、物流枢纽网络、运力资源、信息平台等物流资源潜力,依托物流园区、货运场站等,强化专用仓储、隔离区、快速中转换装等功能,完善应急物资产能与布局、优化应急物资供需平衡、实现高效调运与有力监管,形成辐射全州的应急物流网络体系。统筹建立一批特色鲜明、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鼓励物流企业在建设现代物流与流通设施时,兼顾布局重要物资应急储备功能。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制,在体制机制、指挥流程、协同机制、职责分工上有规可依。
六、重点工程
(一)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围绕“一中心、一门户、两翼、四带”物流产业总体布局,按照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原则,着力实施以物流枢纽为核心、物流园区为支撑、物流中心为补充的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工程。
1. 四个物流枢纽
“十四五”时期,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重点建设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据《云南省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2019—2035年)》,发展红河陆港型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结合红河州产业布局,重点规划建设红河(泸西)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结合红河蒙自机场建设进度,加快推进红河空港型省级培育物流枢纽有关前期工作。
专栏4 物流枢纽布局 |
1.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枢纽选址:河口县 发展定位:以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二期)工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公铁联运物流园、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东南亚水果交易中心、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口岸北山国际冷链物流建设项目、中国河口山腰边民互市市场建设等物流园区为支撑,逐步打造以河口口岸为核心的中亚班列物流品牌,进一步衔接中欧班列,建设成为对内连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对外辐射越南、沟通南太平洋的公铁海联运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 2.红河陆港型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 枢纽选址:蒙自市雨过铺街道 发展定位:依托蒙自北站、雨过铺站、仁和村站等铁路货运站,以红河粮食产业园区、云南新亚太物流港等为核心项目,形成集干线运输、多式联运、区域配送与分拨等于一体的物流功能体系,全面支撑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昆明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打造成为服务滇南中心城市群、辐射全省的陆港型物流枢纽。 3.红河(泸西)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 枢纽选址:云南碳中和示范产业园内 发展定位:结合曲靖至开远铁路建设,重点服务于水电铝产业在泸西县的重大布局,向东联动文山与曲靖,打通通向北部湾港口群的联系。南向联动红河陆港省级物流枢纽、河口国家物流枢纽,实现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辐射。北向联动昆明国家物流枢纽,进一步辐射全国主要经济区。 4.红河空港型省级培育物流枢纽 枢纽选址:蒙自市草坝镇 发展定位:以建设红河蒙自机场货运作业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国际货邮、国际物流等物流业务,与红河综合保税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形成高效联动,打造成为服务滇中城市群、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通道的重要空港型物流枢纽。 |
2. 五个物流园区
根据目前全州已经形成的物流园区现状,结合物流枢纽内集聚效应及工业、农业园区周围配套需求,重点优化提升或新建5个物流园区,作为第二层级重大物流设施。
专栏5 物流园区布局 |
1.滇南中心空铁数字物流园区 建设选址:蒙自市经开区 发展定位:依托红河蒙自机场和弥蒙高铁,打造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为特征的物流园区,主要发展空铁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城市配送等业态,着力构建“互联网+物流+贸易”的物流生态圈。 2.红河有色金属交易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地址:个旧市鸡街镇泗水庄 发展定位:依托工业园区产业优势资源,以大宗有色金属物料、成品仓储物流为切入点,打造一个集仓储物流服务、货物交易、金融服务、办公、产品展示、配套服务、文化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性智慧型仓储物流交易园区,建成后逐步辐射全州有色金属企业,保障原料供应,推动有色金属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提质增效,促进有色金属商贸流通产业高速发展。 3.泸西县公铁联运物流园项目 建设地址:云南碳中和示范产业园内 发展定位:依托曲靖至开远铁路、弥勒至泸西高速、石林至泸西高速等基础设施,打造成具有铁路、公路、综合集散服务的现代智慧物流联运中心,成为红河州北部货运的重要枢纽,支撑红河州通往昆明、曲靖、北部湾、贵阳方向的多式联运发展。 4.云南建水现代水电铝材一体化产业园区物流建设项目 建设选址:建水县临安镇工业园区内 发展定位:建设具备大规模干线运输组织功能、区域分拨配送服务功能、大型工业品集散服务功能、多式联运服务功能四大核心功能,并根据实际需要延伸冷链物流、电商快递、城市配送等服务功能。 5.金水河口岸物流冷链建设项目 建设选址:毗邻金平县金水河口岸 发展定位:主要为农副产品种养殖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发展休闲食品、冷冻食品的生产企业提供商品冷冻仓储、加工包装、产品展示、电子商务、批发交易、检验检测、总部经济适用房及生活配套功能服务,未来将打造成为集批发、零售、运销、加工、冷藏、保鲜、检疫、认证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冷链物流园。 |
3. 九个物流中心
结合城市形态、交通运输网络布局及各县市经济发展状况,在不同方位、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及高速公路汇集处,重点优化提升或新建10个物流中心,作为第三层级重大物流设施。
专栏6 物流中心布局 |
1.蒙自御风城乡高效物流配送园建设项目 建设选址:蒙自市文澜街道玉屏村 发展定位:以“蒙自市分拨中心、乡镇配送中心、乡村末端配送网点”的城乡配送三级网络为依托,开展城乡高效物流配送工作,构建便捷畅通的双向流通网络,形成服务蒙自市及周边省份的城乡高效配送中心。 2.蒙自市果蔬冷链物流园 建设选址:蒙自市文澜街道、芷村镇 发展定位:主要服务于蒙自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保障生鲜果蔬的流通效率,促进形成覆盖产地—冷链—市场—超市—客户的完整物流链条,打造全市精品果蔬的冷链物流集散中心。 3.开远市高端花卉采后处理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选址:开远市羊街乡 发展定位:建立“全程温控、标准健全、绿色安全、应用广泛”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推动开远市及红河州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确保高端花卉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其损耗,降低运输成本,带动地方农业结构转型,全面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以物流为龙头的新型服务业产业集群,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4.红河弥勒绿色食品加工园冷链物流建设项目 建设选址:弥勒市工业园区星田片区内 发展定位:主要为工业园区内各加工工业提供良好的冷链物流环境,改善产品加工服务环境,实现以促进现代食品加工发展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弥勒市绿色食品加工业高质量高效率的集约式和可持续发展。 5.弥勒农产品仓储物流交易综合中心项目 建设选址:弥勒市新哨镇 发展定位:主要服务弥勒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通过打造集仓储、流通加工、线上线下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中心,保障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并进一步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6.红河州建水县柑橘冷链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选址:建水县盘江乡 发展定位:以建水柑橘果蔬农产品为主,整合协调建水县农产品供应链,打造集零售、批发、物流、仓储、加工及配套服务等功能需求为一体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 7.泸西县城乡冷链物流园区建设项目 建设选址:泸西县白水镇 发展定位:打造以园区为枢纽,大型农特产品生产基地为末梢的冷链物流网络,形成“冷藏、运输、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乡镇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预冷全覆盖,打通低温运输全链条,大幅提升泸西冷链物流服务能力。 8.元阳县粮食仓储园区建设项目 建设选址:元阳县牛角寨镇 发展定位:聚焦粮食运输、仓储和应急能力提升,进一步补齐元阳县粮食仓储物流短板,着力构建绿色储粮生态化、设施设备现代化、仓储管理精准化的粮食物流体系。 9.个旧电商贸易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 建设地址:个旧市鸡街镇 发展定位:主要满足个旧市域商贸物流发展需求,打造成为综合服务型的县级物流中心,促进个旧电商物流业蓬勃健康发展。 |
(二)跨境物流工程
研究制定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红河综合保税区陆运开放试点政策,重点加快河口口岸、金水河口岸建设,支撑全州跨境物流发展。
专栏7 跨境物流重点建设项目 |
1.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1)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二期)工程 (2)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公铁联运物流园 (3)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东南亚水果交易中心 (4)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口岸北山国际冷链物流建设项目 (5)中国河口山腰边民互市市场建设 2.金水河口岸物流冷链建设项目 3.金平县金水河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 |
(三)多式联运工程
支持煤炭、钢铁、水电铝、电力、焦化、汽车制造等大型工矿企业以及大型物流园区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充分发挥铁路专用线大规模“门到门”运输优势,配套完善专用线“最后一公里”物流设施建设。充分依托多式联运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开展多式联运服务,使现有、规划、在建的铁路专用线有效衔接省内、省际及国际大集疏运通道。同时,逐步完善铁路专用线共建共用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专栏8 多式联运重点建设项目 |
1.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建设工程 (1)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公铁联运物流园 (2)云南建水现代水电铝材一体化产业园区物流建设项目 (3)开远市北物流园 (4)泸西县公铁联运物流园项目 2.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干/支线铁路)建设工程 (1)文山至蒙自铁路 (2)建水至石屏至元江(罗里)铁路 (3)普洱至蒙自铁路 (4)山腰至河口北联络线 (5)曲靖至开远铁路 (6)开远支线 3.多式联运基础设施(铁路专用线)建设工程 (1)开远铁路专用线 (2)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北至坝洒铁路专用线项目 (3)泸西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 (4)蒙自经开区铁路专用线 |
(四)企业培育工程
鼓励和支持发展基础较好的A级物流企业,如云南新亚太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红河奔腾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通过联盟运作、资产整合、业务融合、平台对接、资源共享等市场化方式打造优势互补、业务协同、利益一致的合作共同体,逐步培育一批资源整合能力强、运营模式先进的标杆物流企业。加强延伸与国内物流公司当前已有合作,加大引进国外知名物流企业总部,全面发展物流总部经济,扩大物流经济规模、提升城市能级,主动参与全球化价值链重构重要战略。
专栏9 企业培育重点建设项目 |
物流企业引进工程 在企业引进方面,通过用地、税收等扶持政策的倾斜来弥补被引进企业在引进前期所承受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物流园区对优秀物流企业的吸引力。在引进流程方面,对优秀物流企业的引进工作包括明确招商对象、设计价值定位以及针对目标企业制定招商方案。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大型跨国公司、国内500强企业、国际物流100强企业、国内物流50强企业、国内外上市公司,以及云南省本地大型物流企业,且具有较高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拥有大数据、云计算等物流信息管理体系,并且企业需环保达标、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
(五)城乡配送工程
依托电商大数据中心,以乡镇物流配送站为支点,加快建设区域性分拨、仓储、配送等电商快递产业基地,引导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与生鲜电商企业直接对接,培育一批服务好、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电商物流供应链企业。依托城乡双向物流网络,发挥州内特色农产品优势,培育城乡物流新动能,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助推区域特色产业“走出去”,推进“产业扶贫+城乡配送+电子商务”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专栏10 城乡配送重点建设项目 |
1.弥勒食品加工园绿色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2.云南百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果智能分选包装仓储物流一体化建设项目 3.绿春县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 4..个旧市红河谷大型物流交易中心 5..石屏县北部产业物流园建设项目 6.建水县放马坪物流园区建设 7.弥勒市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8.泸西县现代物流产业园 |
(六)智慧物流工程
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全州物流园、企业传统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推广使用自动识别、电子数据交换、货物跟踪、智能交通、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装备,依托泸西县中枢南片区智慧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园和华为红河州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全力搭建以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物流”融合等应用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提升全州物流信息采集、处理、使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专栏11 智慧物流重点建设项目 |
1.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工程 (1)泸西县中枢南片区智慧物流园 (2)金平县城北片区现代化智慧物流园建设项目 2.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工程 (1)结合华为在数字城市、大数据等领域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依托华为红河州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搭建具有公益属性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2)依托红河州电商大数据中心,打造智慧农业系统、质量追溯系统与产品检测认证的链条,全面推动全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效助力高原特色农产品走进东盟国家、推向国际市场。 |
(七)冷链物流工程
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化机制建设,鼓励各节点、企业建设流通型冷库、立体库,使用冷藏保鲜车辆,运用冷链物流新技术,促进冷链全链数据无缝对接,避免冷链断链问题,致力打造高标准区域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提高冷链设施供给质量,因地制宜,为越南进口的海鲜、禽畜类等肉产品,州内的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产品和生物医药提供冷冻、冷藏、保鲜、速冻、交易、加工、配送等完善的冷链物流集成服务。
专栏12 冷链物流重点建设项目 |
1.蒙自市(1个):佳沃(蒙自)现代农业产业园分拣加工和冷链物流中心 2.个旧市(1个):个旧市绿赢农产品冷链物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 3.开远市(4个):开远市中和营镇绿色食品加工物流园区、开远市农副产品及农资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开远市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项目、开远绿色食品冷链物流中心 4.建水县(1个):红河州建水县农业安全数字化冷链物流园建设项目 5.红河县(2个):红河县物流仓储冷链配送中心项目、红河县红河谷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及冷链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6.屏边县(1个):屏边县农特产品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7.泸西县(3个):泸西县冷链物流建设项目、泸西县蔬菜电商物流中心、泸西县水果冷链物流 8.金平县(2个):金平县勐桥农产品冷库建设、金平县城乡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 9.弥勒市(1个):弥勒市东风片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 10.元阳县(1个):元阳县干热河谷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 |
(八)应急物流工程
采取政府行为与市场相结合原则,建立应急物流体系。结合云南国家物资储备管理局实施的重点项目,立足滇南、依托昆明、面向东盟,服务城乡,以国家粮食储备、国内贸易及进出口贸易中转为支撑,选择以雨过铺—蒙自北铁路物流园区等项目作为应急物流的主要基地,建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企业联盟、以政府为主体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库及物流设施建设,建立应急快速响应机制,提高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化能力和应急指挥系统组织化能力。
专栏13 应急物流重点建设项目 |
1.红河粮食产业园区 2.红河州个旧市大屯粮食物流园 3.蒙自粮油物资仓储物流中心 4.红河州金平县粮食应急储备建设项目 5.红河县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6.绿春县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建设项目 7.建水县粮食应急保障调控中心项目 |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物流组织保障
一是指导充实物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物流企业间、物流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协调配合,保障物流产业良好发展。二是加强上下级协调联动,形成推动规划建设物流网布局的强大合力,建立州商务局统筹、州发展改革委配合、其他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周边州市的衔接合作,统筹协调处理项目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难点问题。
(二)完善配套政策体系
一是强化土地规划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土地政策,将物流园区和物流产业建设项目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健全物流用地弹性供地机制,保障物流建设用地需求,降低物流企业用地成本。二是落实财政政策。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采取增信和贴息等措施引导银行机构优化信贷投向,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良好财政扶持环境,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税务总局的各类专项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物流企业税费。
(三)规范物流市场秩序
一是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探索完善监管措施,推进信息互通共享,对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云南)、“信用中国(云南)”网站,建立市场监管信息共享交换机制,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红河州现代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建立企业诚信体系。构建物流市场主体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共建诚信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物流市场。
(四)加快人才培养引进
一是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加强红河学院物流学科建设,鼓励重点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所合作,联合培养物流领域专业人才,开展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及从业技能。二是加快物流人才引进。落实“人才强州”战略和“8+5”人才系列政策,完善柔性、直接引进机制,着力引进急需的物流领域中高端人才,依托覆盖全省的物流人才供需平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八、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分析依据
本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规划实施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二)环境影响现状调查
“十三五”时期,全州物流业发展始终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积极推广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运输工具和节能型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鼓励包装物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提高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和包装物循环利用水平,推动绿色物流发展,为打造全国第二个“天然氧吧城市”、全国首个“天然氧吧州”提供了强大助力。但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带来一定影响。比如,物流园区、货运场站类项目建设、渣土运输等对周边环境影响和产生噪声、扬尘污染;因加工技术水平和加工方式现代化程度低造成包装物资源浪费或过度消耗,以及货物配送中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运输车辆尾气排放及非尾气排放物对大气的污染等。
从“十三五”时期全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实践来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可通过发展绿色物流,采取有效措施、应用先进技术等加以预防和控制,大幅降低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比如,通过发展物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安装必要防护装置、改进装备技术水平,能有效降低对周边区域的环境影响,减少噪声污染;通过促进形成环境负荷低、循环利用高效的物流运行服务体系,有助于降低污染排放;通过减少冗余运输环节,提高货物运输效率,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和污染控制体系的优化升级,能够有效降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等。
(三)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其他产业相辅相成。社会物流需求越旺盛、物流业越发达,市场越繁荣,经济社会发展就越有活力。同时,现代物流业中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活动所产生的土地资源消耗、燃油消耗、尾气排放、噪声污染、扬尘污染、固体废物等,不可避免地对环境带来影响。因此,本规划指导思想中专门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主要原则中提出有效整合存量物流资源,提升现有存量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推动物流“新基建”;将补齐多式联运发展突出短板、谋划全州智慧物流发展路径等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措施作为规划的主要任务,并提出相对应的重点工程。
(四)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将督促各县市人民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和工作督促,采取有力有效措施预防和减缓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1. 提升集约绿色发展水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云南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要求,加强行业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综合考虑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比较优势进行物流产业布局。在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导向下,深入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各类物流设施设备使用清洁能源比例,倡导和鼓励企业加强智能化、绿色化装备应用,推动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绿色化发展,降低总体能耗和排放水平。
2.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在充分征集各县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实施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提出了规划期内全州物流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包含规划研究、前期、新建、在建等类型。项目实施前均需要履行项目立项(审批、核准或备案)、用地、规划、环保、施工许可等合法手续。项目建设过程中,由项目所在地有关政府部门督促项目实施主体依法严格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建立健全不良环境影响的监测和预防减缓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和先进技术加以控制,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环境管理,使其降低至可承受范围之内,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加大环境影响监管力度。加强对物流有关市场主体的环境监管力度,鼓励市场主体建立环境风险应急机制,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环境风险事故制定详细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鼓励和倡导市场主体推广使用节能环保设施设备,积极采用清洁能源车辆,发展绿色仓储设施,提高可循环利用包装物比例,搭建逆向物流体系。督促指导各县市,针对工业物流、大宗物流等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规定,把好项目规划关、选址关、建设关。
九、附件
1.红河州“十四五”物流通道布局图
2.红河州“十四五”物流节点布局图
3.红河州“十四五”物流产业布局图
附件1:红河州“十四五”物流通道布局图
红河州“十四五”物流通道布局图
附件2:红河州“十四五”物流节点布局图
红河州“十四五”物流节点布局图
附件3:红河州“十四五”物流产业布局图
红河州“十四五”物流产业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