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河州专题专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动态

建水县争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谱写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文章来源:红河州民宗委

发布日期:2022/08/04 10:17

浏览次数:

建水县各族各界代表签订《新时代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爱国公约》 

  近年来,建水县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作为全县民族工作的头等大事,以争创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契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最大限度团结和依靠各族群众,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县民族工作迈向新台阶,谱写建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县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聚焦宣传教育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建水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动员全县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广泛参与,实施“三大工程”,建立“两项机制”,共同创建团结进步美丽建水。一是一把手亲自抓。全县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创建工作,建水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加强监督检查,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强大合力。二是统筹联动推进。将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创建等紧密结合共同推进,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推动政策、项目、工程共同实施、共同推进。三是群众广泛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全县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不断增强“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共同谱写建水团结进步、振兴崛起新篇章。 

建水县民族团结进步广场

聚焦典型带动 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近年来,建水县始终坚持培育品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找准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契合点,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日常工作和具体实践。截至6月,建水县成功创建24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单位;98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00户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命名231个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20户示范家庭。2021年,建水县被命名为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云南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建水四小

聚焦补齐短板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持续推进“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项目建设,全力发展民族文化经济。2022年上半年,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从基础设施、产业培植等各方面都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累计协调争取资金500万元对盘江乡、曲江镇等8个乡镇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争取文化项目资金20万元对普雄乡彝族花灯进行抢救与保护传承。多年来,示范项目的投入不仅改善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强了发展动力,提高了生活水平,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示范村及周边地区的土地流转,产业带的形成,路网、水网建设不断完善,使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铓鼓舞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花灯传承点——建水县普雄乡“彝族聚居村落”塔瓦村

  聚焦服务管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建水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着力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环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制度先行,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帮助解决经商办照、子女入学等经营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各民族群众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关爱,真心把管理部门当成自己的“娘家人”。注重协调联动,全县多部门互相配合、通力合作,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积极搭建平台,举办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端午节包粽子、彩色周末汇演、丰收节庆典等活动,促进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亲相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少数民族村寨

  据悉,建水县以争创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契机,全县民族工作迈向了新的台阶,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生活。 

阅读下一篇

蒙自市各族群众共建“石榴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