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河州专题专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红河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图片新闻

奏响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异龙湖管理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纪实

文章来源:红河州民宗委

发布日期:2020/03/24 15:11

浏览次数:

  3月20日,记者走进石屏县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只见蔚蓝的天空下,千百只海鸥、白骨点鸡凌空高翔;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白鹭鸶、野鸭子在觅食戏耍。“湖大了,水清了,生态好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来自石屏县异龙镇冒合村的湿地管护员张立忠说,自退塘还湖、退耕还湿后,自己从农民转型到管护员,作为异龙湖的儿女,深感自豪和幸福。

  近年来,在对异龙湖的保护治理中,异龙湖管理局(下称管理局)紧密团结沿湖周边各族人民,全面实施依法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责任治湖,为加快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贡献石屏力量。

  各族群众当先锋 人退湖扩护家园

  异龙湖周边,依偎着异龙、坝心2个镇7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世居着汉族、彝族、回族等民族。多年来,“靠海吃海”在沿湖周边群众意识中根深蒂固,他们发展网箱养鱼、围塘养鱼、围湖造田,使得湖区面积急剧减小,湖水水质下降,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自《异龙湖保护管理条例》实施以来,管理局不断引导和号召沿湖周边各族群众,落实撤除网箱、退塘还湖、退耕还湿、土地集中流转、杨梅休耕等政策,配合异龙湖保护治理工作。

  政策传开后,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村民便积极响应。“一切为了母亲湖,为了母亲湖的一切”成了沿湖各族群众的口头禅。“2010年,管理局、镇上号召落实政策,王桥洪、王军、王绍祥等党员、村干部率先行动起来,自家的土地、鱼塘该退的退,该流转的流转,网箱也全部撤除了。小作坊、小鱼庄都关了。”党员们的行动,让异龙镇豆地湾村党总支书记王乔红很是感动。在党员、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的900多户人家纷纷响应,短时间内,需要流转的1500亩土地全部流转,需要退掉的300亩鱼塘全部退掉。

  在异龙镇、坝心镇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豆制品分散加工作坊、水产养殖场、餐饮鱼庄全部关停,畜禽集中养殖场全面改造。异龙湖湖区面积由原来的31平方千米增加到现在的35.8平方千米。

  如今的异龙湖,成了鸟语花香美乐园,摘除了异龙湖劣V类“帽子”,成功摘取“国家湿地公园”荣誉称号,野生鸟类由2014年的94种增加到现在的161种。

  共建共享创新业 湖畔奏响和谐曲

  在异龙湖保护治理中,沿湖周边的各族群众鼎力支持,积极配合,他们对擦亮异龙湖这颗“明珠”倾注了一份情和爱,失塘失地后,他们如何维持生计?

  针对这些问题,管理局积极探索,与沿湖村委会、村民建立资源环境共同管护、经济收益共享机制,实现群众就业有岗位、产业转型有希望、集体收入有保障的目标,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保障群众就业有岗位,管理局严格要求村委会及第三方公司,在湿地管护用工时,六成以上的用工要用沿湖村民,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及退塘、退耕、还湿、还湖农户等特殊群体。如今,在湿地公园管护中,300余名湿地管护人员全部来自沿湖周边失地农民,每人每月工资2000元至5000元。

  同时,更多群众实现了产业转型。退塘还湖、退耕还湿后,异龙镇大瑞城村委会小瑞城村的姚雄辉,在政策的引导扶持下办了一家“望海农家乐”。他告诉记者:“一年下来,农家乐收入有好几万元,比以前养鱼、种稻谷的收入高多了。”

  在保障集体收入时,管理局将湿地划分成片,委托临近村委会管理,或将部分湿地及环湖管护通道养护交由第三方承包,由村委会协助管护,拨付管理(协管)经费给村委会,增加村集体收入。自2019年以来,异龙湖管理局与沿湖的坝心村、老街村、冒合村3个村委会签订了异龙湖水面日常保洁管护合同,第三方支付3个村委会协管经费20余万元。集体收入有保障后,村委会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大力从事公益事业,改善民生。

  眼下,异龙湖管理局借助湿地公园这张名片,一如既往地团结各族群众,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增添石屏光彩。

阅读下一篇

红河州举办2019年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